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毅白
摘要:情景教學是指教師以案例、情景為載體,把學生帶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情景教學一般學生在頭腦里會發生感知——理解——深化三個過程。情景教學多半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有目的地創設和營造一定情景。雖然說,情景教學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作用,并普遍應用于一般的教學活動中,但就現實情況來看,情景教學在琵琶教學中運用極為少見。但不可否認,教學情境在琵琶教學中的運用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情景教學 創設環境 琵琶教學 教學方式創新
琵琶教學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將來要搬上臺表演的學科,學生掌握嚴謹的演奏技巧極為重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令學生對演奏樂器和演奏曲目做到熟練,而無法幫助學生從感情層面來理解音樂演奏的含義。學生在老師精細的指導下,有時也無法對演奏作品形成深入的認識。因此,在樂器演奏教學中,教師不妨嘗試適當地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樂器演奏和作品情感中來,幫助學生主動探索演奏技巧,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
一、情境創設在琵琶教學中的應用,要與調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
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往往是老師們的口授心傳,學生們對老師傳授的演奏技巧也只是簡單的復制。不論是老師對琵琶演奏的演奏技巧的講解,還是學生自行練習,往往是學生對音樂作品無生命地演奏。在傳統琵琶教學中,基礎扎實和悟性較好的學生,可能會領悟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意圖和學習到琵琶演奏技巧的真諦。悟性較差的學生就極可能在琵琶演奏的道路上撞得頭破血流。而情境創設教學可以把學生帶入到演奏作品的情感中來,讓學生先感受作品的情感,然后再談演奏技巧。這樣,學生在老師解析作品時才能積極參與進去,更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探索學習。如:劉天華先生的《虛籟》(又名《今夕》、《長夜吟》),這首琵琶曲表現的是劉天華先生在作曲時的空虛之感,作曲的時代背景是北平幾所大學的音樂系被建議合并,即將成立國立北平音樂學院。設想是美好的,但要想這一目標實現,前方有著重重障礙,劉先生對音樂發展前途渺茫充滿了感慨和惆悵。如果教師按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授課,專注于演奏這首曲子的手法技巧,忽視劉先生這首曲子所要表達的精神和情感內涵,無疑是舍本逐末。學生僅僅是學習演奏技法的機器,進而缺乏了演奏時的情感體驗和對作曲者的人文關懷。事實上,對于國粹音樂,沒有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是難以品味出作品包含的動人之處,但如果教師把學生帶入情境創設中來,情況就會大有不同。
劉天華先生在這首曲子中運用了大量“綽”、“注”等模仿古琴的演奏方法,充分表現了琵琶演奏的表現力。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這種演奏技巧,教師可以在教授這首曲子前,讓學生先聽一首古箏曲,并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古箏演奏的特點和古箏曲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后在播放《虛籟》,讓學生在這方面同樣予以注意。兩首曲子都放完后,再讓學生對這兩首曲子的這兩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在學生得出初步感性認識時,老師要抓住時機,導入對《虛籟》的學習。通過老師的講解,使學生對曲子的感性認知升華為理性認識,認識到《虛籟》與古箏曲演奏方法的異同,以及借用古箏演奏技巧對曲子情感表達的作用。
二、情境創設要根據具體的琵琶曲目設定
琵琶曲可分文曲、舞曲、文武曲兼有三類,又可細分為可以分為敘事、詠物、寫意等類別。敘事類的琵琶曲諸如《花木蘭》、《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此類往往取自歷史典故、故事情節多為學生所熟知,教師只要輕輕點撥,便可以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里來,學生對此類琵琶曲的學習往往感到輕松,并對它們保持一定的興趣;詠物類的琵琶曲諸如《高山流水》、《大浪淘沙》等。教師可以根據曲子標題所提示信息,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客體 ,讓學生親身感受它們的魅力,如果無法接觸,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教學資源,使學生對自然景物有深刻的認識。寫意類的琵琶曲諸如《潯陽月夜》、《新翻羽調綠腰》等,此類型琵琶曲感情的表達來源于現實事物,但又抽離于現實,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時,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功夫;在寫意類的琵琶曲目中,存在的音樂意象大多比較抽象,學生對這類曲子難以把握。這時,教師可以從語言描述和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文獻兩方面入手,并指引學生對曲子的時代背景、作曲人的生活經歷進行分析。如:琵琶曲《春秋》,不僅在演奏技巧上考驗著學生,而且歷史與文化含義相當深厚。學生演奏技巧可以通過老師傳授、指導和自己努力練習可以彌補,但對于曲子背后的歷史、文化含義,就需要學生在學習好本身專業之外,還要努力補充自己在文化知識方面的缺失了,尤其是文史知識的缺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照顧到學生這一薄弱點,一步一步來,切忌揠苗助長。以《春秋》為例:首先老師可以用語言先向學生介紹《春秋》的創作背景,此曲是唐建平在1994年為紀念孔子誕辰而作,表現的是春秋時期社會劇變,群雄并起的社會大時代,蘊含了唐先生對中國燦爛文化的自豪之情。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相關的歷史文獻,觀看相關的影視資料,并讓學生總結春秋的時代特點,了解當時英雄人物的故事典故,體會唐先生所要表達的英雄情懷。在聽琵琶曲時,先播放完整曲子,讓學生對曲子有一個大體的感性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對樂曲進行逐段分析。情境創設要做到情和景的有機統一,教師要根據樂曲的不同,根據樂曲表達的情懷,創設出相適應情感氛圍。當然,琵琶曲不是全部都能劃分到這幾類中,需要教師多花心思和多動腦筋。
參考文獻:
[1]倪慧娣.基于情景創設的琵琶教學新思路[J].音樂探索,2011,(01).
[2]李娜.創設琵琶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琵琶學習的興趣[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7).
[3]曲藝.情境教學法在琵琶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音樂大觀,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