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寶
摘要:我國加快市場發展、實現工城一體化、建設經濟市場的基礎是縣域經濟,所以加強發展縣域經濟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其發展需要資金扶持,地區財政金融支持無法滿足縣域經濟的資金需求,金融支持與縣域經濟極易發生脫節。本文就其在有限資金條件下所出現的狀況,探究有利于其長久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縣域經濟;信貸支持效率
一、目前金融支持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狀況
通過對國內金融結構和縣域經濟的情況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縣域經濟發展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一)信貸支持力度低、外流嚴重
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縣域越來越不景氣,甚至僅剩具有存款性質的郵政儲蓄,形成嚴重的存貸差,且其受限于授信貸款制度,使得小規模或是剛成立低信譽的小企業貸款額度缺乏,種種原因造成貸款支持力度太弱。國內的縣域金融機構普遍將吸收來的存款輸出其他區域,體現的低存貸比導致信貸資金外流嚴重。
(二)融資渠道單一、銀行貸款難
由于縣域金融機構權限小,若出現大額貸款時,還需向上級機構提出申請;加之縣域企業經營風險較大,償債能力不足,使得縣域金融機構不愿意貸款給他們。目前就資金來源而言,融資渠道單一是企業面臨的巨大困難。
(三)缺乏創新、無法滿足發展需要
金融服務缺乏特色,產品單一,創新力度不足導致服務內容傳統、老套,產品與縣域經濟二者之間無法有機融合。在快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中,創新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擔保制度不完善
客戶貸款不僅要由私立擔保公司做擔保,還要繳納貸款總額度3%的擔保費和公證費。繁瑣的辦理貸款程序和高額貸款費用嚴重制約了擔保業務的長久發展,加大企業的貸款負擔,阻礙了企業融資及其發展。
二、提高金融支持的對策建議
1政府應組織中小企業開展融資座談會、銀企對接會等活動,從實際出發,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及銀行過于謹慎放貸問題的發生;此外還應加強政策間的融合,為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引導銀行對企業的融資行為加大支持力度;同時民間成立融資小組深入企業調查,建立企業資金信息系統解決融資問題;政府還應制定新的激勵政策,鼓勵縣域金融機構增加對企業的貸款業務,同時給予做出貢獻的銀行政策獎勵;銀行應該提高信貸審核受理的效率,縮短上報和評估的時間,及時獲得優質客戶的主動權。
2加強金融服務建設,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首先,要鞏固縣域經濟現有的金融支持環境,建立良好的監督體系;加強對企業的信譽管理,大力打擊不良的貸款現象,引導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為企業積極增資加股,使其擁有更多的融資資金及來源渠道。然后,合理地引導和監督民間借貸行為,避免金融糾紛的發生。最后,加大政府執行力度,對一切的違法詐騙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約束監督銀行貸款行為且提供法律保障,簡化擔保各個程序的步驟和環節,為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還要降低擔保手續費。
3金融機構在職員工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所以說,提高員工的文化修養、專業技能等是提高企業金融支持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從在職員工的年齡結構調整做起,在保留年齡大但業務熟練的業務骨干,還須招聘更具年輕活力的新生力量,有效控制金融在職人員中年齡老化的尷尬局面。其次,要加固金融在職人員的知識結構,加強內部培訓、招賢納士、吸收人才,充分開發銀行內部的人力資源,全方位地提高銀行內部人員總體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最后建立考核制度,獎懲分明,有理有據。
4提高儲蓄轉化率的主要目的是拓展融資渠道,為企業提供創新的金融產品。首先,銀行積極創新自身金融產品,研發出特色鮮明的、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政府應該鼓勵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現代化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然后,為增加間接融資渠道研發新興金融工具,建立縣域經濟上市企業認定小組,支持鼓勵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為企業營造良好的上市氛圍。最后,政府要推出有力的政策方針,加強金融機構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對縣域經濟的支持作用。
5實體經濟是物質精神產品和服務進行生產、流通等經
濟活動。由于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信貸資金外流情況嚴重,因
此,政府要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信貸資金流動控制。金融機構在貸前對企業(貸款額度、用途等)進行系統的審查,貸后繼續跟蹤檢查貸款資金的流動方向及企業的盈虧實況。此外,政府還應成立貸款調查小組,對企業資金定期跟蹤和摸底調查,保證資金收回的方向性和可回收性。加大力度打擊違規、違法行為,懲罰分明,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促進作用。
三、小結
首先,本論文僅僅從金融支持的方面分析研究縣域的經濟發展現狀,缺乏縣域的保險數據,忽略了縣域保險市場對其經濟的發展形勢。在此基礎上,還需國內外學者對此繼續深入探索研究。然后,我國經濟學者給予在金融支持下的縣域經濟發展過度關注,同時也注重在其實踐發展中存在的經濟環境問題,但是對于信貸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效率的重視度卻遠遠不夠。最后要說明的是影響信貸支持效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具體到縣域經濟中時,要切合實際,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深入金融機構體系是未來學者研究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楊依山哈羅德-多馬模型的重新解讀[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0 (06):61-66
[2] 楊小玲社會資本視角下的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一一基于1997-2008年省際面板數據研究[J]產經評論,2010 ( 02): 97-104
[3] 黃火生縣域經濟發展中金融寬度與金融深度的實證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7 (01):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