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焦作 454100
化學發光法在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中低值結果的分析
劉鵬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焦作 454100
目的探討化學發光微粒法(CMIA)在梅毒特異性抗體低值結果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該院和門診病人常規免疫檢測標本5673例,使用化學發光微粒法(CMIA)對5673人份標本進行初篩,陽性標本進一步使用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和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凝集實驗(TRUST)進行了對比檢測。結果使用CMIA法檢測5673份標本中,陽性標本為347例,占總標本數6.11%。其中S/CO值大于10的標本為204例、S/CO值5~10的標本81例、S/CO值1~5的標本62例。在347例CMIA法陽性標本中,TPPA檢測為陽性的305例(87.8%)TRUST檢測為陽性的130例(37.5%)。2種方法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5)。結論CMIA在梅毒特異性抗體的檢測中,靈敏度較好,適合大批量篩查。對于S/CO值<5的標本,應結合TPPA和TRUST進行復檢,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使用免疫印跡法進行確證。
化學發光微粒法;梅毒特異性抗體;低值結果
梅毒是由梅毒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可引起神經、心血管等多系統損害,嚴重影響人群的身體健康。此外,梅毒亦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導致自發性流產、死產或先天梅毒等。90年代末以來,全國梅毒報告病例數明顯增加,呈快速流行的趨勢,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為了控制梅毒的院內感染,衛生部已規定凡是手術、輸血及各種創傷性檢查的患者,均需進行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清學檢測。自2011年以來,該院檢驗科開始使用化學發光微粒子法(CMIA)進行梅毒特異性抗體篩查。CMIA具有特異性好、敏感度高、可定量、全自動操作、重復性好等優點。但在長期的工作中,也發現CMIA法在檢測中尤其是低值標本中具有一定的假陽性,因此,為了更好的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避免誤診。該實驗將自2013年12月—2014年6月間的住院病人5673人份標本分別使用用化學發光微粒子法(CMIA)、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和TRUST(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凝集實驗)分別進行了檢測?,F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住院和門診病人常規免疫學檢測標本5673例,其中男3125例,女2548例。年齡16~86歲,平均年齡39歲。
1.2 儀器與試劑
CMIA檢測是采用鄭州安圖生物公司A2000化學發光儀器以及配套試劑。TPPA是采用日本瑞必歐株式會社試劑。TRUST采用上海榮盛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
1.3 檢測方法
使用CMIA法對5673份標本進行篩查,測得結果在S/CO值在1.0以上的為陽性。然后,陽性標本使用TPPA和TRUST進行檢測。以上方法均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11.5軟件進行對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1 使用CMIA法檢測5673份標本中,陽性標本為347例,占總標本數6.11%。其中S/CO值大于10的標本為204例、S/CO值5~10的標本81例、S/CO值1~5的標本62例。在347例CMIA法陽性標本中,TPPA檢測為陽性的305例(87.8%),TRUST檢測為陽性的130例(37.5%)。經統計學檢驗,P<0.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2 CMIA法篩查陽性標本347例 (S/CO值>10、5~10和1~5三種濃度),使用TPPA和TRUST方法進行對比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使用TPPA和TRUST方法對CMIA法篩查陽性標本347例對比檢測結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國近年來梅毒螺旋體感染人群日益增長。因此,梅毒抗體的檢查也成為各個實驗室的一個重要項目?;瘜W發光微粒子法(CMIA)是近年來開始應用的新型檢測技術,由于CMIA使用全自動重組TP抗原(TPN15、TPN17、TPN47)包被微粒子檢測血清抗體[1]。使用兩步驟免疫檢測,避免了鉤狀效應的產生。有報道稱CMIA檢測各期梅毒患者梅毒抗體的敏感性為98.7%~100%,特異性為99.9%[2]。從該試驗中也可以看出,化學發光微粒子法(CMIA)與TPPA法相比較,敏感性較高,在低值標本中,差異性更加明顯。CMIA法另外具有快速、高通量等優點。
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是目前梅毒檢測中比較常用的確認實驗方法。TPPA是將經過提純處理的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原包,使用明膠顆粒為載體,當抗原和血清中抗體發生特異性反應時就會出現顆粒凝集現象,凝集的強度與抗體濃度成正相關。除對I期梅毒敏感性稍低外,對其余各期梅毒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3]。
TRUST(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凝集實驗)主要應用于梅毒非特異性抗體的檢測,梅毒非特異性抗體相比特異性抗體出現時間晚二周左右,非活動期或在治療期間的梅毒患者非特異抗體濃度會下降或轉陰,晚期梅毒患者非特異性抗體有可能轉陰等原因[4],因此,對于Ⅱ期梅毒TRUST具有很高的臨床診斷價值,但對于I、Ⅲ期梅毒則檢出率較低。治療期或處于非活動期的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出率也較低,易出現假陰性。
該試驗結果表明,CMIA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濃度在1~5S/ CO值時,TPPA的檢出率僅為56.45%。主要原因是:①CMIA法的分子抗原主要選自梅毒螺旋體外膜的脂蛋白,多肽抗原是使用基因重組表達而獲得。再用血清清蛋白與之相連接,試劑抗原所使用的合成多肽不做提純,可能造成非特異性反應升高,從而導致CMIA法包含引起不符合的序列使檢測結果出現不符合。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惡性腫瘤患者的標本中,含有一些干擾免疫檢測的抗體而造成假陽性。③部分老年人由于生理的改變和免疫功能的異常,產生的一些抗體和蛋白質,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假陽性。有報道認為使用CMIA法測定梅毒特異性抗體的最佳篩查Cutoff值為3.125。這樣,CMIA法的特異性有顯著的升高,并保留了原有的高敏感性[5]。
