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軍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云南曲靖 655000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危險因素分析
黃初軍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云南曲靖 655000
目的探究分析引起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的相關危險原因,旨在為今后臨床上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提供參考和依據。方法將2011年6月—2013年6月2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無SBP隨機分為SBP組和非SBP組,SBP組41例,非SBP組205例。將兩組的年齡、性別、發病原因、血小板、持續腹水時間、血清白蛋白、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單變量或者多變量。結果單因素:SBP組患者的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高于非SB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BP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INR及腹水持續時間均明顯低于非SB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BP組患者合并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高于非SBP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多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以及飲酒與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P<0.05)。結論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危險因素較多,其中飲酒和血清白蛋白是引發SBP發生的獨立性高危因素,對此應加強相關方面的重視度。
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危險因素;血清白蛋白;飲酒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就是無腹腔內器官穿孔和感染灶,比如膿腫、因急性感染而造成的腹水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屬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由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免疫力較差,尤其是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白細胞黏附趨化和吞噬功能的減弱以及肝內網狀內皮系統的受損等,均與SBP的發生存在密切的關系[1]。據統計,SBP的發病率約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10%~30%,死亡率高達50%~70%,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因此,了解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因素,并識別其潛在危險,可以為患者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保障,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為了探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相關危險因素,為今后能更好得防治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選取該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間收治的2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取該院收治的2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按照有無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分為SBP組和非SBP組。其中,SBP組:41例,男28例,女13例,27~80歲,平均年齡(50.2±4.1)歲;30例肝炎后肝硬化、8例酒精性硬化、3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非SBP組:205例,男154例,女51例,26~77歲,平均年齡(48.7±2.5)歲;82例肝炎后肝硬化、79例酒精性肝硬化、44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診斷標準[3]:①腹水細菌培養陽性;②發熱、腹部有按壓痛以及反跳痛等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③患者的白細胞計數≥0.25×109/L。排除標準:①繼發性感染患者排除;②排除結核性腹膜炎、惡性腫瘤致腹膜炎、腸道穿孔致腹膜炎;③排除伴有HI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接受此次研究治療。
1.2 研究方法
醫護人員要詳細、全面的記錄每位患者的病史、一般體征及臨床癥狀。所有患者均通過肝、腎功能、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常規等檢查[4]。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進行了常規腹腔穿刺,之后立即把穿刺液床旁接種至培養器皿,開展細菌的培養。同時,采取腹水常規、腫瘤細胞檢查、血培養及生化等檢測。將可能導致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的十七項生化、臨床指標按單因素和多因素來分析。按照有無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分為兩組,將兩組的年齡、性別、發病原因、血小板、持續腹水時間、血清白蛋白、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單變量或者多變量。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通過SPSS14.0軟件對臨床治療過程中收集的相關數據資料加以分析處理。主要利用()表示計量資料,統計學處理方法為t檢驗;主要利用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統計學處理方法為χ2檢驗。
2.1 單因素變量分析
兩組在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血小板計數、持續腹水時間、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以及血清膽紅素、凝血酶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肝硬化伴有飲酒者110例,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率為22.73%;血清白蛋白濃度明顯降低(<28 ALB)82例,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率為29.27%。將自發性發炎組的低蛋白血癥以及飲酒者與無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組進行比較發現,發炎組的百分比明顯高于無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各因素的單變量分析結果
2.2 多變量分析
通過對13個危險因素分析發現,血清白蛋白以及飲酒與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P<0.05,而另外11個因素則與之發生沒有關系,P>0.05,見表2。

表2 分析自發性細菌性膜炎的危險因素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臨床常見的一種危重并發癥,該疾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具體內容還未明確。有學者通過分析認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與腸道中細菌的大量繁殖、腸道細菌侵入腹腔、白細胞吞噬功能的降低以及肝內網狀內皮系統的受損等因素存在一定的關系。目前,有臨床研究表明,由肺炎雙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SBP的發生率有下降趨勢,而由革蘭陰性桿菌引起的SBP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占49.5%左右。尤其是從臨床上采用厭氧菌培養方法開始,合并有厭氧菌感染的SBP的患者數量逐步增加,并發現部分患者是因混合感染導致SBP的發生。肝硬化腹水并發SBP主要發生于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腎炎等免疫功能低下等肝硬化腹水患者,特別是10歲以下的女童更易發生。
