麻益軍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金華 321007)
?
農家樂“種子工程”價值及策略研究
——以浙江麗水市為例
麻益軍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金華 321007)
基于麗水市農家樂產業發展面臨的“功能偏離”和“瓶頸突顯”等問題,文章分析在進入“十三五”時期后,麗水農家樂將進入“提升和品牌”與“擴面和轉型”并存期,由此提出“種子工程”的概念、意義及價值,認為播“種子”并形成工程的策略有歸口管理、鄉鎮主導、項目整合、分批推進等。
農家樂產業;種子工程;價值;策略;麗水市
麗水市地處浙江省內陸山區,近年來以農家樂旅游為主體的鄉村旅游發展迅速。麗水農家樂在經過20余年的快速發展后,其發展面臨著“功能偏離”和“瓶頸突顯”等問題,接下來將如何發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麗水農家樂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一些旅游景區附近的村莊農戶利用自家庭院或果園開辦農家餐館,與旅游業緊密關聯又有別于旅游業形態的農家樂新業態逐漸形成,其特點是自發性的,且規模小、檔次低。從2006年年初開始,這種自發性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被逐步納入麗水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范疇,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建立了引導這一產業發展的協調小組,各縣(市、區)也出臺政策,建立領導小組,使這一產業由自發無序狀態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道路。在2011年率先編制了《麗水市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2011-2015)》,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的指導思想與發展原則、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空間布局與重點項目、提升措施與保障措施等內容。農家樂旅游作為麗水一個重要業態得到了確認,麗水農家樂產業發展從此更加重視質的提升及品牌建設[1]。麗水市各縣(區)農家樂旅游業的發展雖然都有一定基礎,但卻發展不平衡,先發區域已趨于快速發展與成熟階段,而后發區域處于起步與快速成長階段。如何解決好“功能偏離”和“瓶頸突顯”等問題,成為麗水市進一步推動農家樂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2.1 農家樂產業對服務“三農”的功能有偏離近年來,麗水農家樂產業在取得較好較快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農家樂產業對服務“三農”功能的減弱問題,甚至是有些偏離了服務“三農”的中心。特別是在進入“提升和品牌”階段后,農家樂產業的發展越來越成為旅游業“錦上添花”的產業,從而造成農村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其主要原因是農村工作辦公室有關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資金和政策,越來越多地集中到了少數旅游業發展較好的農村和農戶,而忽視了大多數農村和農戶。這從麗水市云和縣農家樂空間分布情況的調查數據(表1、2)可以得到說明。
表1中的數據說明,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和綜合體項目全部集中到了云和湖景區、云和梯田景區2個4A景區所在的3個鄉鎮區域。
表2中數據說明,云和縣共有144家星級農家樂集中在57個行政村中,而全縣共有161個行政村,有星級農家樂的村莊僅占36.6%,因云和縣有“小縣大城”特征,偏遠鄉村的比重相對低,這個比例在麗水市已處于上等水平(麗水市的平均數低于30%)。

表1 云和縣2014年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和綜合體項目分布匯總
注:石塘鎮的一個特色村也在云和湖景區內。
表1和表2數據都顯示,不管是“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和綜合體項目分布”,還是“各鄉鎮星級農家樂及所在村莊的分布”數據,都表現出“一湖一田”的農家樂分布特征(“一湖”指地處緊水灘鎮的云和湖4A景區,“一田”指地處崇頭鎮的云和梯田4A景區),而云和縣的絕大多數農村(占63.4%)分享不到農家樂旅游業所帶來的成果。所以,實現由“一湖一田農家樂”向“云和全域農家樂”轉變才是云和縣農家樂產業發展該追求的正確方向。

表2 云和縣各鄉鎮2014年星級農家樂及所在村莊分布匯總
注:括號內為所在村莊數,石塘鎮和赤石鄉2個鄉鎮的星級農家樂及所在村莊也主要集中在云和湖景區內;合計中的村莊數已經減去重疊數24(因同一村莊有不同星級農家樂戶的數目)。
2.2 農家樂產業對未來發展的瓶頸突顯部分處于農家樂較發達的旅游區域,存在農村工作辦公室對“提升和品牌”所做的工作與旅游部門工作重疊的問題,造成管理部門(農辦)與技術指導部門(旅游)工作的重復和不相一致,導致政策扶持不合理,工作效率和資金使用率明顯降低。
