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芳+王文棣
摘 要 旅游產業是指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六個環節的服務并獲取經濟收益的綜合性產業。基于此,以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的發展為背景,通過對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出適合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為麥積區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旅游;產業;現狀;對策;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1--3
1 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概述
麥積區因麥積山而得名,境內擁有馳名中外的麥積山及各類風景,麥積區地理位置優越,處于甘肅省天水市的東南部,東接陜西省寶雞市,南鄰秦州區、兩當縣、徽縣,西靠秦安縣、甘谷縣,地處東經105°25′~106°43′,北緯34°06′~34°48′之間。麥積區屬于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春夏交接時適合旅游。冬天沒有過分嚴寒,夏天天氣較為炎熱,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溫和多雨,年平均降水量600 mm,從南向北依次減少[1]。日照百分率為47%,平均每天5.7 h,年均日照2 090 h,日照地區之間的差異大,依北部山區到東南部林區依次減少。太陽輻射總量在2 395~2 703 MJ/M2,全年無霜期170余d。
麥積區歷史文化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已經發現和挖掘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院多達84處,自然景點是12處。麥積區是“東方雕塑藝術畫廊”麥積山石窟所在地。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包括人文始祖伏羲莊畫八卦臺山,天水“第一洞”,具有“小黃山”美譽的石門,境內九曲美麗,曲溪美妙的風景及外來物種裝飾的森林植物園,還有很多天然制作的古建筑、古墓葬,是中外游客理想的觀光旅游勝地,也是最好的西北部森林旅游避暑勝地。
麥積山風景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水歷史上的“秦州八景”中,有六處在麥積。其景色集秀峰、珍禽、異獸、奇葩于一體,麥積煙雨、仙人送燈、凈土松濤、石門夜月、玉蘭花香、東柯積翠等自然景觀讓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2]。還有本地區的鳳凰山景色優美,可稱天下第一。麥積區歷史源遠流長,素有“羲皇故里、絲路明珠、甘肅東大門”之美譽。區內分布著人文遺址、石窟藝術、森林、水域、地熱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
2 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對麥積區乃至天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旅游產業作為一項服務業,其自身涉及到很多部門的相互協調,如當地政府、旅游局、旅行社、導游等許多部門及個人,旅游產業自身的關聯性與自身的薄弱性,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
2.1 旅游地接待能力不強,組織落實程度低
麥積區從旅游硬件上來說,景點數量、基礎設施、餐飲住宿等接待能力不足,旅游基礎設施欠賬較多,旅游配套設施不健全,接待設施與娛樂施舍不夠完善,硬件發展速度與旅游產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當前,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在行業布局上具“小、散、弱、差”的特點,缺乏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麥積區在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落實程度低,沒有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導致旅游地發展速度滯后,發展空間不足,整個旅游產業發展不協調[3]。
2.2 宣傳程度低,品牌效應不顯著
雖然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品在區域內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力量不夠大,未能產生名牌效應,在國內和國際知名度不太高。一是旅游線路設計和產品包裝缺乏特色和新概念,品牌產品少,吸引游客的能力不足;二是旅游市場缺乏詳細的和科學的分析,而不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不同的旅游產品推廣;三是部分旅行社的宣傳角色扮演并不突出。
2.3 旅游產品研發程度低,旅游種類少而單一
麥積區境內旅游產品區域開發程度低、旅游產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其觀光類別主要是石窟藝術和觀光旅游,考古、探險等旅游項目,如運動,健身,休閑等內容單調,樂趣不多,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游客的需要,無法讓游客住、玩,旅游地境內游客滯留時間短,難以拓展客戶市場。一個不完整的娛樂設施,娛樂項目在風景區內很難滿足和適用于大多數以孩子游玩為主的家庭(孩子的娛樂產品太少)。旅游商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不能滿足旅游市場的需求,研究和開發能力不強,缺乏吸引力,商品的主題、多樣性、系列很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擺脫服從于對外貿易的地位。旅游商品適應性差、旅游消費所占比例低[4]。
2.4 旅游交通運輸能力低,產業規模化程度不高
國內外長線旅游大多依賴航空運輸,麥積區盡管有機場,但不是民航,鐵路運輸雖有過境隴海線及寶蘭二線,但天水火車站是二級車站,屬于大型中間站,無始發客車和掛班車,難以滿足游客方便、自由出入境的需要。公路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部分公路品位低,路況糟糕。一些景點沒有特殊的旅游路線和車輛,不能實現全線運輸。通行能力狀況差,導致麥積區旅游產品在入口和出口領域矛盾突出,嚴重阻礙了旅游業的發展,限制了麥積區乃至天水工業規模經濟帶的形成[5]。
3 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
