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紅平
摘 要:發展學生個性是培養人才的要求。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發展學生個性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要充分利用體育學科本身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教學中、運動中、比賽中鍛煉自己、展示自己,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 個性差異 項目設置 因材施教
發展個性
曾幾何時,學校體育教學形式呆板,體育課堂活力缺失,影響和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發展學生個性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體育教師必須認識到發展學生個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發展學生個性。
一、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個性作用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個性,這為體育教師的教學定下了基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個性的作用,改變教學方法,由原來單純的教授知識變為引導學生主動地、個性化地去探索領悟知識,營造活潑、歡樂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例如,在進行排球教學時,一般都是教師先進行講解和示范,學生再進行模仿練習;教師點評、講解容易犯規的動作,學生再練習。如此反復幾次之后,學生便沒了興趣。教師應該按照“發展學生個性”這一主旨思想,在充分遵守排球比賽規則和正確做好動作要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進行個性化的練習。這樣學生既有興趣,又能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個性得到了發展。
再如,在學習單杠懸垂時,由于這個項目對學生的臂力要求較高,首先就要想到男女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教師應設置不同的個性化目標,在組織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上單杠,感受身體的哪些部分在發力、受力,哪些部分得到了鍛煉,在進行這項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等,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和感受。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并講解注意事項,示范動作要領。最后,讓學生自行練習,從而更好地掌握單杠運動技能,使學生的運動個性得到發展。
二、在體育教學中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經歷千差萬別,這必然導致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在不同發展階段,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授課內容,制訂學習計劃,采用教學措施、方法,鼓勵學生展現自我、發展特長。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開展教學,不搞“一刀切”式的教學,使教學符合學生的個性要求。比如,在學習籃球行進間四角傳球時,因為這樣的體育項目運動量大,身體沖撞強度也較大,女生和身體弱小的男生不適合參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應該要求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要為女生和身體弱小的男生設置適合他們身體和心理發展狀況的活動項目,引導他們進行乒乓球、拋擲實心球等適合的運動項目。有的學生性格活潑,應該引導其參與表演性質較強的運動,比如武術、健美體操等;有的學生內向、沉穩,應該發展其參加以靜為主的益智類項目,如圍棋、象棋等。
按照多元化智能理論的原理,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優化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評價標準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因材施教、順勢而導,把學生的差異作為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積極引導、利用這些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使體育課堂成為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陣地。
三、利用體育學科的特點發展學生個性
體育學科開放、靈活,有較強的參與性,比其他單純在教室里開展教學的學科更具有優勢,更容易構建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學生放松緊張的神經,投入到學習之中。教師應該根據體育學科的這一特點,結合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構建適合學生個性的體育課堂。
例如,在進行短跑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掌握短跑技能的同時,奮勇爭先,全力沖刺,以培養和發展學生不甘落后、勇爭第一的精神和個性;中長跑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堅持到底的個性;排球教學要讓學生懂得排球是一個集體項目,既要團結協作,又要彰顯個性。乒乓球教學中可以訓練學生在對方比分領先的情況下沉著應對,及時改變戰術,養成不急不躁、臨陣不亂、心態平穩的個性。
再如,學習籃球的運球組合技術時,由于一些學生平時就喜歡打籃球,為避免他們出現驕傲的心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大膽地把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由身體協調性較好的學生做示范,教師進行講解,其他學生跟著練習。這一教學手段一方面可以活化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動其他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
要想讓體育課堂更受歡迎、更有效率,最根本的措施還是設計生動有趣的授課內容、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要考慮不同發展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多組織發揮性活動,弱化動作要領記憶,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領悟動作要領,融會貫通。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要靈活、多樣化,在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賽事的錄像,讓學生結合自己學習過的體育知識,對賽事進行解說、點評;可以觀察運動員的運動技巧并談談自己應該向其學習什么;還可以組織班級對抗賽,裁判都由學生擔任,教師只是進行引導。
總之,發展學生的個性是當前教育大環境的要求,是為了滿足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教師必須認識到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意義。發展學生個性要充分利用體育學科本身的特點,不拘于一般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教學中、運動中、比賽中鍛煉和展示自己,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虹.體育與學生個性的發展[J].湖北體育科技,2002(2).
[2]姚明瑾.如何在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