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寶琴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遼寧撫順 113006
神經性耳鳴耳聾與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
仇寶琴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遼寧撫順 113006
目的探討降耳聾藥物聯合降脂藥物在神經性耳聾合并高脂血癥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對2011年2月—2014年5月來該院診斷、治療的200例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進行降耳鳴耳聾藥物治療,實驗組聯合降脂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其血脂等指標。結果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給予肯定評價,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滿意,高于對照組(65%)(P<0.05);實驗組TC指標為(4.32±0.87)mmol/L、TG指標為(1.11±0.52),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 SOD為(105.33± 16.12)U/mL、血小板為(240.88±89.11)×109/L,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神經性耳鳴耳聾合并高脂血癥發病率較高,患者在經性耳鳴耳聾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降脂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神經性耳鳴耳聾;高脂血癥;血脂
神經性耳鳴耳聾和高血脂都是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造成神經性耳鳴耳聾的病因復雜,醫學界尚在討論中,但高血脂已被公認為導致神經性耳鳴耳聾的原因之一,神經性耳鳴耳聾與高血脂之間存在密切關系[1]。為了探討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血小板水平的變化以及降脂干預對患者治療的影響。該研究通過對2011年2月—2014年5月該院收治的200例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血脂情況的分析探討神經性耳鳴耳聾和高血脂之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來該院診斷、治療的200例神經性耳鳴耳聾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根據患者不同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有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為41~65歲,平均年齡為(56.5±0.8)歲,患者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5±2.4)年;對照組有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齡為40~66歲,平均年齡為(56.7±0.8)歲,患者病程為(1.2~6.5)d,平均病程為(4.2±3.1)d。患者均符合《神經性耳鳴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以及《高血脂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對其治療方案、護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降耳鳴耳聾藥物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病史等采用右旋糖酐加ATP、輔酶A以及細胞色素C治療,連續使用10 d,休息5 d后繼續第2個療程,連續使用3個療程。
實驗組聯合降脂藥物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病史等口服100 mg/次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51022603),患者3次/d,連續使用3個月。患者口服1.35 mg/次多烯康(國藥準字H20051408),3次/d,臨床使用3個月。治療前兩組抽靜脈血送化實驗室測脂蛋白、SOD、血小板等[2]。
1.3 統計方法
對相關資料進行SPSS16軟件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將得到數據通過t方法進行檢驗;對于計數資料則采用n表示,并進行χ2檢查,實驗結果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研究中,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給予肯定評價,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滿意,高于對照組(6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該研究中,實驗組TC指標為(4.32±0.87)mmol/L、TG指標為(1.11±0.52),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SOD為(105.33±16.12)U/mL、血小板為(240.88±89.11)×109/L,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表2 兩組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組別TC(mmol/L)TG(mmol/L)SOD(U/mL) 血小板(×109/L)實驗組(n=100)對照組(n=100)t P值4.32±0.87 4.79±0.70 20.32<0.05 1.11±0.52 1.54±0.45 19.81<0.05 105.33±16.12 87.12±14.32 20.58<0.05 240.88±89.11 189.22±98.34 23.51<0.05
內耳聽毛細胞、血管紋、螺旋神經節、聽神經或聽覺中樞氣質性病變均可阻礙聲音的感受與分析或影響聲信息傳遞,由此引起的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稱為感音神經性聾。耳鳴產生于皮下聽覺中樞對末梢微弱的神經活動的信號處理過程,最后被大腦顳葉皮質察覺而表現為耳鳴。神經性耳鳴耳聾是耳科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耳鳴耳聾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鳴,老年人耳鳴發生率可達33%。高血脂對聽力的影響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高血脂會加大血液的粘度,危害循環系統中的微循環灌注[3]。體內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與乳糜微粒在血液之中游離并沉積。降低血液的流速,增大血液的粘稠度,使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淤滯,并降低紅血球的電泳能力、變形能力。人體血液中如有大量脂質物質游離和沉積,會增加機體耗氧量,并通過氧化作用,形成脂質氧化自由基,游離在血漿中,侵害機體細胞,使細胞死亡、衰老,導致細胞功能損傷。最近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神經性耳鳴耳聾和高脂血癥正在年輕化,并且發病率有升高趨勢[4]。
