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軒
摘 要:近年來,貨幣型基金憑借其高流動性、低風險性、穩健的收益性等特點深受廣大投資者青睞。其中,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額寶”更是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在人們為“余額寶”帶來的收益而欣喜時,它也無可避免地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沖擊,甚至引起了專業人士的批評。旨在從流動、收益及風險三個維度對“余額寶”進行綜合評價,并運用行為金融學的相關知識給出大眾理財建議。
關鍵詞:貨幣型基金;余額寶;風險;收益;流動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088-02
貨幣型基金是指投資于債券、央行票據、回購等安全性極高的貨幣市場短期金融品種的開放式基金,由于其極強的流動性也被稱為“準儲蓄產品”。近年來,由于貨幣型基金擁有“本金無憂、活期便利、定期收益、每日記收益、按月分紅利”的獨特優勢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一、關于“余額寶”
“余額寶”是由支付寶公司2013年6月推出的一項為個人用戶打造的資金增值服務,是近年來最受投資者歡迎的貨幣型基金之一。它的具體運作流程是:用戶通過“支付寶”將賬戶中的資金轉入“余額寶”,“余額寶”是天弘基金的一個直銷平臺,用戶轉入閑置資金的同時,即意味著其同意購買基金。天弘基金接下來的操作流程和廣大基金公司一樣,將籌集起來的資金進行投資,將獲得的收益按固定的時間轉入“余額寶”中。如今其規模已近6 000億元,客戶數超過1億[1~2],天弘基金也借此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通過“余額寶”,用戶既能得到高于銀行活期存款的收益,又能隨時用于消費和轉出。此外與之合作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支持“T+0” 實時贖回,實時到賬且無手續費。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余額寶”并非毫無風險。貨幣型基金的收益并不固定,余額寶也是如此,如果貨幣市場表現不夠景氣,貨幣性基金收益也會隨之下降。“余額寶”的收益是來自貨幣基金市場收益,并非“支付寶”支付。
二、對金融業的沖擊
“余額寶”作為一項創新型的貨幣基金登上歷史舞臺,必然對于傳統金融業存在一定的沖擊,這也是當下熱議的話題之一。其中,央視財經評論員鈕文新認為“余額寶”“沖擊了中國全社會的融資成本和整個中國的經濟安全”。甚至喊出了取締“余額寶”的口號。當然,央行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取締“余額寶”,但今后“對余額寶等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會更加完善”。筆者認為,“余額寶”對于金融業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銀行市場核心地位的挑戰
長久以來,商業銀行在金融業中占據的主導地位。隨著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發展,商業銀行的支付地位就已經被弱化。
“余額寶”業務上線一周之時,由于其業務中部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未備案,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證監會點名通報[3]。但是,證監會并沒有叫停“余額寶”的相關業務,反而認定“余額寶”是支付寶給用戶提供的一項便捷性賬戶增值服務,本質上屬于第三方支付業務與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組合創新,并給予明確支持[4] 。央行副行長易綱在談到”余額寶”時也表示“要支持容忍‘余額寶等金融產品創新”。事實上,監管層的表態反映了中國對金融業改革的堅定態度。
“余額寶”等互聯網基金的快速發展,正擠壓著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地位和話語權。
(二)影響商業銀行吸收存款
目前,央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以及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別為0.35%和3%[5],明顯低于“余額寶”近一年5.05%的收益率[6],因此,將錢存入銀行獲得的利息遠遠沒有轉入“余額寶”的收益可觀,何況“余額寶”中的資金還能及時變現以滿足現實中的需求,是件一舉多得的事情。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份,中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11.73萬億元,仍然保持高達10.12%的速度增長[7]。“余額寶”等貨幣型基金的興起對于當下銀行業的影響還不大,筆者認為這是由于“余額寶”方興未艾,目前所吸納的資金以個人閑散資金為主,正如“余額寶”的手機APP名稱那樣,它更多充當的還是一個“錢包”的作用,并且絕大多數的投資人群是網購年輕群體,他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投資更注重安全性以及收益性的高度融合,”余額寶”自然是一個絕佳選擇。由于相當多的居民人群對于 “余額寶”的了解、關注還不夠,抑或是很多中老年人沒有網購的習慣,因而也沒有將錢放入“余額寶”的需求。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余額寶”的收益率長期高于銀行存款,不排除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本存放在銀行的資金轉移至“余額寶”,而非如今的少量網購零散資金,屆時勢必會對銀行存款業務產生較大的沖擊。
(三)削減銀行代銷理財產品業務份額
