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斐, 楊 琳, 趙佰圖, 王克雄
(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寧夏固原 756000)
?
寧夏南部山區冬小麥新品種的篩選研究
王 斐, 楊 琳, 趙佰圖, 王克雄
(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寧夏固原 756000)
[目的]篩選出適應寧夏南部山區干旱半干旱生態條件下高產優質的冬小麥新品種。[方法]對寧夏南部山區選育的7個參試品種進行豐產性和抗逆性鑒定。[結果]參試冬小麥品種的成熟期均比對照早1~4 d。其中,Z0231-3和06AWS006的穗粒數較對照增加8.5~11.8粒,且增產12.2%~33.2%。Z0231-3和06AWS006產量與中引6號(CK)存在顯著差異。[結論]Z0231-3和06AWS006可作為寧夏南部山區的區域試驗品種。
寧夏南部山區;冬小麥;品種比較;產量
寧夏南部山區屬于溫帶干旱半干旱內陸氣候,春旱頻繁發生、降水不足,大部分地區春小麥、豌豆等作物因干旱大幅度減產,而冬小麥作為寧夏南部山區農業生產中的主栽作物之一,年播種面積6.66萬hm2以上,占全區小麥種植面積的50%以上,在寧夏南部山區和中部干旱地區糧食生產中占有主導地位,因設施農業、單種玉米及經濟作物的大面積發展,冬小麥成為寧南山區結構調整中壓減作物,普遍存在政府熱情不高、種植投入產出低、效益低等問題[1],同時由于品種多而雜以及外引品種適應性、抗逆性不強等問題,有關專家在冬小麥新品種比較篩選研究方面進行了許多報道[2-5]。筆者針對當前寧夏南部山區冬小麥發展中存在品種種質資源緊缺、品種更新速度慢、病害嚴重、產量低等問題開展新品種引進篩選研究,旨在找出適宜當地氣候條件的高產、抗病蟲害強的優良品種,豐富當地種質資源庫。
1.1 參試品種7個供試品種分別為Z0231-3、Z0228-2-1、Z0349-4(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選育)、晉太0509(山西)、X03001-1(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系選)、08AWS089、06AWS006(區作物所品種),對照品種(CK)為中引6號。1.2 試驗方法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12.19 m2(6.7 m×1.82 m),12行區,行距16.5 cm,區距30 cm,排距50 cm,播種量為45萬/hm2,采用人力四行小區播種機分行稱量播種。
1.3 田間管理試驗設于固原東郊東紅村,前茬冬小麥,川旱地淺黑壚中壤土質,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前作收獲后于8月4日第1次機耕,8月26日收耱,9月5日第2次機耕(旋耕機),并結合此次耕地施基肥銀川產復合有機肥1 500 kg/hm2,磷酸二銨225 kg/hm2,尿素150 kg/hm2,耕后收耱保墑。9月13日整地劃地,14日播種。翌年4月16日中耕鋤草1次, 6月15日、7月3日分別拔除田間大草1次,7月16日收獲。
2.1 生育期及抗逆性分析
2.1.1生育期。因為5月上、中旬氣溫偏低,導致參試品種較往年晚熟約10 d,成熟期為7月13~16日,全生育期302~306 d,但參試品種成熟期均比對照7月17日早熟1~4 d(表1)。

表1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和抗性鑒定分析
2.1.2黃矮病。因為5月上、中旬發生低溫冷害,導致參試品種發生不同程度黃矮病,葉片黃化,植株變矮死亡,單位面積成穗數減少;發病較重的品種有Z0228-2-1、晉太0509和對照中引6號,普遍率均為20%;其余品種發病率為2%~15%,黃矮病對其產量的影響較大,越冬率普遍較高,均在91%~94%范圍內,其中Z0349-4、06AWS006、X03001-1品種的越冬率為94%,較對照中引6號高(表1)。
2.1.3不同冬小麥品種的穗部性狀及莖蘗動態分析。參試品種中06AWS006和X03001-1的基本苗和最高莖數最高,分別為31.43和73.08、32.36和73.8,較其他品種高,但較對照中引6號低,有效分蘗率和單株粒重較對照中引6號差異不明顯,分蘗能力基本一致(表2)。

