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穎
摘要:融資難是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外部融資障礙主要體現在商業貸款、資金融租賃、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民間資本融資四個方面。而融資難的內在原因則主要體現在資本規模小,經營風險大;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不透明;抵押物較少,抵押能力較低;經營者信用意識薄弱,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風險投資是中小型企業發展和生存的“孵化器”。針對風險投資體制不完善的現狀,應努力實現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的結合,建立健全快捷有效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以充分發揮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方面的價值。
關鍵詞:風險投資;中小企業;融資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十二五”的攻堅階段。此時,中小企業發展問題引起了社會更廣泛的關注。中小企業在深化體制改革以及建設新型國家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成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因素。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小企業發展還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尤其是融資問題,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風險投資在解決融資問題方面的價值愈發凸顯。通過風險投資,能夠極大地拓展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為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從外部障礙、內在因素、對策建議三個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如下的分析和闡述。
1.中小型企業融資路徑的外部障礙分析
按照融資來源的不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主要包括兩種融資方式,一是內部融資,二是外部融資。如留存收益、應收欠款轉讓、閑置資產轉為現金等等,都屬于內部融資的范疇;而商業貸款、資金融租賃、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民間資本融資等等,則都屬于外部融資的范疇。長期以來,受制于自身的生產和經營能力,我國中小企業主要依賴于外部融資方式。然而,在外部融資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難以逾越的障礙,這種外部障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貸款
商業貸款是中小型企業目前最為常用的外部融資方式。據統計數據顯示,近80%的中小企業需要商業銀行貸款。這說明,中小企業對商業銀行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各個商業銀行在這種融資方式中需要承擔一定的信貸風險。而為了盡可能地規避這種風險,各商業銀行只愿向大型企業放貸,而不愿向中小企業放貸。這種求貸和放貸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無形中加劇了中小企業商業貸款難的問題。
(2)資金融租賃
資金融租賃是一種新型的金融產品。因為其對擔保及資信的要求遠低于其它金融產品,所以備受中小企業的青睞。從某種程度上講,資金融租賃的推出,有效地緩解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值得大力推廣。然而,這種金融產品也存在一些固定缺陷,如租金拖欠現象嚴重,較大的經營風險遏制了業務推廣的熱情;對租賃公司要求特別高,符合條件的租賃公司數量十分有限等等。受此影響,當期,我國的資金融租賃整體上還處于一種發展低谷期。理論和現實的巨大反差,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礙。
(3)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
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是企業外部融資的最主要方式。然而,受自身條件的限制,我國對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是一般中小企業很難達到的。此外,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仍不夠完善,在市場融資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的風險,令廣大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中小企業還很難在市場中積極踐行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方式。
(4)民間資本融資
民間資本融資又稱地下金融,是我國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必要補充。它主要針對一些非官方的、未納入國家常規管理的金融機構而言。目前,民間借貸還無法很好地融入我國的金融市場。之所以會出現在這種問題,與商業“惜貸”造成的巨大資金缺口有關。再者,由于民間借貸的合法地位得不到政府的承認,再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極大抑制了民間資本融資的發展。
2.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內在原因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指出,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我國中小企業之所以會遇到融資難的問題,除了諸多外部障礙以外,還應歸因于一些內在因素。就目前而言,這種內在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本規模小,經營風險大。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整體偏低,這與其科技水平低以及產品單一的現狀密切有關。而且,勞動力資本的不斷增加,更是無形中加劇了經營風險系數。從理論的角度講,高經營風險往往會帶來高收益率,兩者在一般情況下是成正比的。但是,我國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信貸人員所得到的收益回報與其所要承擔的風險卻不成正比。與此同時,受制于商業銀行的高貸款利率,信貸人員的放貸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第二,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不透明。
現如今,我國財務制度仍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現狀。受制于此,財務信息也不夠準確,企業信息與銀行信息在通常情況下根本無法匹配。作為一種高風險企業,各商業銀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作支撐,以此來有效地抵御風險。為此,它們推出了較為完善的內控制度和財務制度。然而,中小企業一般情況下很難達到這種要求,并最終造成了無款可貸的尷尬境地。
