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晶
摘要:我國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客觀上要求逐步規范財政資金供應范圍,改進財政資金供應方式,改革財務管理模式。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關于促進財務管理有效實施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財務管理;預算執行;會計核算;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166-01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轉變,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收支管理原則也相應進行調整。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于規范財務主體行為,節約財政資金,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尤為重要。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數量多、人員多、支出多,存在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重經費使用輕效益分析的現象。分析其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與執行
首先,部門預算項目支出不夠細化,基本支出定額制定不夠科學,單位出現挪用資金、鋪張浪費的現象;其次,部門預算編制不夠細致嚴謹,安排項目支出預算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影響預算編報的準確性。執行過程中追加預算,影響了預算的嚴肅性,也給項目的績效考核帶來后續影響和難度;最后,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對資金支出有效監督機制,造成實際執行與預算編制脫節,預算外資金的使用管理與預算內資金脫節,對各類經費的劃分不明確,對資金定額管理不規范,超支現象時有發生。
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
首先,專項資金管理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大多來自于財政部門和上級單位的撥款,專項資金核撥時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論證,單位的支出科目較多以專項經費進行核算,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寬泛、不確定。資金分配存在不均衡、不匹配問題。其次,往來款項處理不嚴格、金額較大。產生的預付賬款不能及時清算;預付賬款與采購貨物合同發票金額不符,以及未能及時進行清算等。第三,年度財務結算不及時,導致往來款項需跨年結算,影響本期財務分析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最后,會計核算不準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相分離,會計核算部門很難全面及時掌握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和資產實物管理情況。對于具體業務和資金性質來源不了解,制約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三、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制度不完善,往往用其他財務制度或財務管理辦法代替內部控制,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的具體實施存在漏洞,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其次,內部控制方法不健全。人員編制有限,兼職的現象時有發生,崗位職責不明確,內部控制不能有效實施。最后,內部控制混亂。不能做到專款專用,甚至出現以項目支出彌補經費不足。在一些項目上審批報銷手續不規范、不完備。
四、國有資產管理
首先,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嚴,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購置、處置等環節管理不細致,不規范,缺乏操作流程,資產使用效率低。其次,固定資產折舊額在資產負債表中不能體現,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其凈值數值相差較遠,導致資產虛增或虛減,造成國有資產的浪費和流失。最后,資產管理與核算管理分離。會計核算部門按照行政事業會計準則登記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帳,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相對形成明細帳和實物管理的分離,為帳實不符留下了一定的隱患。
鑒于以上問題的存在,提出關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效實施的幾項建議。
第一,強化預算管理
編制單位預算是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強化部門預算管理,一是要將部門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按統一的編報內容和形式反映在預算中,實行單位資金全口徑編制預算; 二是單位的基本支出按定額核定,不能超出核定的金額范圍,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科目予以細化分解;三是項目專項資金實行“項目庫”管理,項目支出進行評估,按輕重緩急排序,根據財力安排,實行科學績效管理。加強和深化預算管理,做到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全面監督預算執行過程、及時總結預算執行結果,進一步健全保證資金安全的運行機制,樹立科學理財觀念,以預算促項目,提高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第二,加強會計核算
一是要加強對原始憑證的審核,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稽核制度,各單位要設立稽核崗位和稽核人員,執行對各種憑證的稽核工作,凡需進入會計核算系統的原始憑證都應該由稽核員審核,對于不合格憑證及時予以修正。二是加強收款票據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收款票據比較多,收款憑證各有其使用范圍,款項的性質不同,會計核算方法也不同。行政事業單位雖然不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但多數單位存在收款項目和支出分類項目,各單位應當對各收支項目準確地核算和反映。三是要明確會計崗位責任,嚴格區分不相容職務,做好核算的基礎工作,把好會計核算關。
第三,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一是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各項制度,例如:財務崗位責任制、單位財務管理規則、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二是要針對單位的具體情況,找準內部控制的關鍵點,只有找準了內部控制的關鍵點,才能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三是加強執法工作,使法制化貫穿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使法制成為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的有力保障。
第四,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就是對國有資產的配置、使用和處置等環節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優化國有資產結構,維護國有資產使用單位的合法權益,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一是要完善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建立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二是要按管理職能厘清部門職責,確保資產所有者的權利的行使;三是做好資產的購置、使用和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嚴格規范操作流程。
參考文獻:
[1] 趙秋梅,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研究,2007(9).
[2] 陳金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金融經濟,2008(20).
[3] 張家旺.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7(2).
[4] 程憶軍.強化高校財務管理的思考[J].事業財會,2007(1).
[5] 張 通.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回顧與展望[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9(2).
[6] 孫立賢.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探討[J].今日科苑,2008(14).
[責任編輯: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