根據有關資料,TPPA在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中,IgG型抗體反應性與IgM型抗體相比較弱,而在一些感染性人群中,卻主要以IgG型抗體為主。因此,這部分人群在TPPA檢測中,常常出現低滴度的反應,甚至出現假陰性[6]。在該試驗中,CMIA檢測梅毒濃度在1~5S/CO值時,TPPA的陽性率為56.45%,對于這部分低濃度的人群,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最好進行觀察監控。
TRUST(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凝集實驗)是檢測非特異性抗體常用的方法,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是患者被梅毒螺旋體感染后釋放出的物質而產生的自身抗體,稱為反應素。非特異性抗體比特異性抗體出現要晚兩周左右。因此,在患者被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初期,非特異性抗體在檢測中常常顯示為陰性。在經過治療后,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會漸漸轉陰,這也是I期和晚期梅毒非特異性抗體陽性率較低的原因[7]。非特異性抗體也受多種疾病的影響,例如一些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此時,實驗室檢測中,假陽性的幾率也較高。該試驗結果顯示,CMIA檢測梅毒濃度在1~5S/CO值時,TRUST陽性率僅為9.67%,與有關文獻數據相吻合[8]。
在該實驗結果中,表明使用CMIA法檢測梅毒抗體中,對于低值結果的標本,尤其是S/CO值1~5時,應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復檢,有條件的實驗室最好能使用TPPA或免疫印跡法進行復檢,并與臨床診斷相結合。避免出現假陽性而導致臨床誤診,消除醫療糾紛的隱患。
[1]郭慧娟,尚曉泓.微粒子化學發光法檢測梅毒抗體陽性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0):2444-2445.
[2]吳春穎,劉威,劉鵬.梅毒血清學檢測適宜方法的探討[J].黑龍江醫學2014,38(1):68-70.
[3]王華,李代渝,雷麗明.梅毒螺旋體血清學檢測方法比較[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6):660-661.
[4]鄭懷競.室間質評與室內質控[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1997.
[5]杜靜,張澤蕓,周薇,等.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檢測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的應用于評價[J].廣東醫學,2012,33(8):1100-1102.
[6]吉飛躍,錢開成,崔益祥.低濃度梅毒螺旋特的調查與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1):22-23.
[7]熊春蓮,李方才,占小梅,等.梅毒血清學實驗在梅毒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99-200.
[8]廖冰潔,周迎春,何惠,等.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學檢測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4):433-434.
Chemiluminescence law in syphilis specificity immune body examination low value result analysis
LIU Peng
Jiaozuo second people hospital inspection department,Jiaozuo Henan,4541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luminescence particle method(CMIA)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yphilis specific antibody results in low value.MethodsUsing 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CMIA)on for 5673 specimens were screened,positive samples were further use of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agglutination test(TPPA)and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agglutination test(TRUST)were measured.ResultsUsing CMIA method to detect 5673 samples,there were 347 cases,accounted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samples of 6.11%.The S/CO value is greater than 10 specimens for 204 cases,a S/CO value of 5~10 specimens from 81 patients,S/CO value of 1~5 of the specimens of 62 cases.In 347 cases of CMIA positive specimens,305 cases positive detection for TPPA (87.8%)TRUST for the detection of 130 positive cases(37.5%).Comparison of 2 metho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5).ConclusionSyphilis specific antibody detection in CMIA,the sensitivity is better,suitable for mass screening.For values of S/CO less than 5 specimen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TPPA and TRUST re examination,laboratory conditions can use Western blot confirmation.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of microparticle;Syphilis specific antibody;Low results
R446.6
A
1674-0742(2015)02(c)-0181-02
2014-11-2)
劉鵬(1973-),男,河南焦作人,本科 主管檢驗師,研究方向:免疫學檢驗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