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林 張煒熙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鎮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通過對我國城鎮化演進過程進行總結,并分析了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認為應分層有序的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
關鍵詞:傳統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分層有序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84-02
引言
建國以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戰略的不斷調整,城鎮化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仍出現了諸如環境污染、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城鎮化是任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當下要想提升我國城鎮化的質量,就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1]。因此,只有分層有序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充分發揮其輻射路徑,才能更好地解決傳統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一、我國城鎮化的現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所走過的城鎮化道路大致可劃分為3個階段:以建立國家工業化為基礎的起步階段、文革期間的逆城鎮化徘徊階段、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城鎮化發展的各階段,國家領導層多次對城鎮化政策進行調整,由此可見,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的增長與過快的城市用地擴張不匹配,與產業集聚不協調、城鄉間、區域間的發展嚴重不均衡,城市總體規劃不盡合理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瓶頸。
二、分層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我國城鎮化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不均衡性,這一不均衡性可以通過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佩魯的增長極等非均衡增長理論得以解釋。
推進城鎮化建設,關鍵是要形成一個合理的城鎮體系[2]。縱觀世界各國的城鎮在空間分布和規模上主要存在分散型城市化和集中型城市化兩種模式,二者各有利弊,必須有機結合,構建一個多級多層次的現代化城鎮體系——圍繞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依托不同層級城鎮的發展結構,構建一個梯度的城鎮化發展體系,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
(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多層次的梯度發展體系
我國城鎮化建設中城鎮結構趨同,在經濟發展上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在建設規劃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城鎮在規劃和布局上缺乏特色,出現了城鎮規模偏小、質量不高、發展緩慢等現象。但實際上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優勢、文化景觀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各地在城市規模、結構和空間布局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所以各地區適用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因此,針對不同規模的城鎮,只要其有發展的客觀依據,就應該讓其發展,宜小則小,宜中則中,宜大則大[3]。根據城鎮當前的發展規模,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再分別為各層次的城鎮去制定與其發展現狀相匹配的階段發展計劃和目標,使城鎮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逐階段、逐層次,有條不紊的發展。
1.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根據我國各地區的人均GDP值,可將其劃分為3個梯度,即高梯度地區(人均GDP在10 000美元以上),中梯度地區(人均GDP在4 000—10 000美元之間)和低梯度地區(人均GDP在4 000美元以下)。
(1)高梯度戰略
高梯度地區如北京、上海、江蘇、天津等東部地區已經發展成熟,對這些地區而言,城鎮化戰略應是如何提升城鎮化質量,如何充分發揮其擴散效應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小城鎮迅速發展。最終實現與國際城市化水平接軌。
(2)中梯度戰略
中梯度地區,如遼寧、山東、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區應加強城鄉聯合,即加強大城市與小城市、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聯系。在中國,既不缺城市,也不缺農村,缺的是能將二者銜接起來的小城鎮。通過小城鎮的鏈接使要素能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從而實現整個區域的協調發展。
(3)低梯度戰略
低梯度地區,如云南、貴州、寧夏、西藏等西部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尚不具備發展大城市的相應條件,應重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同時積極培育新的區域中心城市。
2.應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以城市群帶動城鎮化的發展,并提高國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的全球競爭力,形成一個“發展級”和等級次序相對合理的大中小城鎮序列,帶動城鄉間的協調發展。
(二)設計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逐步實現城鎮化
城鎮化水平是目前通行的一項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城鎮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但城鎮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且其測量的方法繁多,需要考核的指標更是多不勝數。因此,在對一個地區的城鎮化進程進行綜合評價時,應該從系統的角度,通過系統的分析將評價城鎮化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按其所包含領域的不同劃分為若干個單項子指標及子子指標,然后再對各個單項指標逐一進行考核。同時,評價指標體系中劃分的各項子指標要能夠從其所代表的方面充分反映城鎮化的本質特征和社會內涵,所有的單項子指標組合起來能夠從各個側面和領域系統地反映一個地區城鎮化發展的整體狀況。
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不僅符合世界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也符合我國城鎮化的新政策要求。從世界各國的城鎮化歷程,尤其是成功國家的歷程來看,決定一國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的主要因素是其本國的歷史基礎、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國情條件等,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固定的發展模式。因此,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應該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參考文獻:
[1] 唐踔.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意義·問題·舉措[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3).
[2] 新玉言.國外城鎮化:比較研究與經驗啟示[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
[3] 柯美錄.加速城鎮化發展的對策研究[J].經濟問題,2002,(8).
Promoting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orderly and hierarchically
LI Ya-lin,ZHANG Wei-xi
(Economy Institut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urban construction,need to advance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summarized,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at should be hierarchically ordered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owns in china.
Key words:traditional urbanization;new-type urbanization;hierarchical and order
[責任編輯 王 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