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金等
摘 要:順應國家技能型人才發展需求,技能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成為目前工科大學課程改革的重點。該文分析了建筑學專業《建筑設計CAD》課程存在的問題,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突出了以培養學生技能應用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體現建筑設計過程中的實訓教學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建筑設計CAD 教學改革 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208-01
《建筑設計》是高等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教學中必修的一項重要教學環節。《建筑設計CAD》則是將計算機技術與建筑設計完美的結合起來,將先進的數字技術信息延伸到建筑行業,通過2D和3D繪圖手段呈現實體建筑的立體造型,是目前非常實用的教學課件之一。這門課程實用性非常強,要求學生在掌握專用軟件相關命令操作的同時,學會運用該軟件輔助建筑設計的技能。順應國家倡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現有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熟練運用建筑CAD軟 件,拉近學習與就業的距離,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
1 《建筑設計CAD》課程存在的問題
1.1 重理論,輕實訓
近年來,大多數院校教師在講授本課時仍按照“教師講授理論—布置實訓—資料調研—學生繪圖—提交樣本—教師點評”這樣的流程進行,實訓放在理論課程之后作為課后作業之用。更重要的是這些實訓的選取大都不是工程項目,無法實現工程項目中各環節的相互貫通,導致實訓內容嚴重脫離企業實際操作,這不符合建筑學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
1.2 教學模式落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動的學習模式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及挑戰性,這種學習態度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
1.3 浮躁的心態
浮躁是焦躁不安、急于求成的心理體現。近年來,這種心態在大學生的身上越顯突出,給學習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上,部分學生覺得掌握了CAD軟件的應用就可以完成建筑設計圖的繪制,其實完全沒有理解“設計”這層含義。建筑設計是很辛苦的事情,有些急于求成的同學,遇到困難就產生挫敗感,這對邏輯性強的CAD設計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學好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耐心、毅力和上進心。
2 優化教學內容
建筑設計CAD除了熟練掌握建筑CAD軟件外,更要注重設計環節,經典案例的選擇對教學效果起到促進作用。因近年來的教學實訓課時較少,而建筑學本科專業畢業生絕大部分就業于建筑設計院、規劃院等應用型企業,這就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精湛本領。因此,教師必須精簡教學內容,選擇典型教學案例來確定教學培養方案。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案例的選定對學習這門課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各案例設計 中,熟悉CAD軟件命令是必須的,但綜合能力的培養一定要盡顯各專業的特色。因此,典型案例一定要與建筑設計院或各大工程院所的設計特色相適應,不同層次的表達確定教學的重點,并選擇與各個階段應用實例相關的教學內容,提高難度,突出重點,與就業接軌。
3 優化教學方法
3.1 加強系統性和整體性的完美結合
教師在講授《建筑設計CAD》課程時,應劃分出不同的工作任務,而每一項工作任務都應給出具體的實訓目標和意義,這對學生在執行過程中能更加清楚自己所要掌握的重點,以及該項目與企業實際工程項目之間的差異與共性。同時,教師更應該注意設計的連貫性,模擬真實的企業項目操作,從而達到系統與整體的完美結合。
3.2 突出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學好某門課或做好某一行業的原動力,有了興趣,才能變被動接收為主動進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教為主”的教學觀念,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如:分小組競賽設計,模擬角色真實演練等。從而盡顯了學生為“主體”的本色,經歷這一過程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能力。同時,使這門課程的教學更接近企業人才需求,對學生日后的就業是非常有力的。
3.3 增加校企合作
為使學生更真實體驗企業實際操作,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認知度。學校可以與建筑設計院、規劃院等企業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學生也可到相關企業參與實際項目計劃。學生從中學到了課堂上難以領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更能適應角色的轉變和上手能力,就業后能更快的融入工作環境,增強自信心。
4 優化課程考核系統
以往課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時成績占20%,考試占80%。這使得學生不注重平時的實訓練習,而是應對考試。這種方式即使通過了考試,其考試成績與實際運用能力是不相匹配的。
針對這種現象,必須對該課程考核體系進行完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4.1 課程總考核體系的構建
改變原有課程成績評定標準,提高階段性考核成績所占比例,降低期末考核占有的比例,如:平時成績占20%,階段性項目實訓成績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30%。通過這種考核體系,使學生更加重視階段性實訓的重要性,同時也督促學生積極、有效的進行階段總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2 階段性考核體系的構建
該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要參與近八個項目,每個項目按照學習前后從單項能力訓練到綜合能力運用的方式開展,結合企業實際操作流程,安排實訓項目的技能訓練。每個項目按百分制來計量,具體可以采取競賽的方 式,從CAD繪圖能力(25分)、設計能力(25分)、識圖能力(20分)、團隊合作能力(10分)、創新能力(20分)等幾個方面來考察,再結合學生互評(20%)、小組點評(30%)和教師點評(50%)來綜合考慮每位同學的成績。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繪圖識圖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5 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建筑設計CAD》課程改革效果明顯。在改革中突出體現了職業能力和技能培養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重點強調了各階段工程實訓在該課程中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相應的評價體系。改革后的課程與企業的對接更加緊密,學生的就業率大幅提高。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課堂內學時還是比較有限的,為使學生真正掌握這一技術,還必須利用好課后的時間,多練習,多參與企業工程項目,積極掌握企業的最新動向與技術要求,才能為將來在建筑設計領域邁出成功的一步。
參考文獻
[1] 楊金云.當代大學生浮躁心理成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9):113-117.
[2] 黎穎,黃人薇.《建筑設計CAD》課程實訓項目設計的實踐[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9,3(4):88-93.
[3] 朱曉麗,張獻梅.高職建筑識圖與CAD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