近年來,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降脂藥物治療效果理想,并取得階段性進展。該研究中,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給予肯定評價,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患者對治療方案滿意,高于對照組(65%)(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5]結果類似。神經性耳鳴耳聾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臨床治療時更多的以營養神經改善內循環治療為主。但是,高脂血癥也可以影響血流并引起缺血進而引起神經性耳聾耳鳴。根據相關實驗結果顯示:高脂血癥及動脈硬化有非常顯著的影響,脂蛋白是動脈硬化斑塊中的重要脂質成分,在動脈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利用與纖溶酶原結構相似的特點,抑制纖溶酶原與血小板結合,從而抑制血栓溶解,使全身及耳部血液循環障礙,耳神經缺血功能障礙引起耳突發性聽力下降。同時血栓的形成又消耗了血小板使其減低。該研究中,實驗組TC指標為 (4.32±0.87)mmol/L、TG指標為(1.11±0.52),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SOD為(105.33±16.12)U/mL、血小板為(240.88±89.11)×109/L,高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6]結果類似。而多烯康則能夠降低三酰甘油和膽固醇含量,具有抗血小板聚結,減少血栓形成的作用。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結,與多烯康合用可使血流暢通,許多學者研究表明高血脂可使突發性聾病人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但是,患者臨床治療時還應該注意以下事項,具體如下。
(1)加強對飲食的控制。只有加強對飲食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防治高脂血癥。在飲食方面應盡可能的吃素,但不能長期吃素,因為長期吃素會致飲食成分不健全而導致人體內生性膽固醇的提高。不得吃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品。例如動物的腦髓、黃油、雞肝和蛋黃等。每天攝入的脂肪應在30~50 g之間,不吃甜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在烹調動物性食品中,避免油炸。較適宜的方法是蒸和烤,這樣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而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年高膽固醇者,飲食治療的意義并不大,因為對于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營養。
(2)戒煙戒酒。由于香煙中含有一定的尼古丁,而尼古丁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強心肌的應激性,在升高血壓的同時引發心絞痛的發作。與此同時,飲酒不適當也會導致心功能衰退,進而影響人體的健康。
(3)適量飲茶。主要因為茶葉中含有的兒茶酸有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和滲透性的作用,可預防血管硬化。茶葉中的茶堿和咖啡堿能興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和具有利尿作用。適量飲茶能消除油膩飲食而減肥。但過多喝濃茶,會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對身體有害[7]。
(4)適當的運動。控制肥胖是預防血脂過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飲食控制外,提倡堅持體育鍛煉,如慢跑、五禽戲、太極拳、打乒乓球、老年迪斯科等。平時經常參加體力勞動,有效控制體重的增長。
(5)對于血脂偏高但未出現并發癥的多數患者,也可以通過堅持對飲食的控制、戒煙戒酒、適當身體鍛煉來控制血脂在正常范圍內并預防多種并發癥的發生[8]。
綜上所述,神經性耳鳴耳聾合并高脂血癥發病率較高,患者在經性耳鳴耳聾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降脂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1]楊桂先,傅小璇,吳凱玲,等.超激光配合針刺治療耳鳴耳聾 98例療效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5下旬刊):60-61.
[2]張太.理氣活血化濁湯治療氣血淤滯型高脂血癥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2(4):481-482.
[3]范郁山,農鳳冠,伍麗蓉,等.電針配合艾炷灸與中藥治療虛證耳鳴35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2,44(3):105-106.
[4]艾煒,童步升,劉業海,等.雙側與單側突發性聾的臨床特點及療效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7):307-310.
[5]倪茂美,李德宏,彭維暉,等.雙耳突聾與單耳突聾的臨床比較[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雜志,2010(2):74-76.
[6]薛潔,王燕,韓榮.新疆地區高脂血癥中醫癥候類型因子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30(11):1169-1172.
[7]溫群,趙軍.針藥結合治療腎精虧虛型耳鳴耳聾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4):17-19.
[8]鄭偉莉.頭針暈聽區長時間留針配合體針治療神經性耳鳴 60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28-29.
Clinical studies nerve deafness and tinnitus hyperlipidemia
QIU Baoqi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Fushun Central Hospital of Liaoning,Fushun,Liaoning Province,113006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op deaf drugs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 combined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in patient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MethodsThe author hospital diagnosis,treatment of 200 cases of neurogenic tinnitus and deafness patient related data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ll be divided into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o reduce tinnitus and deafness drug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 therapy,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blood lipid index.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95%patients given positive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5%)(P<0.05);experimental group of 95%patients on therapy satisfaction,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5%)(P<0.05);the experiment group TC index(4.32±0.87)mmol/L,TG index(1.11±0.52),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SOD(105.33±16.12)U/mL,platelet is(240.88±89.11)*109/L,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Neuropathic tinnitus and deafness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patients in the tinnitus and deafness based on dru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herapy effect is ideal,it is 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
Tinnitus and deafness;Hyperlipidemia;Blood lipids
R59
A
1674-0742(2015)02(c)-0062-02
2014-11-28)
仇寶琴(1979.9-),女,山東嘉祥人,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