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摘 要]85后青年輔導員已經成為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中的主力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而他們面對的是個性鮮明的95后大學生群體,當“85后”和“95后”以師生關系在大學校園里相遇,將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85后輔導員能否擔當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取決于85后輔導員是否具備良好的修養與工作的藝術。
[關鍵詞]85后輔導員;95后大學生;師生關系
隨著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隊伍出現了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特別是85后輔導員占有較大比例,正成長為輔導員隊伍的主力軍。而從2013年開始,中國第一批95后學生出現在大學校園。這兩個極具個性的群體,以師生關系在高校里相遇,必將導致兩個群體的碰撞。教育面對的現實問題是:他們之間是融合還是沖突?是師生還是朋友?85后輔導員怎樣有針對性地對95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如何在“親和”和“嚴厲”之間尋求一個和諧點,是85后輔導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主力軍—85后青年輔導員的涌現
隨著高校輔導員制度逐漸的實施和完善,輔導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都趨于年輕化和專業化。85后輔導員給高校輔導員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85后”有個性,有激情,敢于突破條框束縛,用其獨特的思維,勇往直前的信念,獨占了屬于自己的一方舞臺。當他們大學畢業后,決心讓自己的充滿青春活力的高校校園里迸發,“85后”輔導員卻遇到了更為叛逆的“95后”。
85后輔導員集高校德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成長成才顧問幾個角色于一身。他們肩負著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的重要使命。《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出,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因此如何正確把握95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發展規律,構建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成為95后大學生個人成長道路上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已成為85后輔導員工作的重點。
二、95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
95后大學生出生和成長在市場經濟發展最快、社會結構轉型劇烈、各種思潮激烈碰撞、價值觀念分化多元的時代。他們具有自己獨特的群體特征:
(一)個性獨立,自主意識較強,但過于以自我為中心
每個時代的大學生身上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95后大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彰顯個人特色,具有較強的個體意識。通過對相關學生的調查,大部分的95后大學生在尊重父母意見的前提下,高中畢業選擇大學志愿或是出國留學最后關鍵時刻都是自己拿主意,這反映了這一代學生思想上的獨立。但是“95后”群體從小以家庭為中心,久而久之,形成了他們過于自我的個性,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個人需求。
(二)思想開放、早熟,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拜金主義強,感恩意識較弱
在信息網絡迅猛發展的時代成長起來的“95后”,他們知識面豐富,接受新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對每樣事物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們在討論問題時觀點深刻、邏輯嚴密、善于表達,喜歡用成年人的思維思考問題。他們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非常強。但是有些95后大學生片面追求物質和金錢,喜歡攀比消費,追求潮流,功利心比較重。無論對父母還是對老師的付出和幫助,都認為是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恩。
(三)喜歡挑戰,但缺乏毅力,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95后大學生熱衷于提出新想法,敢于挑戰新事物。但是做事缺乏毅力。在父母千般寵愛下長大的“95后”一代,其抗壓能力普遍堪憂,一旦遭遇挫折,往往容易滋生心理問題。95后大學生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當這些個性鮮明的孩子們聚集到大學的大家庭中時便會出現各種摩擦。性格偏內向的人還可能因為缺乏與同學有效的溝通而產生抑郁情緒。
三、構建85后輔導員和95后大學生和諧師生關系
85后輔導員在對95后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負有師長、家人、領導、監護人、咨詢師、調解人、朋友等各種責任,因此,目前高校里85后輔導員與95后大學生之間和諧師生關系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和實現每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
(一)對85后輔導員角色的定位與思考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一個價值體系多元化的時代,85后輔導員要想當好“指導者”和“引路人”,針對95后大學生在新形勢下所產生的心理病癥、人格障礙、學習和就業壓力大、校園凝聚力下降等種種復雜的現象,就必須盡快轉變成為心理咨詢專家、職業生涯規劃與擇業指導專家、人際關系處理專家等。在現階段,高校輔導員主要是以大學生思想教育作為核心工作,大學生發展指導作為主體工作,大學生事務管理作為基礎工作。
(二)構建85后輔導員和95后大學生和諧師生關系
面對95后大學生,85后輔導員具有親和力、有朝氣、有活力,他們在行為、思想方式上與95后學生接近。他們更能聽懂學生們說的“網絡語言”和“流行語”,理解學生們所謂的“流行”,更容易與學生很快成為朋友。但是,作為85后輔導員,95后學生逐漸習慣了自己的溫和,在同學們心中易失去威信。如何在“親和”和“嚴厲”間尋求一個和諧點是新時期輔導員和大學生師生關系的重點。和諧的輔導員師生關系是由輔導員和大學生雙方共同完成,輔導員在構建這種和諧關系中起主導作用。因此,輔導員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愛而有度,尊重學生,把威信立在心中
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到愛、學會愛。只有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他們才會學著愛別人,唯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但是95后大學生個性鮮明,叛逆性格明顯,對學校的一些不甚合理的說法和規定敢于質疑和反抗,也會做出一些違反校紀校規的事情。遭遇來自學生的信任危機和反抗情緒,85后輔導員該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輔導員要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學生,同時對原則性問題則要“言必行,行必果”,克制年輕人的稚氣與沖動。其次,85后輔導員要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考慮。最后,輔導員要從挖掘人格魅力方面努力,通過優化自己的為人,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漸提高威信。總之,85后輔導員和95后大學生要建立一種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了解大學生的期待與需要,以服務為宗旨,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成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主動建立溝通渠道,構建情感和諧。
(1)掌握傾聽的藝術。聆聽學生的想法,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85后輔導員要更多地傾聽學生,而不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這樣不但能讓輔導員得到更多學生的信息,還能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可,進而大幅度提升溝通的效率,增加溝通的深度,讓學生獲得心靈的歸屬感。
(2)創建暢通的師生網絡溝通平臺。傳統教育模式下,師生交流溝通只能以面對面進行。有些學生在面對面交談的時候不愿意敞開心扉。而網絡的發展則為師生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85后輔導員在生活和業務上都會大量用到網絡,所以與同樣對網絡感興趣的95后大學生會有很多的網絡交點,學生通過人人網,微信等可以毫無保留的敞開心扉,師生可以自由平等的交流。但是,在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師生心靈對話的同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養成良好健康的網絡心理。
四、結束語
當前,85后輔導員已成為各高校輔導員隊伍中的主力軍,他們的學生幾乎清一色“95后”。當85后輔導員遇上95后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應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用真心溝通融合學生,定能實現與95后大學生的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同時,95后學生以其獨有的特征讓85后輔導員對職業理解更成熟,角色定位更明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81。
[2]李雪芳,吳美嬌.網絡背景下“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8期。
[3]文大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芻議[J].高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年第6期。
[4]傅鼎.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與職業發展規劃[J].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第6期。
[5]孫偉.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J].教育管理,2009年第4期。
[6]李小波.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及其職業素質要求[J].內江科技,2008年第3期。
[7]毛方方,貝金鑄,劉潔,等“.95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思政工作新思路[J].現代商業,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