“余額寶”沒有最低購買限額,而且操作簡便,無復雜手續,變現靈活,收益按日復利計算。相比之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準入門檻較高,需要資金達到較大規模方可購買,并且變現時間不夠靈活,再加上認購手續較為煩瑣,諸多的缺點暴露無遺。這些都使得“余額寶”在同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中,對投資者產生了獨特的吸引力。
曾經擁有龐大客戶群的銀行主導基金的銷售,對于理財產品的定價有一定的話語權,也從中獲得了較大的利潤。如今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依托銀行銷售基金已經不再是基金公司的唯一選擇,它們可以依托網絡向更廣的客戶銷售基金,而且在當今大數據時代之下,依托網絡的新型貨幣型基金可以更高效、準確地分析客戶反饋的多種信息,為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商業銀行無法比擬的定制服務。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份額在”余額寶”等新型產品的沖擊下勢必會被削減,盈利性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
三、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契機
在“余額寶”收益超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流動性和支付能力的情況下,“余額寶”顯然不僅會對銀行活期存款,甚至會對銀行定期存款形成沖擊。而這一外部沖擊,不僅可以讓民眾在定期存款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的時代,增加近乎同等安全穩定但收益更高的投資選擇,更可以倒逼坐享利差壟斷多年的銀行業盡快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以降低中國實體經濟的整體融資成本[8]。endprint
在今年博鰲“互聯網金融——通向理性繁榮”的論壇上,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稱,互聯網金融對利率市場化肯定是倒逼和促進的[9]。“以‘余額寶確實分流傳統銀行很多的活期存款,銀行的活期存款還是管制的,因此,銀行呼吁放開利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馬蔚華認為,對于“余額寶”、“根本不用管”,它只是利率沒有市場化的產物。“因為銀行體系外有很多金融市場,包括PE、民間借貸、活期理財都比銀行高,所以,銀行脫媒是必然的。有了“余額寶”以后,銀行需要花更高的利益把貨幣資金從同業存款吸收回來,所以互聯網玩金融倒逼銀行的改革,對利率市場化是促進的。”
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對于信貸質量的提升、金融機構獲利能力的增強、銀行的轉型升級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貨幣型基金在給金融機構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給中國推進利率市場化帶來了難得的契機。
四、大眾理財建議
“余額寶”作為一項新型理財產品,由于其創新性所在,綜合風險性還是略大于銀行存款的。投資者對于風險的偏好各不相同,理論上可以分為風險偏好型、風險中立型和風險回避型三類。但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行為易受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過多依賴于輿論,而忽視個人信息,這就是所謂的“羊群行為”。在面對“余額寶”時很多投資者并沒有對這類新型產品有較深入的了解,僅僅是看在較高的收益性,將資金轉入“余額寶”。理財決策是一個理性而又因人而異的問題,從眾心理是不可取的。
現實中大部分人實際上還主要是把資金以定期或活期存款的形式放在銀行里。雖然“余額寶”的推出讓我們認識到一種全新的理財方式,但是我們也不能過于迷信,畢竟它的收益依靠貨幣市場的收益,具有不穩定性,投資依舊是有風險的。
筆者的建議是,對于閑散且對于流動性要求較高的資金可以考慮投入“余額寶”,“余額寶”可以為短期的資金提供較為便利的增值。如果是大額的長期投資,還是選擇銀行理財更加穩定安全。
五、結語
“余額寶”是傳統基金銷售業務的創新,有效拓展了傳統投資業務,可以擴大對小微企業的供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它給投資者帶來的紅利也有目共睹。但凡是投資就總會有風險,哪怕是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一旦購買的貨幣基金營收出現問題,用戶的資金將蒙受損失。
如何準確有效識別風險,進而防范風險,是“余額寶”持續快速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投資者需要尤為關注的問題。廣大投資者對待”寶”類產品時需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沖動。總而言之,“余額寶”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產品,我們應該對其給予更多支持和關注,同時也應關注其給傳統金融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參考文獻:
[1] 余額寶用戶數量突破一億 規模逼近6 000億元[EB/OL].新華網,2014-07-03.
[2] 余額寶用戶數突破1億[EB/OL].新華網,2014-07-02.
[3] 證監會點名“余額寶”業務違規[N].東方早報財經,2013-06-22.
[4] 證監會再次肯定“余額寶”們[N].鳳凰資訊,2014-03-01.
[5] 和訊銀行.存款利率[Z].
[6] 天弘增利寶貨幣000198[EB/OL].天天基金網,2014-10-12.
[7] 同花順[EB/OL].宏觀數據,2014-09-29.
[8] 楊國英.期待“余額寶”倒逼利率市場化改革[N].新京報金融觀察,2013-06-18.
[9] 馬蔚華.余額寶根本不用管 倒逼利率市場化[N].南方都市報,2014-04-10.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