根據天水市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為了積極構建旅游產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引導當地旅游部門發展經濟,提高居民收入,為了麥積區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和農民穩定增收的需要。必須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3.1 提高接待能力,加強落實力度
完善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建立適應旅游地發展的娛樂接待模式,推進休閑娛樂美食城、購物一條街等服務。合理的空間布局,嚴格控制酒店過熱或類似于新型酒店的項目,重點突出區域旅游干線上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新建、擴建或重建許多支持這些領域的旅游酒店。星級酒店空間布局也應提供在關鍵的地方,比如:依靠或毗鄰于城市的風景區,度假村,會議旅游地等;鼓勵過熱的旅游飯店在部分已經完成的功能上做出調整,從而滿足游客的需要;嚴格控制高星級酒店,鼓勵建設滿足大眾旅游的飯店,改變當前酒店行業產品單一的情況下,提高旅游地酒店的接待能力。endprint
麥積山是以石窟藝術文化代表,珍奇瑰麗、博大精深,是古絲綢之路上孕育的一顆璀璨明珠。大地灣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秦早期文化從不同角度體現著天水以至于甘肅歷史文化的悠久和資源蘊藏的豐厚。所以應該一是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二是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伏羲、大地灣、秦早期、石窟、三國五大歷史文化內涵[6]。
3.2 加大宣傳組織力度,提高品牌效應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務平臺,促進旅游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要積極開設旅游欄目,加大旅游公益宣傳力度。改變生產規模小而分散的狀況,形成旅游商品生產的企業集群。建立景觀行業的主導地位,關注人、商品、加強品牌建設等相關產品內容的完善,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加強旅游網絡的建設。控制部門發展規模,重視提高旅游產品的質量水平。加快建設和發展的手段。支持會展、懸架、宗教、生態等特種旅游產品的發展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整合必須堅持市場為導向,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與國際旅游發展的經驗為契機,旅游收入增加應該傾向于多元文化特色旅游產品和特殊的旅游服務,因此,關注文化和弘揚當地的特色旅游發展為焦點,重點是旅游熱點地區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發展連鎖發展旅游業和文化成果突出的典型項目,支持其發展集團化的旅游品牌。
3.3 提高旅游地產品研發能力,豐富旅游資源
提高旅游商品的包裝,努力在短期內扭轉旅游產品外觀設計大大落后于一般工業產品的現狀。形成科研、生產、供應、銷售一條龍體系。通過大規模的干預政策引導資本和民營企業。在整個旅游地發展旅游商品,在一定的條件下優先有償使用,逐年回收,形成一個好的循環輸入和輸出機制。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和完善的營銷體系。結合傳統的工藝品生產和觀光旅游的機制。商務旅行用品店,完善管理系統,提高設計能力,產品升級,提高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增加資本投資。提供游客各種產品,豐富多彩尤其在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土特產品和特色產品十分豐富,更應大力提高生產、設計能力。
發展旅游需要創意,創意貫穿旅游產品開發、品牌培育、形象打造、市場營銷等全過程。創意的本質在于尋求特色和差異,與旅游的本質一致。當前創意在文化發展、旅游發展中作用越來越突出,南方一些地方,沒有多少文化旅游資源,就是憑借獨特、新穎、融歷史與現代于一體的創意而使旅游業得到跨越式發展。天水市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現在缺的就是創意與包裝,所以應積極發展培育與文化旅游較為密切的創意產業,如大型伏羲塑像、大地灣原是居民生活實景演藝、會議展覽、文化節慶、旅游建筑等[7]。
3.4 加強交通運輸能力,提高產業規模化程度
逐步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主的旅游目的地評價機制。增加旅游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間的旅游列車。城市公交服務網要逐步延伸到周邊主要景點和鄉村旅游點,公路服務區要拓展旅游服務功能。完善交通運輸運輸能力,積極協調,發展航空旅游,建立健全民間航空,為廣大旅游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
通過旅游電子商務實現民航、鐵路、航運、公路交通票務預訂系統,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尤其是針對外國旅游團應該增加直航包機。擴大旅游、航空領域合作,擴大區域包機,并建立業務專業旅游特許公司。鐵路客運速度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乘坐火車服務,特別是把重點放在提高火車的設施和服務。逐步完善中心城市各大景區的道路交通系統,加強道路交通體系的建設的配套(如停車場、廁所、汽車站、汽車停靠點等)。旅游修改或升級,汽車,公共汽車,提高旅游專用車輛的服務水平,旅游車輛老化應該盡快解決,提高服務質量,完善導游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師萍.旅游產業結構評價方法初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1999(1).
[2]楊振之.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J].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7).
[3]張輝.中國旅游經濟現象的深層次思考[J].旅游學刊,1995(6).
[4]郭愛玲.緊抓機遇加快發展 天水市麥積區旅游業發展戰略思考[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2(6).
[5]王彬.天水市歷史文化旅游發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2011(7).
[6]劉艷.董曉峰.甘肅省旅游產業集群化初探[J].甘肅科技,2010(13).
[7]肖愛生.天水市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與對策探析[J].科學教育前沿,2013(11).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