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琪+陶海琦+趙新平+楊芬紅+桑久華
摘 要 目的:對社區慢性腎病高危人群現狀進行分析。方法:選擇彭浦鎮和彭浦新村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符合診斷標準的尿微量蛋白增高的慢性腎病高?;颊?97例,采用病例報告表進行基線問卷調查;以《社區慢性腎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測量患者對慢性腎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以家庭支持量表測量患者家庭生態學環境情況。結果:197例中伴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以及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者較為普遍,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平均年限為2.54年。患者對慢性腎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低,測試正確率僅為27.49%;家庭生態學環境欠佳,情感表達與矛盾性得分較低,分別為(3.59±1.12)分和(3.35±2.19)分。結論:對社區人群進行尿微量蛋白篩查,可早期發現慢性腎病高危人群,并及時進行健康管理,可延緩慢性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關鍵詞 慢性腎病 高危人群 基線調查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4-0043-03
慢性腎?。–KD)早期臨床癥狀隱匿,晚期具有高致殘性、高致死性和高疾病負擔三大特點,已成為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美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2009年美國成人CKD患病率為11.15%[1]。1999-2000年,澳大利亞糖尿病、肥胖和生活方式研究協會的研究結果顯示,澳大利亞成人CKD患病率為16.2%[2]。2004年北京大學腎臟疾病研究所對北京市石景山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年齡>40歲人群的CKD患病率達9.4%[3],知曉率為8.3%。有關CKD的相關性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及年齡與CKD發病相關[1]。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及年齡偏大者應注意CKD的檢查,并對CKD患者甚至是高危人群進行干預及隨訪顯得尤為必要[8]。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制定的K/DOQ I(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指南指出,微量蛋白尿已明確作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CKD患者甚至普通人群心血管并發癥、腎臟病預后及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推薦將其列為CKD篩查指標之一[4],指南同時列入超重或肥胖(體重指數>25 kg/m2 )人群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指導[5]。我國目前尚無詳實的CKD流行病學調查數據,2003年我國香港地區啟動了SHARE計劃(Screening for Hong Kang asymptomatic renal population and evaluation programme),該研究對1 811名年齡>20歲的志愿者進行了CKD及其危險因素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蛋白尿的檢出率為3.2%,血尿檢出率為12.5%[11]為此,上海市閘北區于2013年5月對彭浦鎮和彭浦新村街道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CKD高危人群進行基線調查,結果如下。
對象與方法
對象
選擇彭浦鎮和彭浦新村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6例尿微量蛋白增高的CKD高危患者,剔除死亡、遷出、年齡>70歲者和拒絕參加本研究患者,共納入197例,其中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2例,彭浦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5例。
診斷標準
按《美國K/DOQI指南》診斷標準,將尿微量蛋白檢測>20 mg/L者作為CKD高危人群。此外,按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的標準,收縮壓/舒張壓≥140/90 mmHg診斷為高血壓;按《上海市社區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試行)》制定的標準,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診斷為糖尿??;而空腹血清總膽固醇>5.72 mmol/L、三酰甘油>1.70 mmol/L的診斷為高脂血癥。
問卷調查
采用統一的標準化調查問卷(病例報告表),由經過統一培訓的專業調查員進行面對面詢問填表。①病例報告表:收集患者基本資料、實驗室檢查資料及中醫藥干預記錄,以疾病既往史評估患者的疾病現況,以血壓、血糖、體重指數、吸煙、飲酒、鍛煉和高鹽、高糖、高脂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評估CKD危險因素。②家庭支持量表:以家庭支持量表中涉及的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4個方面評估家庭成員融洽程度和個體生態環境。③CKD防治知識問卷調查表:分為基本知識、防治知識、生態學知識和中醫藥知識。每題計1分,其中基本知識標準分為29分,防治知識標準分為40分,生態學知識標準分為38分,中醫藥知識標準分為27分,總分為134分。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配對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社區CKD高危人群的基本特征
197例患者中,男性73例,占37.06%,女性124例,占62.94%,女:男為1.70:1;平均年齡男性為62.70歲,女性為63.78歲,60歲以上患者為社區CKD高危人群;文化程度以小學、初中和高中為主,占86.30%;醫保支付方式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占83.25%,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占16.75%。
社區CKD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
