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千
摘 要:實踐教學是職業類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實踐教學要以科學發展的理念為指導,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觀念,以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堅持以職業崗位素質教育為主線,突出實驗、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整體規劃實踐教學工作,統籌安排實踐教學資源,加大實踐教學投入,加快實驗實訓室建設,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監控與管理,培養“雙師型”專業教師人才,踐行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提升辦學水平,努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實踐教學 教學做合一 專業建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212-01
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需要適應能力強、動手操作嫻熟、創新能力出色的優秀人才。為此我校確立了“面向市場,適應就業,對接崗位,尚德重能”的人才培養思路,學校把數控技術、物流服務與管理、汽車裝配與維修3個專業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示范性專業,同時大力進行教學改革,調整教學模式,側重實踐教學,適當增加實踐課時,強調“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1 傳統專業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段進行,先學理論知識,后集中實訓,實踐教學是為理論教學服務,理論教學的內容與實踐脫節,學生前邊學,后邊忘,實習中遇到問題不得不回過頭來再翻課本,教與 學,學與做如隔一道墻,所學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指導實習操作,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學不到真本領。顯然這一模式不能培養出適合當前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
2 探索教學改革,推行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
我校從2011年開始,對專業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實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將課堂設在實習現場,先上理論 課,接著上實習課,學生還要寫出實習心得,使學生學完理論后能及時實踐,促進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真正把知識和技能印到學生心里。
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優勢突出,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適應現代教學需要。它強調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實踐環節貫穿教學始終,把理論教學、動手操作融于一體,教學任務由一個老師統一講解,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訓現場,師生雙向交 流,直觀和抽象交錯進行,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做合一體現了現在職教課改的發展方向,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優 勢。一是引入現代培訓理論,強調實踐教學為主,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二是教學的過程是講解示范、實踐操作、發現問題、提升技能的過程。能夠適應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差,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實現因材施教。
3 如何更好得把教學做合一應用于實踐教學
以汽修專業為例,根據汽修專業課程特點,將傳統的“講中教,聽中學”方法改變為“做中教,做中學”,采用分組操作交流講解的方法將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訓練綜合能力,也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下面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中的曲柄連桿機構模塊為例,談談教學做合一在汽修教學中的應用。
3.1 教師示范操作,學生分組學習
先告訴學生曲柄連桿機構拆裝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易拆不易裝,老師先進行標準的符合工藝的演示性操作,中間強調拆裝的順序及注意事項,并要求學生記下拆裝的順序,零件按順序擺放,強調裝和拆是一個逆向過程。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6人一組,小組成員由教師按能力和水平搭配,并選出一位學習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
3.2 學生分組進行現場實習操作
首先以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列出注意事項,老師總結并作補充,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規范操作,完成對曲柄連桿機構的拆卸,同時強調拆下的零部件要擺放有序,針對各實物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詳盡細致地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各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去除腦子里的抽象模糊的理論感知,實現理論知識和實物認知的強力結合。
先拆后裝,尺寸吻合,對號入座。老師在現場指導,從學生操作中能及時發現學生理論知識的缺陷,及時糾正學生在組裝操作中的不規范動作,及時解答學生在組裝時遇到問題,避免了學生問題的遺留和堆積,高效開展教學。
3.3 鞏固提高教學成果
拆裝操作完成后,小組成員先單獨思考,再討論交流,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集體榮譽感,讓各小組之間開展拆裝操作競爭,教師組織拆裝的計時賽,評出超級、特級、優秀小組,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拆裝的過程也是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過程,看看經過拆裝后的曲柄連桿機構是否漏裝、錯裝及倒裝,檢驗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最后,學生要寫出詳細的實習報告,特別是要寫好實習體會。
4 教學做教學模式對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
4.1 優化學習教材
目前職校中,汽修教材的教學內容與市場嚴重脫節或滯后,且實用性不強,教學做合一教學法強調實踐教學,促使老師在實踐中發現和總結出適用的教學理論,形成自己完整務實的教學指導,充實編修實用教材,作為更好的教學載體。
4.2 促進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
實訓基地是教師做中教,學生做中學的必備場所。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學校就要加大對實訓場地的投入,完善教學實施。以我校為例,目前我校積極爭取到了省級規范化學校建設項目,爭取資金800萬,用于規范實訓場地。逐步形成以“教做結合,學做結合”技能培養基地,從而更好地推進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的開展。
4.3 加強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進程
我校還與中國重汽、通裕重工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使其車間成為我校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頂崗實習,盡快實現崗位與教學的零距離對接。
4.4 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步伐
“雙師型”教師要同時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學做中有一位教師獨立完成,需要好的“雙師型”師資作為強力支撐,這就要求學校要高度重視對“雙師型”老師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國培、省陪、頂崗培訓等,必要時可以聘請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人才來校指導教學,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這將大大提高各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極大地深化教學改革。
教學做合一能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學、會學、愛學、學會,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 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更好更快得培養合格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石偉平.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路[J].中國職業教育,2006(1).
[2] 葉肇芳.職業學校教學改革問題探究[J].中國職業教育,2002(5).
[3] 施良方,崔允淳.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原理、策略、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