第三,抵押物較少,抵押能力較低。
提供抵押物是貸款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只有真正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才有可能獲得理想中的貸款。然而,中小企業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價值根本不能滿足抵押物的要求,反映其抵押物較少、抵押能力較低的現狀。為此,商業銀行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進行資產抵押方面的審查。而出于成本等各方面的考慮,商業銀行往往會望而卻步,不愿給中小企業放貸。再者,我國的融資擔保體系還不夠健全,在該體系當中,商業銀行與擔保公司之間的地位不對等,使得貸款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第四,經營者信用意識薄弱,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誠信較差已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的普遍性問題,而這要歸因于中小企業信用意識薄弱的現實。受制于此,中小企業管理失位、假賬虛賬、信息不準確、財務報表混亂等現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些企業鉆法律的空子,以破產或改制等借口躲避債務、轉移財產,給中小企業的自身形象帶來了嚴重的損傷。各商業銀行綜合考慮中小企業經營者信用以及素質的現狀,逐漸喪失了與其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凸顯了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3.風險投資視角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
所謂風險投資,就是指通過基金形式來委托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為中小型企業供應權益性資本的活動。可見,風險投資的對象是中小企業。現如今,風險投資儼然已經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風險投資市場還處于發展的上升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風險投資退出機制不健全、風險資本渠道狹窄、風險投資環境不佳等等。對此,要想充分地發揮風險投資的融資價值,首當其沖是要加緊完善我國的風險投資市場機制。為此,可采取以下幾項完善措施:
第一,要努力實現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的結合。
長期以來,政府投入在風險投資基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平均維持在80%的水準。因此,政府引導在風險投資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盡管如此,這種作用也不是決定性的,加緊市場運作,發揮市場主導作用,依然是改善風險投資體制的基礎性決策。對此,各級政府應積極轉換自身的投資角色,將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風險投資渠道,保證風險投資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要建立健全快捷有效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
建立一個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特色,符合高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的風險資本市場體系,是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共同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對供給風險資本融資渠道的出入口進行不斷地優化。而建立健全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并保證該退出機制的便捷和高效,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優化手段。在這種退出機制的保障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才能得到切實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事業也才能實現健康發展。
第三,創新中小型企業融資的路徑。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創業板市場不僅意味著建立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也意味著給創業投資帶來良好的退出機制,使風險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迅速套現,將社會資本更多地吸引到投資自主創新和成長型的企業中完善企業融資鏈條。此外,電商作為最近新型的蓬勃發展的一種融資途徑,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甚至有人認為對商行造成不容小覷的威脅,電商+金融的模式對中小企業和電商網站來講是雙贏的模式。對中小企業而言,雖然有銀行借貸、第三方機構擔保和民間融資三種渠道,但因其存在抗風險能力低、信用級別低、貸款數額小等特點,使得銀行等借貸方對中小企業的信貸一直持謹慎態度。電商則不同,其不但直接掌握了大量中小企業歷年的滾動交易數據,還可以對中小企業的實時交易進行監控,電商平臺出面進行金融信貸業務,可以大幅簡化融資流程、提升融資效率,既可以增加自身的收入,也帶動了依附于自己的中小企業的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風險投資視角下,加強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程。為夯實該項工程的基礎,增強該項工程的實效,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對加強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次,要對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的現狀有一個全面的剖析;最后,要對加強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的路徑有一個科學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解決好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才能真正實現中小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春光.社會資本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
[2]留倩,陳華.基于風險投資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價格月刊,2011,24(06):31-32.
[3]彭文玉,孫英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哥德巴赫猜想”——基于風險投資視角的博弈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3,18(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