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河北唐縣伏城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談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李紅
(河北唐縣伏城中學,河北 唐縣 072350)
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開發人的自身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特征的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完善學生的自我意識,優化課堂結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素質教育;學習興趣;課堂結構;自我意識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主體,它順應時代潮流,是富國強民之根本。學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師的重要任務。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開發人的自身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特征的教育。要實現素質教育,則必須在學科中實施優化教學法,英語教學也不例外。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習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證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所以,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使單調乏味的反復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新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相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如教BookⅡ形容詞和副詞的最高級時,我就問一個學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學生在班里邊找邊說:“Wang Xiao ming is。”這下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因為王小明的外號就是“白馬王子”。這一問之后,學生個個爭著舉手,情緒高昂,爭著回答另外的問題,如,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這樣展開教學活動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續不斷。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力爭使每堂課都充滿趣味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盡量多揚少抑,哪怕是學生的一點點進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知識,成為樂之者。
應試教育猶如將學生推入知識的海洋,其結果可能導致其學會“游泳”,也可能導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正確的指導,在一次次地體驗“失敗”、“低劣”、“不如人”后而“夭折”,是我們無意間催毀了他們想建立的“成功夢想”。為了讓這些學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1.幫助學生成功。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是幫助所謂的“后進生”制訂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并在他們達到目標后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
2.幫助學生創新思維。有意識地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創見,用獨特的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3.幫助學生結對子。鼓勵互幫互學,改變舊的學習方法,養成新的學習習慣。
主次分明、科學的課堂結構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1)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
(2)對好單詞關。培養興趣,激發求知欲;直觀教學,增強感官印象;總結規律,記憶單詞。
(3)過好導課關。“溫故而知新”,在復習基礎上,巧設情景,引出新語言項目,再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由學生嘗試去總結悟出新語言的規律。并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例如,講到名詞性物主代詞時,我就請學生回憶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再設情景記憶: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
B:Oh, yes, 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問your、my ,再問yours 、mine的意思,學生便很容易地回答出來。于是引出新語言項目。
現代社會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競爭,充滿了走上臺來推銷自己的時機。這種競爭應該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起來,成為習慣性意識,隨時準備著抓住機遇,去迎接挑戰。
教師在教學中,要糾正學生的保守態度和嫉妒心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念,高尚的思想意識,并身體力行地發動學生,促成他們充滿活力,積極向上,勇于表現,不怕競爭的作用,以適應現代生活的要求。具體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之間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如教單詞可競爭誰讀得又快又好又準;教會話時,可競賽誰對話正確、流利;競賽哪個組,哪個同學先背出來。這樣競賽項目一出來,同學們的熱情立刻高漲起來,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盧梭說的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是教育首先應是溫暖的,有人性味的,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幾年來,本人立足素質教育,致力于優化課堂教學的改革,講究實效技能,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倍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英語水平,為今后學業的發展扎下了良好的基礎。
G633.41
:A
:1671-864X(2015)09-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