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成
摘要:由于商品混凝土企業所在的建筑產業鏈資金較為緊張,墊資能力已成為混凝土企業獲取市場機會的重要籌碼。墊資在幫助企業贏得市場機會的同時,也導致企業信用風險加大、運營資金周轉效率下降、財務成本上升,現在墊資問題已成為混凝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個瓶頸。本文通過闡述墊資給混凝土企業帶來的問題和風險,對墊資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墊資問題的建議及措施,以給混凝土企業在解決墊資問題方面提供一些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混凝土企業;墊資;問題與風險
成都商品混凝土行業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經過20多年的發展,企業數量已從最初的4、5家增加到近70家,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近年來,由于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以及地方政府投資資金短缺,使得商品混凝土企業所在的建筑產業鏈資金更趨緊張,墊資(即賒銷)能力逐漸成為混凝土企業除了產品質量、性能、交付服務水平、價格以外,獲取市場機會的一個重要競爭手段。墊資在幫助企業贏得市場機會的同時,也導致企業信用風險加大、運營資金周轉效率下降、財務成本上升,現在墊資已成為混凝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威脅。
一、成都商品混凝土企業墊資情況
墊資在混凝土行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全國來看基本各個區域市場都存在著墊資,期限短的平均墊資期(即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約為60——90天,期限長的約為360-400天。通常在競爭激烈的區域墊資期限相對較長,反之則較短,在較大的市場區域,如一、二線城市,年混凝土需求量在1000萬方以上,甚至可達上萬方,企業數量較多,企業之間協同度較低,競爭比較激烈,墊資期限相對較長;而市場規模較小的地區,如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年混凝土需求在300萬方以下,企業數量較少,一般不超過10家,企業之間協同比較容易,競爭不是很激烈,墊資期限就相對較短。成都市場目前年混凝土需求量約2500——3000萬方,企業數量較多,企業間協同能力不強,競爭比較激烈,墊資條款比較差。自2010年以來,成都混凝土行業平均墊資期限已經從約230天,上升到現在的約320天,其中一些項目(主要是政府項目)的尾款墊資時間甚至達到3——5年。
二、墊資帶來的問題與風險
1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墊資期限的增加,降低了應收賬款的周轉效率。例如:某混凝土企業銷售利潤率為6%,平均墊資230天,則每年應收賬款周轉157次,10000元墊資可以支持15700元業務收入,利潤942元;如平均墊資時間增加到320天,則年應收賬款周轉次數下降為113次,10000元墊資只能支持11300元業務收入,利潤678元。可見,墊資期限增加后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了28%(1-113/157),同樣的墊資對應的利潤亦下降28%。
2增加資金風險
墊資期限的增加,必然引起應收賬款金額的增加,導致壞賬風險的上升,客戶的經營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增大,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墊資增加也會增加企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導致資金流壓力變大,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墊資形成的資金缺口,可能會引發資金流斷裂的風險,降低了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墊資將導致資產增加,負債和權益亦隨之增加,通常企業會通過增加負債的方式補足增加的墊資,以緩解資金流的壓力,但會導致資產負債率上升,改變企業資本結構,降低企業償還能力,加大企業財務風險。
3增加資金成本
墊資期限的延長,增加了企業流動資金占用金額。例如:企業月銷售收入10000元,墊資天數增加90天,則需要增加流動資金30000元,增加的金額相當于年收入的25%。如果企業通過債務融資補足增加的流動資金,按照10%的資金成本測算,每年增加資金成本約300萬元,減少凈利潤225萬元(企業所得稅按25%計算)。如果企業通過權益融資補足增加的流動資金,將稀釋現有股東的股權,并且權益資金要求的資金回報率更高,資金成本更大。
三、墊資形成的原因
1 下游企業資金緊張
商品混凝土的最終客戶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和政府投資項目。房地產企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從獲取土地到房屋銷售的資金周轉期較長,再加上近幾年國家對房地產一直調控,限制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使得房地產企業資金偏緊。為緩解資金壓力,房地產企業將資金壓力向建筑、混凝土等上游產業層層傳遞,向供應商融資成為了房地產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對供應商的墊資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幾年成都政府投資項目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許多項目資金都比較緊張,有的項目資金要幾年以后才能全部到位,有的項目直接采用BOT形式,因此對供應商墊資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2行業競爭力不強
(1)在行業內部競爭力方面:成都混凝土行業處于發展的成熟期,主城區約有混凝土企業70家,數量較多,競爭比較激烈,為獲得項目,企業間的不良競爭時有發生。比如低價競爭,有些項目在企業規范經營的情況下,基本沒有利潤空間,甚至會虧損;還有放寬墊資條件,即延長收款時間、降低進度款收款比例,改變支付結算方式等。現在混凝土企業已經將墊資作為一種競爭力,逐漸寬松的墊資條款是墊資問題日益嚴峻的重要原因。