197例患者的平均尿微量蛋白為(68.14±39.73)mg/L,尿微量蛋白增高時間平均為2.54年;基礎疾病中患有高血壓者176例,占89.34%,服降壓藥后平均收縮壓為(129.64±9.47)mmHg,平均舒張壓為(80.04±6.41)mmHg;平均患病時間為11.74年;患有糖尿病者121例,占61.42%,平均空腹血糖為(6.15±1.50)mmol/L,平均患病時間為3.20年;肥胖癥者81例,占41.12%,平均體質指數為25.39±3.80,平均患病時間為6.59年。
CKD防治知識問卷得分情況
197例患者中,CKD防治知識知曉測試平均得分為36.84分,正確率僅為27.49%,其中基本知識平均得分為5.8分,正確率為20%;防治知識平均得分為11.42分,正確率為28.55%;生態學干預行為和知識測試平均得分為12.43分,正確率為32.71%;中醫綜合治療知識平均得分為7.19分,正確率為27.49%。本研究患者的CKD相關防治知識知曉率較低,基本知識知曉率尤其缺乏。
家庭支持量表得分情況
家庭支持量表評分中得分最高的部分是親密度得分(5.60±2.21)分;其次為獨立性得分(4.57±2.41)分;而情感表達與矛盾性得分較低,分別為(3.59±1.12)分和(3.35±2.19)分,各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尚可,但各成員之間相對獨立缺乏情感表達,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討論
生態學的健康觀念認為,人的身體、心理、社會狀態的良好是他們與環境、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及個人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6]。《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疾病循證醫學指南》指出,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疾病復發和節約醫療開支;通過中藥綜合調理作用能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全面控制心血管的危險因素,降低死亡率[9-10]。筆者認為,如果在臨床蛋白尿出現前對患者用中醫藥綜合干預,可將預防保健功能前移,在疾病發展至不可逆前變被動治療為主動的健康管理,將會延緩慢性腎臟病發生發展的進程,對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經濟負擔,減少社會疾病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CKD由于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其知曉率、早期診斷率和治療率均很低,北京大學腎臟病研究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CKD防治知識知曉率僅8.3%[3]。本研究患者對CKD防治知識知曉測試平均得分為36.84分,正確率僅為27.49%,而采用家庭支持量表對社區CKD高危人群個體生態環境及家庭狀況進行評分,發現家庭生活環境、個人生活方式與生活行為存有不良現象;公眾對CKD危害的認識不足、不良生活行為方式、缺少CKD早期預防與診斷的知識是導致其早期防治率低的重要因素[8],因此提高CKD防治知識知曉率、改善家庭生態學環境有助于促使家庭不良生活行為方式改變,對控制CKD發生、發展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Garg AX, Kiberd BA, Clark WF, et al. Alburninuria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prevalence guides population screening resultsfromthe NHANE-SIII[J]. Kindey Int, 2002, 61(6): 2165-2175.
Bron WW, Peters RM, Ohmit SE, et al. Early dele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community setting: the kidney early enaluation program[J]. Am J Kindey Dis, 2003, 42(1): 22-35.
張路霞, 左力, 徐國賓, 等. 北京市石景山地區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研究[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6, 22(2): 67-71.
李佳, 王宗謙. 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9, 17(2): 214-217.
美國NKF-K/DOQI工作組. 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Ⅱ[M]. 王海燕, 王梅, 李曉玫, 等, 譯.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35-110.
范濤, 曹乾, 蔣露露, 等. 老年人慢性病影響因素的健康生態學模型解釋[J]. 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1): 33-36, 40.
謝席勝, 張炬倩. 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疾病循證指南制訂策略[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8, 6(1): 80-83.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透析移植登記工作組. 1999年度全國透析移植登記報告[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1, 17(2): 77-78.
李培旭, 安艷秋. 腎臟病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15(9): 594-596.
謝席勝, 黃宗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的優勢評價[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6, 10(35): 151-154.
Li PK, Kwan BC, Leung CB, et al. Prevalence of sileng kidney disease in Hong Kong: the screening for Hong Kong asymptomatic renal population and valuation(SHARE) program[J]. Kidney Int Suppl, 2005, 67(suppl 94): S36-S40.
高曉健, 張怡玲. 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研究現狀[J]. 臨床軍醫雜志, 2010, 38(4): 676-678.
致謝:感謝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趙新平老師對本課題的指導,感謝陳冬冬老師對本文的指導。
(收稿日期: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