肝硬化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大多數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并不明顯和特別,但是由于腹水細菌培養陽性率較低,且所用時間較長,因而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容易發生誤診或漏診[5]。高膽紅素血癥是肝臟損害的嚴重表現,常見于肝硬化晚期患者,其原因可能是高膽紅素血癥患者完整的肝細胞結構被破壞,肝毛細膽管膜的通透性增加,肝內單核-巨嗜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導致宿主防御功能低下,從而使發生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危險性增加[6]。
該研究主要采取的分析方法為單變量以及多變量分析法,因為單變量分析法不能將一些混雜因素排除干凈,所以,在此基礎上應用多變量分析法可以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該研究顯示,血清白蛋白以及飲酒與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是兩個獨立的高危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病情的發展,其肝臟蛋白的合成功能受病情影響會不斷降低,進而使血清白蛋白的濃度受到影響,也不斷降低。血清白蛋白的濃度的降低會使腹水持續時間比較長,難以消退,另外就是會導致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從而增加疾病的發生機率[7]。而性別、年齡、血清總蛋白、ALT、既往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病史、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與SBP無相關性(P>0.05)。
肝硬化腹水病人易發生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因素是[8]:①肝硬化發生時其側循環被開放,導致胃腸中的細菌避開單核巨吞噬進而進入人體循環,使菌血癥發生;②肝硬化患者腸道中的細菌十分容易進入人體腹腔中,引起炎癥的發生;③由于病人自身免疫能力差,腹水蛋白的逐漸降低,使得對腹水的調節能力也逐漸降低,最終失去消除細菌的能力。
綜上所述,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危險因素較多,但是,血清白蛋白和飲酒可能是導致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SBP的兩個獨立性高危因素,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特別重視這兩點。
[1]孫波.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13(1):25-26.
[2]何偉鋒,李斌,黃文峰,等.肝硬化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發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3(4):473-475.
[3]莫好紅.肝硬化腹水患者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17):35-36.
[4]樓丹峰.40例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3(30):6325-6326.
[5]倪傳斌,陳武軍.80例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3(12):1514-1516.
[6]石亞軍,周輝,劉君俊.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群分布及藥敏分析[J].現代醫學,2014(5):519-521.
[7]熊克宮,陳麗芳,柯坤宇,等.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并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14(1):13-15,18.
[8]何偉鋒,李斌,黃文峰,等.肝硬化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患者臨床特點分析[J].當代醫學,2014(16):28-29.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Risk Factors
HUANG Chuju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uj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Qujing,Yunnan Province,655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aused by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for reasons related risk,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clinical future.MethodsJune 2011 to June 2013 246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BP SBP SBP group and non-group,41 cases of SBP group,205 cases of non-SBP group.The two groups of age,sex,etiology,platelets,continuous time ascites,serum albumin,wheth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analysis of univariate or multivariate.ResultsUnivariate:serum bilirubin levels in patients SBP SB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SBP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erum albumin,prothrombin time,INR and ascites duration SB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SBP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high incidenc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non-SB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ultivariate analysis:serum albumin and drink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P<0.05).Conclusion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more risk factors,including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erum albumin is triggered SBP occurred independence risk factors,which should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evant aspects.
Liver cirrhosis;Concurrent;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Risk factors;Serum albumin;Drinking
R57
A
1674-0742(2015)03(a)-0051-03
2014-12-08)
黃初軍(1979.3-),男,云南宣威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介入及肝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