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2013年的外匯市場,我們看到了美國經濟的復蘇,安倍主導日元貶值,以及歐債危機的轉機,同時感受了新興市場所遭受的巨大沖擊。各大經濟體在2013的一系列舉措,給到來的2014帶來了不確定因素。QE縮減步伐能否向前?安倍經濟是否繼續?歐洲危機可否走出泥潭?一方面發達國家在努力去杠桿化,另一方面各大央行的資產負債卻在不斷增加,同時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穩定與否,都將對2014年的外匯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美元:美國復蘇動力強勁
雖然美國在2013經歷了財政懸崖、政府停擺、QE收縮、聯儲主席換帥等一系列事件,但復蘇仍是過去一年的主線。很多投資者認為美國經濟已經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開始真正轉強,但是美元要在2014年重振雄風,仍然存在疑問。美元指數在去年先漲后跌,顯得市場信心不夠!這些數據反應在就業、房產、以及消費者信心數據的連續增長又突然停滯。
量化寬松掩蓋了風險,同時帶來市場的虛假繁榮,美聯儲資產購買規模一旦減少,對市場的沖擊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驗證。不過新上任的美聯儲主席已對美國市場表現出十足信心,耶倫預計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將更為強勁,經濟增速將以3開頭,通脹率將朝著2%的長期目標水平挺近,且未來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復蘇。
QE收縮將吸引大量資金回流美國,推升美元和國債收益,同時向好的經濟也帶來了美國股市的欣欣向榮,一旦美元真正步入強勢,可能將開始6-9年的“美”好時代。
歐元:歐債危機否極泰來
2009年歐元區爆發的猛烈債務危機一直持續到現在。在希臘退歐風險稍得喘息之際,千瘡百孔的塞浦路斯危機爆發,令四月份歐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年內的最低點。而意大利,西班牙的債務危機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在2013年歐洲央行兩次調低貸款利率,對經濟帶來了可預見的利好,但未來的空間已經不大。不過也不排除在通脹和通脹預期雙雙走低的情況下,歐元再次降息,以提振出口和經濟。
不可置否,高失業率依然困擾歐洲多數國家。德、法兩國的各自算盤,以及歐元區各成員國更多利益訴求,都需要多方更好的平衡,這是阻礙歐元區發展的絆腳石。但是對歐元區銀行業的統一監管,可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信心。期待歐洲債務危機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減除,無疑比登天還難。不過。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在2014年的歐元區如果沒有重大的利空因素出現,歐元可能將在穩定的基礎上,開始一輪小幅的走強。
日元:安倍經濟日元貶值
安倍經濟無疑是去年整個外匯市場最波瀾壯闊的事件之一。安倍在上臺后實施了一系列大膽的經濟刺激政策,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超額的日元寬松政策,導致日元快速貶值。2013年全年美元兌日元基本上都在維持單邊上揚的走勢,從80附近成功上攻并企穩100上方。2014年被認為是安倍政策的關鍵年,日本擺脫通縮已漸入佳境,從2013年1月至10月,日本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了0.6%,這在很大程度得益于日元貶值。
但是在促進出口方面,有資料統計收效甚微。從量化寬松實施近一年的效果來看,日元貶值帶動出口增長的效果并不明顯,并沒有拉動出口的實質性增長,反而令日本倚重的能源進口成本增加,貿易收支條件惡化。
如果美、歐、中等經濟體的復蘇,令全球消費的增長,可能會帶來日本出口的改善。通過一年的調整,度過時滯期的日本經濟能否迎來2014年的新的曙光,還需要基于安倍經濟更多相關政策來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如果日本政府為刺激出口繼續擴大QE規模,那么2014年將是交易日元的又一個黃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