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少軍
【摘要】目的:探討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頑固性呃逆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以呃逆為主的患者分為治療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和對照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每組30例。對兩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3個月后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結束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7%;治療結束后3個月,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3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的6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的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頑固性呃逆;鹽酸甲氧氯普胺;旋覆代赭湯;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63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46-01
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的病證[1]。頑固性呃逆是以呃逆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呃聲或高或低,可自行停頓30~60分鐘后復起,嚴重者呃聲頻作,晝夜不停或間歇發作,遷延數日甚至數月不愈者[2]。本病具有復發率高的特點,鑒于這一特點,筆者采用中西結合方法治療頑固性呃逆,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的頑固性呃逆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843±1124)歲;平均病程(2143±1442)月;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737±1074)歲;平均病程(2067±1286)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2]。
13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生命體征較平穩,神志清楚,病程在3個月至5年的患者。
14排除標準①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重大疾患患者;②精神障礙、認知障礙等不能交談者;③孕婦;④依從性差,不能進行回訪者。
15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322)治療,每次1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擬方: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黨參20g、法半夏15g、生姜15g、大棗6g、炙甘草6g,隨證加減。中藥日1劑,加水800ml,取汁400ml,文火水煎服,分2次口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6療效評定標準治療結束后及療程結束后3個月進行療效判定。以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的減少程度)為其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治愈:呃逆完全控制,3個月無復發者;顯效:呃逆基本控制,偶有短暫性輕度復發,可以自行緩解;有效:呃逆持續時間或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大多可自愈或經治療后癥狀可緩解;無效: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無減少或增多。
17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機制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經受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產生間歇性收縮運動所致。單純性膈肌痙攣及胃神經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胸腹腔腫瘤、肝硬化晚期、尿毒癥、胸腹手術后等其他疾病均可導致呃逆的發生。本病嚴重影響患者飲食、睡眠、情緒、精神狀態及人際交流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臨床上采用鹽酸甲氧氯普胺治療頑固性呃逆,主要是通過阻斷延髓嘔吐中樞的多巴胺受體而發揮作用。呃逆,古稱“噦”,俗稱“打嗝”。中醫學認為呃逆發生因胃氣上逆動膈,胃失和降所致。本病病位在膈,病變關鍵在胃,還與肝脾肺腎有關,在治療上常以和胃降逆止呃為法。旋覆代赭湯中旋覆花苦辛性溫,功善下氣化痰,降逆止噫,“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可降上逆胃氣為君藥,代赭石質重而沉降,甘寒降氣,重鎮降逆,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嘔噫為臣藥;佐以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生姜為“嘔家圣藥”,溫中散寒止嘔,生姜、半夏共奏溫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同時制約代赭石之寒涼、使逆氣降而不伐胃,黨參甘溫益氣健脾以補其虛,大棗助黨參以健脾益胃和中,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補虛瀉實,標本兼顧,使中焦脾胃氣機升降有序,達到降逆止呃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3-4],旋覆代赭湯及含藥血清可使胃竇平滑肌細胞收縮, 提高血漿胃動素、胃泌素含量,具有較強的促進胃平滑肌收縮和排空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后3個月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在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呃逆,其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20.
[2]陳洪賓.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M].北京:北京科大電子出社,2004:37-41.
[3]稅典奎,謝勝.旋覆代赭湯對胃動力低下大鼠胃竇組織中腦腸肽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2):84-87.
[4]時昭紅,林麗莉,陶春暉,等.旋覆代赭湯對大鼠胃平滑肌細胞收縮及信號傳導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0,1(18):43-46.
(收稿日期:20140427)
【摘要】目的:探討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頑固性呃逆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以呃逆為主的患者分為治療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和對照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每組30例。對兩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3個月后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結束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7%;治療結束后3個月,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3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的6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的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頑固性呃逆;鹽酸甲氧氯普胺;旋覆代赭湯;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63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46-01
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的病證[1]。頑固性呃逆是以呃逆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呃聲或高或低,可自行停頓30~60分鐘后復起,嚴重者呃聲頻作,晝夜不停或間歇發作,遷延數日甚至數月不愈者[2]。本病具有復發率高的特點,鑒于這一特點,筆者采用中西結合方法治療頑固性呃逆,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的頑固性呃逆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843±1124)歲;平均病程(2143±1442)月;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737±1074)歲;平均病程(2067±1286)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2]。
13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生命體征較平穩,神志清楚,病程在3個月至5年的患者。
14排除標準①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重大疾患患者;②精神障礙、認知障礙等不能交談者;③孕婦;④依從性差,不能進行回訪者。
15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322)治療,每次1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擬方: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黨參20g、法半夏15g、生姜15g、大棗6g、炙甘草6g,隨證加減。中藥日1劑,加水800ml,取汁400ml,文火水煎服,分2次口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6療效評定標準治療結束后及療程結束后3個月進行療效判定。以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的減少程度)為其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治愈:呃逆完全控制,3個月無復發者;顯效:呃逆基本控制,偶有短暫性輕度復發,可以自行緩解;有效:呃逆持續時間或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大多可自愈或經治療后癥狀可緩解;無效: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無減少或增多。
17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機制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經受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產生間歇性收縮運動所致。單純性膈肌痙攣及胃神經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胸腹腔腫瘤、肝硬化晚期、尿毒癥、胸腹手術后等其他疾病均可導致呃逆的發生。本病嚴重影響患者飲食、睡眠、情緒、精神狀態及人際交流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臨床上采用鹽酸甲氧氯普胺治療頑固性呃逆,主要是通過阻斷延髓嘔吐中樞的多巴胺受體而發揮作用。呃逆,古稱“噦”,俗稱“打嗝”。中醫學認為呃逆發生因胃氣上逆動膈,胃失和降所致。本病病位在膈,病變關鍵在胃,還與肝脾肺腎有關,在治療上常以和胃降逆止呃為法。旋覆代赭湯中旋覆花苦辛性溫,功善下氣化痰,降逆止噫,“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可降上逆胃氣為君藥,代赭石質重而沉降,甘寒降氣,重鎮降逆,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嘔噫為臣藥;佐以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生姜為“嘔家圣藥”,溫中散寒止嘔,生姜、半夏共奏溫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同時制約代赭石之寒涼、使逆氣降而不伐胃,黨參甘溫益氣健脾以補其虛,大棗助黨參以健脾益胃和中,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補虛瀉實,標本兼顧,使中焦脾胃氣機升降有序,達到降逆止呃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3-4],旋覆代赭湯及含藥血清可使胃竇平滑肌細胞收縮, 提高血漿胃動素、胃泌素含量,具有較強的促進胃平滑肌收縮和排空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后3個月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在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呃逆,其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20.
