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飛
摘要: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我國長期發展戰略,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將為滿足人民群眾需要和產業結構發展創造重要的市場機會。保險行業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服務保障作用,能有力地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的迅猛發展,也將為保險業的大規模持續性的增長創造極其難得的市場機遇,不斷提高經濟社會抗風險的能力和水平。本文試圖理清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階段和保險市場發育水平之間的關系和因素,提出商業保險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保險業;社會保障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178-02
根據統計部門的最新調查研究結果,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驚人。1982年我國城鎮化率僅為21%,經過30年的迅猛發展,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3.73%。,增長了32個百分點。城鎮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集聚和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的過程,促進了市場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和更多行業的產生。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們對保險的需要不斷提高,城鎮供水、供電等基礎行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給保險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一、 城鎮化水平與保險業發展的關系
縱觀世界各個國家地區的保險業發展歷史,一個國家的保險業發展程度與城鎮化的水平有著緊密的聯系,城鎮化率越高,保險密度與保險深度也就越高。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有序地快速推進。按照每年平均增長的速度,預計在未來的10年,我國將有1到2億農民遷入城鎮居住,城鎮人口將從現在的7.3億增加到9億人以上。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化率的上升,必將帶動人均GDP的增加。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后,可靠的商業保險保障自我和家庭生產生活。同時,家庭財富和收入的增加也將尋求安全和收益更高的保險和理財產品,保險市場的潛在需求不斷地激活、擴大,保險資金運行效率的提高也將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因此,城鎮居民數量的迅速增長也必然擴大了保險需求的人群。
二、新型城鎮化對保險業發展的影響
(一)新型城鎮化推動商業保險資金參與城鎮化建設
保險作為金融三大支柱之一,有龐大的資金池可以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然而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一般都具有規模大、成本高、周期長、資金回收慢等特點,尤其是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大的資金。與其他資金相比,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穩定性強、期限長、融資成本相對低廉等特點。保險資金與城鎮化建設中所需要的資金正好能夠進行匹配,能夠為城鎮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推動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國際經驗表明,保險業的發展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
(二)新型城鎮化推動商業保險參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特點,關鍵在于解決進城務工的農民身份的轉變,能夠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方式,滿足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需要,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推動城鄉社會保障網建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至2012年城鎮化率為53%,但是城鎮戶籍人口比例僅為35%,大量外出打工的農民缺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F有的社會保障體系很難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避險需求,商業保險在此領域大有可為。保險業可以通過開發保障適度、靈活簡便的養老、健康等保險產品,為居民提供多樣化醫療、教育、養老等需求的服務,完善居民保障層次結構,促進社會保障體系可持續發展。
(三)新型城鎮化促進商業保險提高城鎮化管理水平和發展品質
我國的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向城鎮集聚,而市場失靈和政府監管不到位,也同樣給城鎮化的發展帶來很多問題。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業因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表現突出,例如環境污染、公共安全、交通擁堵等,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保險業可以針對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設施等風險開發相關的責任險等產品,提升城鎮化進程中社會服務水平。2012年,國家針對居民大病保障程度較低的問題,向商業保險企業購買社會服務,建立大病保險制度,大大降低了政府醫療成本,滿足了居民對重大疾病保險的需求。這一舉措,提高了居民獲得重大疾病賠償的金額,發揮了保險機構在數據分析、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特點,提高了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水平,降低了居民重大疾病的支出水平。
(四)新型城鎮化提高居民對商業保險的需求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城市流動人口不斷增加,農村居民在脫離土地、血緣等傳統生活保障的依托之后,保險的意識逐漸向城鎮居民靠攏,保險消費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不斷提高,而大量流入城市的居民也將增加商業保險的消費比重。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也將增加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使居民更加注重資金的安全和收益,增加對現有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從而提高家庭保障。換句話說,城鎮化率的提升,將會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對理財觀念、消費習慣和風險管理意識的轉變。保險企業應當抓住機遇,對企業長遠發展做規劃,擴大機構布局,推出滿足居民所需求的保險產品。
(五)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業保險快速發展
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緊密相連的,要使農民真正意義的走向新型城鎮化,就必須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保險作為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目的在于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農業保險制度,才有利于健全農業風險管理體制,提高農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市場發展。隨著城鎮化發展的推進,對發展農業保險提供了助推器,特別在穩定農業生產、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村金融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2012年中央財政已對15種農業保險產品進行了補貼,我國農業保險不僅要對農林牧漁業基本覆蓋,還需要應對生產領域的自然災害、疾病等風險向流通領域的市場風險、農產品質量風險等,因地制宜地發掘和滿足農業現代化所需要的風險保障,豐富農業保險產品體系,提供農村小額信貸保險,提供農業信息技術等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