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 顏秉政
由“奇葩說”看辯論式主題班會的開展
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 顏秉政

主題班會是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將綜藝節目“奇葩說”靈活的辯論方式引入主題班會,通過輔導員緊身選題、學生充分參與、靈活的班會形式和輔導員的巧妙引導,將班會開成辯論賽,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相長,積極思考。印象深刻。
奇葩說;主題班會;辯論賽
主題班會以學生為中心,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目的,是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卓有成效的主題班會,能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也能加強班級凝聚力,促進班級和諧,更會觸動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1]然而,現今高校主題班會的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1、主題班會的主題往往比較老套,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2、主題班會的形式往往以老師說教,學生被動聆聽為主,易產生厭倦、抵觸情緒。3、主題的展開內容往往默守陳規、內容空洞,而當今學生在網絡看到的相關內容遠比老師講的豐富、精彩。所以,能否讓學生踴躍參與進來,是主題班會是否有成效效果的關鍵所在。
最近愛奇藝的綜藝節目“奇葩說”,其引人關注的辯題,幽默、犀利的語言、以及節目規則的靈活性,瞬間引發觀眾的共鳴與思考。將其辯論賽形式引入高校輔導員日常的主題班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輕松又激烈的辯論中形成對班會主題的正確認識。首先,選擇與同學們相關、具有時代性的主題作為辯題。將大家 “熱議”的主題聯系同學們的生活實際,能最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班會的主題大多是同學們初次接觸的內容,這需要一個過程。將輔導員老師想要傳遞的班會主題作為一個辯題來引出,將學生分組為正方和反方、深挖同學們所想,使得同學們的各種思想充分暴露出來,這樣老師就能首先知道同學們想什么,感同身受地發現同學們一些思想偏差是有原因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對癥下藥。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與指導。再次,學生根據輔導員提出的辯題“備戰”過程中,無限地發散思維、查找相關事例和數據,遠比老師一人的知識儲備豐富,教學相長,極大地豐富了班會內容。
形式的創新必然伴隨實踐效果的風險。開好辯論式主題班會,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辯論式主題班會,可以一主題即為一辯題,也可以一主題引出多辯題,最后回歸主題。選題時,一是要注意辯題是否與學生息息相關。選一個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的辯題,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在關注自己,拉近師生的距離。老師所選的辯題,或許正是學生私下爭論已久卻依然迷茫之處。因此,一個好的辯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二是要注意辯題設置的可辯性。說到底,我們開主題班會的目的是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辯論形式只是方法和手段,更適用于某些爭議較大、無明確結論,或者雖已有定論,但學生群體在實踐中不一定認同的議題,比如是否要揭發考試作弊的同學等。根據對立統一規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而正確價值取向的核心維度是社會性。辯論式主題班會的目的之一就是可以充分了解同學所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選好辯題的前提是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因此,辯論式主題班會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深入接觸同學相輔相成,最終達到育人目的的一個環節。
班會的開展是面向每個同學,所以,在自愿的基礎上,盡可能發動全班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辯論中來。首先,這樣可以同時培養同學們說話、交流的能力。說話,是學生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必備技能。和其它任何技能一樣,也需要鍛煉。通過參加辯論賽,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組織語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同學們口才的培養。同時,經常說話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其次,參加辯論賽,可以鍛煉同學們在公共場所說話的膽識,盡可能使不愛說的同學有所進步,使本就口才好的同學說的更好,更到位。再次,辯論賽的準備過程需要大量搜集、整理信息作為論據,也需要提前寫好發言提綱,這樣就能有效地培養同學們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
君子和而不同。辯論是手段,思想的碰撞和升華才是目的。因此,不必拘泥于傳統的辯論形式。全班同學分為兩組,可以自由結組,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雙方人數適當調整,每組同學提前準備,互相協作,做到辯論中有理有據。每人有多次發言機會,想到什么就可以說什么。奇葩說節目采用的就是一個及其靈活的形式,在辯論過程中,若一方的辯手逐漸傾向于對方的觀點,也可叛逃到對方。盡管這樣在形式上既不嚴謹也不規范,但從思維拓展的效果上來說卻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角度思考看似平常卻矛盾重重的辯題,增強學生對辯題廣度和深度的理解,逐層剝開那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理由”。
辯論的過程是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對于一個辯題,從不同角度解讀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是非觀。無論學生辯論得如何激烈、如何精彩,無論場面上誰輸誰贏,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所以,輔導員注重引導是整場辯論的最關鍵環節。在奇葩說某期節目中,正方的導師蔡康永,看到辯論中支持正方的觀眾占很大比例,為了給予年輕人正確的引導,甚至不惜叛逃到反方來給年輕人講述人生真諦。作為輔導員老師,要注意在辯論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的思想,對于明顯的悖論要注意及時更正;要注意及時控制場面,避免學生因情緒激動而將辯論變為爭吵,甚至是人身攻擊。要告訴學生這只是一場辯論賽,不要因場上的立場不同而影響場外的友誼長存。賽后要及時總結同學們的發言,用對立統一規律講解從不同角度看起來似乎都正確的觀點,在不同的條件下要怎么取舍。
通過辯論賽對一個主題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有這么一個傳奇:2010年10月國際大專辯論賽選拔賽,一個辯題是新聞價值和人倫價值的比較,來自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辯手郭彪準備時看了無數篇新聞學的專業論文、著作,寫了很多篇讀書筆記,參加完比賽后直接跨專業考上新聞學的研究生。[2]高校輔導員長期工作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第一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載者。[3]只有在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才能更有效地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1]高校主題班會建設探討 謝長旺。
[2]中國青年報2014年9月22日。
[3]王曉燕,姬旺華.南陽理工學院學報[J].2011( 9) : 88 -89。

G645
:A
:1671-864X(2015)01-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