所謂“擴面和轉型”[2],一是要“擴面”,擴大農家樂的數量和受益面;二是要“轉型”,將農家樂單一旅游功能的業態轉型到更多的服務“三農”功能的業態,也就是要做好項目整合的文章。顯然,占多數的處于農家樂旅游落后區域或尚未啟動區域,“擴面和轉型”工作進展緩慢。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農村工作辦公室將相當大的精力、資金和政策都集中到了農家樂旅游發展的重點區域,去做“錦上添花”的“點”上工作,而忽視了服務“三農”的“面”上工作;另一方面,大多數偏遠鄉村還不具備或不允許發展以游客為中心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如生態移民等原因),如果仍發展單一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就很難實現農家樂產業的“擴面和轉型”戰略。
例如,云和縣崇頭鎮因偏遠鄉村比例較高,在麗水市更有代表性。崇頭鎮是2011年9月由原來的梅源片“四鄉一鎮”(原崇頭鎮、黃源鄉、云豐鄉、沙鋪鄉、大灣鄉)擴并而成。區域面積占全縣的近1/4,共有37個行政村、138個自然村。崇頭鎮近年依托梅田梯田景區建設,農家樂旅游得以較快發展,已有9個行政村開辦農家樂旅游項目。但有28個行政村卻因地處偏遠山區,還不具備或不允許發展以游客為中心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只有通過發展特殊農家樂項目,才能較好地實現農家樂產業的“擴面和轉型”戰略。
3.1 “種子工程”的概念通過對麗水農家樂旅游業問題的分析,認為在進入“十三五”后,麗水農家樂將進入“提升和品牌”與“擴面和轉型”的并存期,在這一期間,“種子工程”的實施將會使麗水農家樂產業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所謂“種子工程”,是指在農家樂旅游后發區域或尚未啟動區域(鄉村),需要在政府部門的扶持下發展特殊農家樂項目,即所做的是“擴面和轉型”工作,這項工作被稱為“種子工程”。開展“種子工程”是實施“擴面和轉型”戰略的主要途徑,其目的是通過發展農家樂項目這種形式實現更廣泛的服務“三農”目的,使農村工作辦公室工作重心回歸到服務“三農”上來。例如,云和縣已形成的“一湖一田”農家樂旅游品牌尚處于初級階段,今后必須在旅游部門的指導下繼續實施“提升和品牌”戰略,整合提升一批農家樂綜合體、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和高星級農家樂經營戶(點),打造2~3條農家樂旅游精品線路,完成農家樂旅游品牌建設。與此同時,在農村工作辦公室的指導下實施“擴面和轉型”戰略,創造從“一湖一田農家樂” 向“云和全域農家樂”戰略轉變的條件,使“種子工程”得以順利實施。
3.2 “種子工程”的意義
3.2.1是“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麗水市“美麗鄉村、幸福鄉村”的建設應該面向所有鄉村。偏遠鄉村的發展需要有以滿足當地人需要為主的農家樂業態的存在,而不僅是以滿足游客為主的農家樂業態。農家樂“種子工程”的實施既能滿足更廣泛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的需要,也能滿足提高更廣泛農村創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對推動麗水農家樂旅游業的發展,建設美麗浙江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2.2是緩解城鄉生活條件落差的重要載體。地處偏遠的鄉村,留守老人和孩子讓千萬家庭所牽掛,雖然隨著交通現代化和信息現代化的到來,制約“常回家看看”的時空條件正在不斷改善,但制約“常回家看看”的城鄉生活條件落差卻在長期內難以縮小,城鄉聯系的重要紐帶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所以,實施農家樂“種子工程”是緩解城鄉生活條件落差的一個重要載體,是破解“常回家看看”和“農村養老”等難題的民心工程。
3.2.3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偏遠鄉村往往有50%以上人口是長期在外務工或求學,回家消費潛力大,也是回家投資創業的主力軍,實施農家樂“種子工程”可以促進農村消費,吸引資金留住人才,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3 “種子工程”的價值
3.3.1示范帶動價值。就麗水市而言,目前多數農村(尤其是偏遠鄉村)都缺少能滿足村民美好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基礎設施、文化娛樂場所、餐飲和商業網點等,與城市生活形成巨大反差。用發展農家樂項目的理念和標準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發展“種子工程”項目,對廣大偏遠鄉村來說無疑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最終達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目的。
3.3.2規模集聚價值。農村扶貧項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項目、文化禮堂項目、農村經濟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項目等,在廣大偏遠鄉村之所以難以推進,就是由于沒有規模集聚優勢,而具有農家樂特色的“種子工程”項目,能較好整合上述的政策、資金等資源,集聚起一個鄉村美好生活的中心,形成良性循環。