表2 不同冬小麥品種穗部性狀及莖蘗動態分析
2.2 單位面積成穗數由于黃矮病的發生,參試品種出現不同程度矮化,單位面積成穗數均較低,平均單位面積成穗數為250.05萬~319.95萬穗/hm2,均比對照中引6號(324.00萬穗/hm2)低,其中較高的品種為Z0231-3和06AWS006,單位面積成穗數分別為319.95萬和303.15萬穗/hm2,其余品種單位面積成穗數為250.05萬~292.50萬穗/hm2(表3)。
2.3 穗粒數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平均穗粒數為27.1~34.3粒,均比對照高4.6~11.8粒。其中,穗粒數在30粒以上的有Z0349-4、 X03001-1、 06AWS006、 08AWS089和晉太0509,平均穗粒數為31.0~34.3粒,較對照高8.5~11.8粒。
2.4 千粒重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千粒重為30.2~38.7 g,均比對照高,其中08AWS089和Z0349-4的千粒重最高,分別為38.7和37.5 g,比對照高10.2和9.0 g。

表3 不同冬小麥品種的產量及產量性狀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2.5 產量因受黃矮病的影響,參試7個品種的產量普遍較低,平均產量為1 452.15~2 600.70 kg/hm2。其中,較對照中引6號增產的品種有Z0231-3和06AWS006,平均產量為2 600.70和2 190.45 kg/hm2,較對照分別增產33.2%和12.2%;其余5個品種均比對照減產,減產率為2.1%~25.6%(表3)。
方差分析表明,各品種之間的產量表現出極顯著差異,通過多重比較可知各品種之間產量達到顯著和極顯著差異,其中品種Z0231-3、06AWS006、中引6號(CK)的產量存在極顯著差異,中引6號(CK)、晉太0509、08AWS089的產量無明顯差異。Z0349-4、Z0228-2-1、X03001-1的產量存在顯著差異,綜合各方面因素可知Z0231-3和06AWS006品種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在參試品種中表現出高產優勢。
(1)參試品種中Z0231-3和06AWS006產量與對照中引6號存在顯著差異,產量位次居第1位和第2位,較對照中引6號分別增產33.2%和12.2%,增產潛力大,可以進一步篩選作為當地區域試驗研究。
(2)由于特殊氣候因素影響,參試品種較歷年晚熟約10 d,不同程度地發生黃矮病,葉片黃化,植株變矮死亡,單位面積成穗減少;發病較重的品種有Z0228-2-1、晉太0509和對照中引6號,普遍率均為20%;其余品種的發病率為2%~15%,對產量的影響較大,因此針對特殊年份氣候因子的變化對冬小麥品種產量和熟期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探討。
(3)在產量構成因素中,單位面積成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是潛力因子。該研究中Z0231-3和06AWS006品種的單位面積成穗數較其他品種高,但因年份特殊氣候條件因素的影響較對照低,但穗粒數和千粒重較對照高。綜合考慮,篩選優良品種不僅要考慮氣象因子和產量潛力影響因子,而且要從栽培技術環節進行研究。
[1] 沈強云,魏亦勤,許志斌,等.寧夏糧食生產回顧及其氣力分析[J].寧夏農林科技,2009(2):48-51.
[2] 張衛東,王渭清,劉恒元,等.阿克蘇地區小麥品種產量與品種比較試驗研究初報[J].新疆農業科學,2001,38(2):84-86.
[3] 郭凌云,張桂華,劉鳳州,等.晚播冬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02,30(1):44-59.
[4] 王瑞清,閆志順,張偉.南疆冬小麥品種(系)產量比較試驗初報[J].塔里木農墾大學學報,2002(1):5-7.
[5] 文玉琳,賈銀錄,黑立曉.冬小麥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中國農技推廣,2002(4):26-27.
Screening of New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South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WANG Fei, YANG Lin, ZHAO Bai-tu et al
(Guyuan Branch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Guyuan, Ningxia 756000)
[Objective] The new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with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under arid and semi-ari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south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were screened out. [Method] The prolificacy and resistance of seven testing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bred in south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were identified. [Result] The maturity stage of testing winter wheat varieties was 1-4 d earlier than control. The spike-grain number of Z0231-3 and 06AWS006 was 8.5-11.8 more than control,and their yield increased 33.2%-12.2% than control. The yield of Z0231-3 and 06AWS006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Zhongyin 6(CK). [Conclusion] Z0231-3 and 06AWS006 could be used in the regional test in south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South mountain area of Ningxia; Winter wheat; Comparison of varieties; Yield
寧夏農林科學院先導資金項目。
王斐(1984- ),男,寧夏隆德人,研究實習員,碩士,從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研究。
2015-03-09
S 512.1+1
A
0517-6611(2015)1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