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富
摘要: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較為規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新的問題也在浮出水面,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保證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對證券機構的監管,強化監管部門的監督功能,對于規范證券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證券市場
中圖分類號:F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203-0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證券市場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經濟作用越來越突出,在證券公司的各種制度中,信息披露制度已經成為規范上市公司行為、保障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市場經濟多元化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多樣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問題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如何加強信息披露的監管工作,是目前證券公司的當務之急。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含義
所謂信息披露,就是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義務人依照法律規定通過法定方式和途徑將其自身的財務變化情況、經營狀況、盈虧狀況等信息和資料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投資者能更多地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為其投資選擇提供更公正、公平的機會。而所謂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是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所采用的一系列相關制度,以便使投資者更清楚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信息,促進投資一定程度上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二、加強信息披露監管的意義
首先,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使其在證券發行階段合法經營,為證券發行者提供一個規范的制度,同時信息披露監管制度還將發行人及其經營活動處于社會大眾的監督之下,促使發行人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經營管理的能力和公司盈利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其次,完善上市公信息披露監管有利于證券市場根據上市公司的信息公開將公司基本的經營情況公之于眾,從而使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可以根據已經獲得的有效信息在投資選擇方向上更加理性和客觀,這就為證券市場順利形成合理發行與交易價格,使股票的價格更貼近供需關系。
再次,實行信息披露也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內在要求,對上市公司實行信息披露可以保證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可以獲得應有的信息,避免了投資者在不了解公司經營情況下盲目投資的情況,減少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保障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最后,加強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也是完善金融市場監管的客觀要求。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尚不穩定、成熟的情況下,建立公正、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幫助政府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和違規操作有一個更為全面的掌握,從而更有效地指導金融市場的投資活動,維護整個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三、現階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實
信息披露是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手段,攸關企業發展、證券市場的信譽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因此,信息披露必須要真實、及時、全面。然而,在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一、信息披露不真實,一些上市公司出于對本公司利益的考慮,對公司的信息進行隱瞞,或者故意夸大、美化公司的生產規模和盈利能力,而對于公司相關的負面信息,公司會刻意隱瞞不報,僅將有利于公司的信息公之于眾,這樣的信息披露是直接或間接歪曲了事實真相的信息,會對投資者投資造成假象,從而造成投資失誤;二、信息披露不及時,在證券市場的發展中,由于對上市公司的信息公開具有迫切性,所以一般要求上市公司要及時公開本公司的相關信息,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為了掩蓋其自身發展的問題,往往沒有及時將公司的重大信息進行披露,造成信息滯后于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這就造成了投資者對公司信息掌握不及時、不全面,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斷,導致投資的失誤。
(二)上市公司管理結構不健全
在證券市場發展中,上市公司的管理結構對信息披露制度起著源頭作用,如果上市公司具備完善的管理結構,就往往能從源頭上扼制公司經營過程中的違規操作。然而,就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結構而言,大部分公司的資本結構和管理結構都還不盡合理,特別是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中仍然存在著國有股一股獨大、產權不清等歷史遺留問題,這些企業或者公司一旦上市,其內部結構仍然存有缺陷,長期發展下去,極有可能會造成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出現問題,影響公司的信息披露,造成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違規操作行為的普遍出現。
(三)證券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還不成熟,國家的各種證券監管制度也尚未健全,證券監管的各項法律依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缺失,這就造成了證監會在監管時沒有強有力的法律效應。此外,在監管過程中,證監會的監管權限不足,監督手段過于單一,缺乏對上市公司自我管理的監督。
(四)專業性中介機構自我監管不力
由于中介機構的相關規章制度還存在建設方面不足之處,相關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的關注度不足,并且部分中介機構與上市公司等監管對象聯系密切,存在幫助檢查對象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的情況。此外,交易所掌握著我國金融市場大量的交易數據,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對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職責和監管責任進行過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信息披露的監管任務,更加容易導致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
四、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的對策
(一)保證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針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過程中出現的不及時、不全面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建立明確的信息披露審查機制,明確信息披露的相關標準,將信息披露控制在一定的范圍,或者建立信息披露第三方責任制,由第三方承擔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樣就將信息披露的責任分擔到披露主體和第三方,從而保障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還是國有企業,或者是國有資金控股的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各大上市公司的投資主體仍未發生明顯的改變。為了推動市場化改革,應當加快國有企業產權主體改革,改革阻礙企業市場化發展的制度體系。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同時開放相關的限制,吸引境外資產的入股等。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考慮債務變股份制度的實施,消除國有企業中國有資本必須控股的限制,從而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實現股權的互相監督和制衡,為建立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對證券機構的監管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還處于發展中,時常會出現市場失靈或市場缺陷,這時需要政府適當的介入和干預。首先,對信息披露的動態管理體制進行統一規范。信息披露的動態監管,簡單來說即:信息披露半年或一年以內有關部門對披露的信息執行情況進行監管和核查。其次,對各公司所聘任的注冊會計師進行嚴格監督。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東或管理層一般都擁有注冊會計師的自主聘任以及解雇的權力——部分注冊會計師由于規范執行自身業務而導致被聘任公司解雇;另一部分則由于一些失范行為對其聘任公司帶來一定利益而長期被聘用。
(四)強化監管部門的監督功能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不斷健全,政府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證監會,建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復審機制,加大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力度,一旦發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出現的問題,要立即予以警告,以確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客觀性和時效性。對于上市公司會計人員應該加強準入制度,會計本身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按規定辦事,不能徇私舞弊,把信息披露做到真實有效。倘若某些部門存在嚴重問題,證監會加大監督力度,對于存在嚴重會計審計問題或者是信息披露制度不真實的情況,應交由法律部門處理。
五、結語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公開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深入了解的基礎,為了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需要上市公司、證券市場和證監會共同加強管理,凈化信息披露的內外部環境,強化證監會的監督功能,從而構建一個綜合的監管體系,實現信息披露制度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 宋盛楠.試論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制度[J].生產力研究,2012.
[2] 王 旭,王 帥.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J].求是學刊,2012.
[3] 胡 燕,卞 燕,李建林,等.關于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問題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1.
[4] 游文麗,崔 杰.淺論如何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實性[J].生產力研究,2012.
[5] 趙黎鳴.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現狀及建議[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責任編輯:劉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