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偉
(石河子大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當代“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陸志偉
(石河子大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當代,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值得重視,分析大學生思想教育問題的對策對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有良好的效果。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是立足現狀、分析原因,并且提供一個積極且能解決問題的對策。
“90后”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現狀 改進對策
據統計,我國目前大學生人數已經有3000萬,他們是我國的驕傲,他們將引領這個時代。但是當今我國大學生構成有了很大變化,他們不再是具有純粹思想的“70后”,也不是最受苦楚的“80后”,他們是嬌生慣養和生活富余的“90后”,他們生活于網絡時代,受各種思想的影響。這些大學生來自于五湖四海,通過高考走進高校,因此,他們是自我努力和公平競爭的范例,他們體現了正常的社會流動趨勢,對于穩定的社會建立有積極的影響。新問題的出現對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帶來新的困擾,而解決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于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來說事半功倍。
(一)國家政策對大學生政治教育的重視
2004年8月26日《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頒布和實施,有力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錦濤同志提出“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理念,從思想上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
(二)健康的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
在我國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的政策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愈加成熟,他們擁護社會主義,接受黨的領導,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在習主席的領導之下努力建立和諧社會。他們樹立的人生目標積極健康,實現目標的途徑日益科學化,為成長成祖國的棟梁之才而奮斗,除了積累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外,對于基本勞動技能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視。
(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多種多樣
教育方式和內容日益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未來的教育方式應該不只是教師教授課本上的知識,隨著全球化對中國造成的沖擊和互聯網帶來的影響,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日益多樣化,當代大學生應當緊跟社會需求,例如不僅傳授課本知識,而且結合其他方式創新教學,如多媒體教學、社會實踐、進行座談等。
(一)無法滿足新形勢、新情況需要
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社會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和學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持消極態度,看不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所在,因而沒有有效手段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教材已是前幾年的,已經遠遠落后于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無法滿足大學生日益變化的思想和社會需求。
(二)對現實關注不夠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社會現象有正確的認識,但現在思想政治的研究沒有做到從學生身邊事出發,對于發生在他們身邊并對他們產生影響的新事物沒有及時地分析和指導,使得大學生難以對新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大學生剛剛從高中而來沒有經歷人生百態,思想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容易受各種思想和認識的干擾,使得大學生形成不健康的心態和認識,這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將來。
(三)脫離學生實際
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90后”大學生的思想異常活躍,愛好追求新事物,但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對于“80后”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階段,使得教學內容極其枯燥,脫離“90后”學生的實際,無法獲得當代大學生的認同,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日益減少,不免使教育結果大打折扣。而教學方法不免存在問題,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從心理上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感到反感,但是學校依然不知改進,使得本來可以讓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現實的思想政治課產生反作用,學生越來越遠離社會,為將來進入社會、融入社會增加難度。
(四)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來,雖然各地政府有意識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但復雜的思想政治環境和復雜的學生主體仍然給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帶來不小的挑戰,要實現教育目標需要眾多因素的努力,教育質量受到極大的制約和限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一)復雜的社會各階層利益關系
自從我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日益多樣的經濟成分、利益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越來越突出,過去人們的利益和分配都是按照絕對平均的原則進行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不合時宜。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當前環境,把學生的個人利益和國家集體的利益結合起來,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保證個人利益。教育學生在正常環境下通過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作貢獻實現個人價值。
(二)社會環境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負面影響
如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建立不久,各種機制還處于磨合時期,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健全,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同時全球化給中國帶來多種文化,這些多元文化深深影響我國傳統文化,影響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大學生的學習力很強,但是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夠,很容易受到不良觀念的沖擊。
(三)教育部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錯誤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得到一些地方政府、學校和部門的全力支持,他們沒有全力倡導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來說都是遠遠跟不上當代社會潮流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世界的變化是以一天為計算單位的,而教育部門對這種情況不甚了解,無法在編排教科書和設置課程時就將這些社會現實考慮其中,導致一些大學生容易受到社會和各種信息的影響。
(四)計算機網絡對大學生的沖擊
隨著電腦、手機的出現,世界正處于一個小網絡之中,大學生很容易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世界。但網絡和其他事物一樣具有雙重性,它既能開闊大學生的眼界,幫助大學生增加溝通渠道,但各種垃圾信息,如暴力信息、不健康信息等,都對沒有很高分辨能力的大學生產生重大影響,有可能導致行為失誤。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有其優勢,也有不足之處。要改正他們的缺點,必須立足大學生思想教育現實和社會環境,根據大學生自身特點,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永葆生機。
(一)深化教育理論改革,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要不斷把握大學生的特點,從他們自身著手,找到現實和大學生的結合點,對大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我們要分析現實,讓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認識社會,同時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修養,用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優秀的傳統文化武裝大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把大學生培養成思想積極健康的人才。
(二)加強優秀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文化引導大學生
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學校特色的全體意識,以及體現、承載這種全體意識的行為方式和物質形態。優化校園文化對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把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
心理學上,只有人對某種事物抱著欣然態度,才能更有效率地接受新事物,教育也是如此。分析許多犯罪行為的深層原因,大多是來源于不健康的心理。一旦出現不健康的心理要及時輔導、治療,而不只是簡單地進行教育。聯合教育部門和心理健康部門共同探索出一條將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結合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四)努力建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當代大學生問題的主要來源是對社會環境的不成熟思考,因此全社會對于大學生的關懷十分必要。在傳播各種信息當中要堅持積極態度,通過傳播健康向上的文化豐富大學生的思想,弘揚積極的社會現實,給大學生樹立典范,促進積極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
[1]鄒丹蓉.談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1).
[2]韓東亮.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淺析[J].河南農業,2008(8).
[3]尹紅領.加強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
[4]林詩鋒.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0).
[5]陳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其評價標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