(2)在與客戶議價能力方面:由于行業產能過剩,產品供過于求,混凝土企業的競爭力也處于劣勢。在商務合同條款制定方面,許多條款都是在保護客戶的利益,不利于混凝土企業。再加上混凝土企業自身管理精細化程度也較低,商務合同條款的制定不夠嚴密,比如對客戶延期付款的款項,沒有約定資金成本或罰息。另外由于產品生產交付不能很好滿足客戶對準時性和連續性的要求,使得企業缺乏對客戶延遲付款提出補償性要求的底氣。
3 結算周期較長
結算是付款的必要條件,通常混凝土企業要在合同雙方結算辦理完成后,且達到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點,才能向客戶申請付款。混凝土結算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票結,即按照混凝土送貨單記錄的發貨數量結算,一種是圖結,即按照建筑的施工圖計算產品的交付數量。成都地區主要采用圖結的方式,圖結的主要好處是能夠獲得正量差,即實際結算量大于生產量。不過圖結也存在許多不利之處,延長結算期就是其中之一,圖結不能實時確定產品生產交付方量,通常是每月結束后,企業的項目預算員才開始根據上月施工進度,按照圖紙計算產品交付數量,與生產數量核對后再經過一系列的內部審核流程,報到客戶項目部進行確認,項目上對結算書也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核流程。圖結的確認通常需要20天左右,如果預算人員或客戶項目人員未及時辦理,結算周期就更長。采用圖結的結算方式增加了混凝土生產交付數量的確認時間,也延長了收款時間,增加了墊資金額。
4客戶拖欠
混凝土企業處于建筑產業鏈上,這個產業鏈上的許多企業管理粗放,契約意識較差,拖欠賬款已成為一種習慣。有些客戶特別是建筑商,以收到下游客戶的賬款作為向混凝土企業支付貨款的條件,并且他們以項目為單位管理,即使賬上有資金,也會以項目未回款為由,拖延付款。有些客戶將項目回款挪作他用,比如去開展其他項目,不按時支付混凝土企業賬款。還有的客戶自身經營、管理不善,資金出現問題,也會形成賬款拖欠。
四、解決墊資問題的建議及措施
1政府主管部門應積極為混凝土行業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1)政府應通過企業信用平臺等手段,積極宣導誠實守信的商業精神,提升建筑相關企業的契約意識。對違背商務規則和合同約定的行為進行處罰和約束,不斷改善建筑產業鏈的商業環境。
(2)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混凝土行業管理,對不符合行業環保、安全、用地、用工要求的企業,要逐步整改或取締。合理控制企業數量,避免過度投資形成的產能浪費,從而緩解不良競爭。
(3)政府應規范混凝土行業的稅收和運輸管理。目前許多混凝土企業存在偷逃稅金的行為,偷逃稅金是許多混凝土企業尤其是中小混凝土企業獲取價格優勢的主要手段。在運輸環節不規范行為也比較突出,超載已經是物流環節的普遍現象,通過超載降低單位運輸成本也是混凝土企業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政府應規范混泥土企業的稅收和運輸管理,使混凝土企業在公平的競爭平臺上發展,遏制不良競爭行為,減少將低價和墊資作為競爭優勢的現象,促進企業將視線轉移到提升服務和產品質量上來。
2行業協會應幫助混凝土企業的規范商務規則
目前混凝土的購銷合同主要采用協會制定的模板和客戶提供的模板,單個混凝土企業基本沒有能力推動修改合同條款。在合同條款的規范和優化方面需要協會發揮牽頭作用,對混凝土交易的結算方式、支付條件、墊資條款,以及其他關于產品定價、調價的條款進行重新的梳理、修正,建立相對公正的合同標準,維護混凝土企業利益,從游戲規則上對墊資比例和拖欠行為進行約束,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對于惡意競爭或違反行業章程的企業,協會要進行約束和限制,引導企業良性競爭、健康發展。
3企業自身要練好內功,提升管理水平
改變混凝土企業墊資現狀,提高賬款周轉效率,降低賬款風險的關鍵還在企業自身。混凝土企業要逐步改變粗放的管理模式,加強內部管理,通過推進精細化管理打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具體建議措施如下:
(1)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對客戶的選擇,合同的簽訂建立科學的評審、審批流程;建立從銷售到回款的閉環管理機制,明確銷售人員在項目過程管理中承擔的責任,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財務對銷售人員在賬款管理上的財務服務與支持,讓銷售人員及時了解賬款的狀態,同時加強財務對賬款的監督、管理職能,保障賬款的安全性。
(2)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混凝土企業應逐步設立信用管
理部門或崗位,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在客戶選擇,授信額度,
墊資條件等方面對銷售部門進行管理和監督,合理控制信用風險。對應收賬款做到及時的跟蹤與評價,按賬款的風險大小區分不同性質的賬款,并制定相應的賬款管理政策,保證賬款的及時回籠,降低賬款風險。
(3)提高生產交付服務水平。混凝土企業應改善生產訂單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調配生產資源,科學安排生產作業。調度人員要對生產交付過程進行跟蹤與監督,要根據生產能力的變化和客戶對生產交付要求的調整,及時調整生產作業安排。生產單位要根據生產訂單任務,科學安排項目開盤時間和發貨節奏,合理調配生產、運輸、泵送資源,保障生產交付及時開盤和連續供應。技術人員要關注原材料質量波動,合理調整原材料配合比,確保產品滿足運輸、泵送的要求,保障產品質量。通過提升產品生產交付服務質量,避免客戶以產品交付問題為借口,抗拒企業對客戶延期付款的要求與約束。
(4)提高產品結算效率。建議逐步放棄圖結結算方式,采用票結的方式,這樣有利于縮短結算時間,減少墊資時間,同時也符合真實交易原則,有利于推動混凝土企業規范合同管理、加強生產交付環節的管理。如繼續采用圖結,建議企業完善結算管理制度,明確項目預算人員辦理結算的時點和時間要求,并配以相應的監督、考核、激勵機制,縮短結算的辦理時間。
總之,墊資問題已經威脅到成都混凝土企業的生存與健康發展,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墊資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占用水平,有效的控制經營與財務風險。解決墊資問題的關鍵還在企業自身,混凝土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升生產、技術、結算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增強自身能力,保障資金建康、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