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東 潘曉芳
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
賈曉東 潘曉芳
目的探討分析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方法200例用于臨床研究的患者, 均采用頸動脈超聲篩查, 總結其頸動脈狹窄情況。結果200例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為輕度狹窄21例(10.5%)、中度狹窄108例(54.0%)、重度狹窄64例(32.0%)、完全閉塞7例(3.5%);對比發現, 60歲及以上患者、冠心病患者、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重度狹窄, 其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頸動脈超聲篩查發現, 60歲及以上患者、冠心病患者、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是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 臨床上應當對此類患者予以重點篩查, 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頸動脈超聲;頸動脈狹窄;腦卒中;高危人群
腦卒中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 又稱腦血管意外, 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多發, 尤其多見于老年人群[1,2]。該病發病因素有很多, 主要因素之一是頸動脈狹窄所造成的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頸動脈超聲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頸動脈狹窄篩查手段, 為了探討分析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 現將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納入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頸動脈超聲篩查, 總結其頸動脈狹窄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用于臨床研究的200例患者由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 其中男128例(64.0%)、女72例(36.0%);年齡38~76歲, 平均年齡(62.0±5.6)歲, 60歲及以上患者136例(68.0%)、60歲以下患者64例(32.0%);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8例(39.0%)、冠心病患者66例(33.0%)、糖尿病患者32例(16.0%)、下肢動脈疾病患者24例(12.0%);所有患者均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測確診為頸動脈狹窄, 并自愿接受頸動脈超聲篩查。
1.2 篩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頸動脈超聲篩查, 操作如下:采用美國飛利浦公司生產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調至5 MHz, 線陣探頭頻率調至12 MHz, 凸陣探頭頻率調至3.5 MHz, 由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執行操作, 首先令患者取仰臥位, 充分暴露其受檢側皮膚, 然后將探頭置于患者的鎖骨上窩胸鎖乳突肌前緣, 以橫切面和縱切面順序沿頸動脈由下至上進行掃描, 依次測量并記錄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動脈球部、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斑塊和收縮期與舒張末期流速, 并評估其頸動脈狹窄率。
1.3 評價標準 根據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率、收縮期流速(PSV)及舒張末期流速(EDV)來判斷其頸動脈狹窄程度:若狹窄率<50%, PSV<125 cm/s, EDV<40 cm/s, 則為輕度狹窄;若50%≤狹窄率≤69%, 125 cm/s≤PSV<230 cm/s, 40 cm/s≤EDV<100 cm/s, 則為中度狹窄;若70%≤狹窄率≤99%, PSV≥230 cm/s, EDV≥100 cm/s, 則為重度狹窄;若管腔血流信號消失, 血流頻譜未測出, 則為完全閉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00例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為輕度狹窄21例(10.5%)、中度狹窄108例(54.0%)、重度狹窄64例(32.0%)、完全閉塞7例(3.5%);對比發現, 60歲及以上患者發生重度狹窄的比例36.8%(50例)相較于60歲以下21.9%(14例)高(P<0.05);冠心病患者發生重度狹窄的比例60.6%(40例)相較于無冠心病患者17.9%(24例)高(P<0.05);下肢動脈疾病患者發生重度狹窄的比例58.3%(14例)相較于無下肢動脈疾病患者28.4%(50例)高(P<0.05)。
頸動脈病變一般是從內膜損害開始, 再到斑塊形成, 最后到血管狹窄出現。頸動脈狹窄會使患側的半球血流量降低,從而引發各種缺血性腦血管病, 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腦梗死發生[3]。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 約有20%的缺血性腦卒中是由頸動脈狹窄所導致的, 因此頸動脈狹窄患者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4]。目前臨床上針對這類腦卒中高危人群所采用的主要治療手段是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椎動脈支架置入術及頸動脈斑塊內膜剝脫術, 上述手術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血管狹窄, 使其脫離腦卒中危險。而頸動脈超聲是目前比較常用的頸動脈狹窄篩查手段之一[5]。
根據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200例患者的頸動脈狹窄為重度狹窄64例(32.0%), 對比發現, 60歲及以上患者、冠心病患者、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重度狹窄, 其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經頸動脈超聲篩查發現, 60歲及以上患者、冠心病患者、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是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 臨床上應當對此類患者予以重點篩查, 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1]宋海國, 陸燕飛, 陸胤. 頸動脈超聲對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的應用價值.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8(1):45-47.
[2]田莉, 楊瑞琪, 鄧芬, 等. 分析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國醫學工程, 2015(2):5-6.
[3]王林, 熊全庚, 張春莉, 等. 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5(2): 129-131.
[4]傅民, 方建華. 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 衛生職業教育, 2013, 31(24):147-149.
[5]高宇, 張敏郁, 榮輝, 等. 頸動脈超聲篩查腦卒中高危人群結果分析.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4(6):690-6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25
2015-04-16]
116033 大連市中心醫院體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