3.3.3集團化價值。農家樂特色的“種子工程”項目的普及,必然會吸引大量民間投資,實現規模化經營、集團化管理,最終走上市場運作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道路,體現集團化價值。
3.3.4主題化價值。農家樂特色的“種子工程”項目,是一項因地之宜的主題項目,扎根于當地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中,必然會彰顯當地鄉村文化的主題化價值。
3.3.5特色化價值。農家樂特色的“種子工程”項目,形式多樣,別具一格,能彰顯和豐富農家樂產業特色、鄉村特色,體現出特色化價值。
針對麗水市農家樂產業發展面臨的“功能偏離”和“瓶頸突顯”問題,筆者認為歸口管理、鄉鎮主導、項目整合、分批推進等策略是播“種子”并形成工程的關鍵。
4.1歸口管理。筆者認為,有必要將農家樂業態分為 “幸福農家樂”和“旅游農家樂”2種。“幸福農家樂”是指在占多數的處于農家樂落后區域或尚未啟動區域,針對當地村民而形成的農家樂業態,未來該農家樂業態發展的重點是做“擴面和轉型”工作,將農家樂經營戶(含村、點)歸口到農村工作辦公室管理較為合理。“旅游農家樂”是指在占少數的處于農家樂較發達的旅游區域,針對旅游者而形成的農家樂業態,未來該農家樂業態發展的重點是做“提升和品牌”工作,將農家樂經營戶(含村、點)歸口到旅游部門管理較為合理。因為,農家樂“旅游品牌”建設工作做的是“旅游農家樂”的事,需要打破行政邊界,做好“做點連線”工作,這就適合以縣級旅游或農辦部門主導,鄉鎮配合。
4.2鄉鎮主導。農家樂“種子工程”建設工作做的是“幸福農家樂”的事,需要強化行政邊界,做的是“擴面和轉型”工作,適合以鄉鎮部門主導,縣農辦等部門指導。隨著“擴面和轉型”工作的推進,農家樂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縣級農辦部門現有的人力和精力將會不夠。所以,變縣級農辦部門對農家樂產業的管理部門為服務部門,主要做些調研、政策制定和技術指導工作,將部分管理職能下放到鄉鎮部門是必然趨勢。今后農家樂“種子工程”建設要列入鄉鎮部門工作計劃中,以便能更好得以實施。
4.3項目整合。由于“種子工程”農家樂項目主要滿足的是當地村民需要,而不是游客需要,所以其經營方式與現有的多數農家樂也有所不同。項目整合的方式:①可以與農村工作辦公室自身的農村扶貧項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等結合;②可以與農業部門實施的“農村經濟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項目結合;③可以與民政局實施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項目結合;④可以與宣傳部門實施的農村“文化禮堂”項目結合;⑤此外,還有與農村已有的“老年活動中心”、“經銷店”、“醫療站”、“文化站”等項目結合,以便形成農村服務中心。
4.4分批推進。“種子工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周密規劃、分批推進,不宜搞“運動式”一哄而上。縣級農辦部門要做好五年一期的農家樂產業規劃,鄉鎮部門要做好年度項目的實施計劃。不管是規劃,還是計劃都要有一定的彈性,需要因地制宜,分類分批實施,確保“發展一個、成功一個、服務一村、帶動一村”。
[1] 麻益軍,劉宏日,陳桂良,等.麗水市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2011-2015)[Z].2011.
[2] 麻益軍,劉宏日,陳桂良,等.縉云縣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2012-2020)[Z].2012.
Study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Agritainment “Seed Project”
MA Yi-jun
(Jinhua Polytechnic, Jinhua, Zhejiang 321007)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function d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 the agritainment of Lishui, anticipates the new phase of brand-strengthening, scale-expanding and function-transition,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the Seed Project, the strategies for which include specialized management, township dominance, project integration and step-by-step advance.
Agritainment; Seed project; Significance; Strategy; Lishui City
麻益軍(1964- ),男,浙江縉云人,副教授,碩士,從事旅游規劃與開發研究。
2015-02-09
S 181.4
A
0517-6611(2015)09-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