[2]陳洪賓.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M].北京:北京科大電子出社,2004:37-41.
[3]稅典奎,謝勝.旋覆代赭湯對胃動力低下大鼠胃竇組織中腦腸肽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2):84-87.
[4]時昭紅,林麗莉,陶春暉,等.旋覆代赭湯對大鼠胃平滑肌細胞收縮及信號傳導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0,1(18):43-46.
(收稿日期:20140427)
【摘要】目的:探討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頑固性呃逆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以呃逆為主的患者分為治療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和對照組(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每組30例。對兩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3個月后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結束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7%;治療結束后3個月,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3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的6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配合旋覆代赭湯治療的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頑固性呃逆;鹽酸甲氧氯普胺;旋覆代赭湯;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63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2-0046-01
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的病證[1]。頑固性呃逆是以呃逆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呃聲或高或低,可自行停頓30~60分鐘后復起,嚴重者呃聲頻作,晝夜不停或間歇發作,遷延數日甚至數月不愈者[2]。本病具有復發率高的特點,鑒于這一特點,筆者采用中西結合方法治療頑固性呃逆,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的頑固性呃逆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843±1124)歲;平均病程(2143±1442)月;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737±1074)歲;平均病程(2067±1286)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2]。
13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生命體征較平穩,神志清楚,病程在3個月至5年的患者。
14排除標準①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重大疾患患者;②精神障礙、認知障礙等不能交談者;③孕婦;④依從性差,不能進行回訪者。
15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322)治療,每次1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擬方: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黨參20g、法半夏15g、生姜15g、大棗6g、炙甘草6g,隨證加減。中藥日1劑,加水800ml,取汁400ml,文火水煎服,分2次口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6療效評定標準治療結束后及療程結束后3個月進行療效判定。以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的減少程度)為其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治愈:呃逆完全控制,3個月無復發者;顯效:呃逆基本控制,偶有短暫性輕度復發,可以自行緩解;有效:呃逆持續時間或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大多可自愈或經治療后癥狀可緩解;無效:呃逆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無減少或增多。
17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機制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經受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產生間歇性收縮運動所致。單純性膈肌痙攣及胃神經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胸腹腔腫瘤、肝硬化晚期、尿毒癥、胸腹手術后等其他疾病均可導致呃逆的發生。本病嚴重影響患者飲食、睡眠、情緒、精神狀態及人際交流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臨床上采用鹽酸甲氧氯普胺治療頑固性呃逆,主要是通過阻斷延髓嘔吐中樞的多巴胺受體而發揮作用。呃逆,古稱“噦”,俗稱“打嗝”。中醫學認為呃逆發生因胃氣上逆動膈,胃失和降所致。本病病位在膈,病變關鍵在胃,還與肝脾肺腎有關,在治療上常以和胃降逆止呃為法。旋覆代赭湯中旋覆花苦辛性溫,功善下氣化痰,降逆止噫,“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可降上逆胃氣為君藥,代赭石質重而沉降,甘寒降氣,重鎮降逆,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嘔噫為臣藥;佐以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生姜為“嘔家圣藥”,溫中散寒止嘔,生姜、半夏共奏溫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同時制約代赭石之寒涼、使逆氣降而不伐胃,黨參甘溫益氣健脾以補其虛,大棗助黨參以健脾益胃和中,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補虛瀉實,標本兼顧,使中焦脾胃氣機升降有序,達到降逆止呃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3-4],旋覆代赭湯及含藥血清可使胃竇平滑肌細胞收縮, 提高血漿胃動素、胃泌素含量,具有較強的促進胃平滑肌收縮和排空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后3個月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在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的基礎上給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呃逆,其近期及遠期療效均優于單純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20.
[2]陳洪賓.最新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手冊[M].北京:北京科大電子出社,2004:37-41.
[3]稅典奎,謝勝.旋覆代赭湯對胃動力低下大鼠胃竇組織中腦腸肽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2):84-87.
[4]時昭紅,林麗莉,陶春暉,等.旋覆代赭湯對大鼠胃平滑肌細胞收縮及信號傳導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0,1(18):43-46.
(收稿日期:20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