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明春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臨床效果評價
遲明春
目的通過對比研究, 評價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92例尿毒癥患者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單一組, 各46例。單一組實施血液透析治療, 聯合組實施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 對比兩組療效。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指標、生活質量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情況明顯優于單一組, 生活質量優良率65.22%明顯高于單一組(36.9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 療效確切, 值得推廣應用。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癥;臨床效果;評價
尿毒癥是腎病患者病情發展至終末期常見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病情兇險, 嚴重危害腎臟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1]。為進一步改善尿毒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院對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癥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本院于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92例尿毒癥患者, 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單一組, 各46例。聯合組男28例, 女18例, 平均年齡(58.2±5.4)歲。單一組男25例, 女21例, 平均年齡(60.8±5.5)歲。兩組患者在原發疾病類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單一組 單一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療。治療前建立有效靜脈通路, 治療時透析血流量設置為500 ml/min, 透析時間4 h/次, 血液透析治療2次/周, 每次透析的血流量約為患者體重的4倍, 治療周期為1個月。
1.2.2 聯合組 聯合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將患者的動靜脈分別與血液灌流裝置的動靜脈管道連接,使用血泵維持血液流速, 流速設置為200 ml/min。治療時先同時進行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療, 達到飽和后將血液灌流器取下, 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2 h, 總治療時間為4 h, 每2周治療1次, 治療周期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實驗室檢查指標變化情況和生活質量優良率。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白蛋白(Ab)、血紅蛋白(Hb)、和甲狀旁腺素(PTH)。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進行評價, SF-36健康量表評分>90分, 生活質量為優;評分70~89分, 生活質量為良;評分50~70分, 生活質量為中;評分<49分生活質量為差。生活質量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室檢查指標情況比較 聯合組治療前Ab(32.1±6.1) g/L, Hb(7.4±0.8)g/L, PTH(225.6±30.6)Pmol/L, 治療后Ab (39.8± 6.5)g/L, Hb(11.3±1.1)g/L, PTH(132.4±15.9)pmol/L;單一組治療前Ab(31.4±5.9)g/L, Hb(7.3±0.8)g/L, PTH(224.9±30.1)pmol/L,治療后Ab(33.7±6.1)g/L, Hb(8.6±0.9)g/L, PTH(188.7±24.2)pmol/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有所改善, 但聯合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改善情況更明顯, 與單一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生活質量比較 聯合組治療前良4例, 中11例, 差31例, 治療后優13例, 良17例, 中6例, 差10例, 單一組治療前良5例, 中13例, 差28例, 治療后優7例, 良10例, 中11例, 差18例。治療前兩者患者的生活質量優良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良率為65.21%, 明顯高于單一組患者的36.96%,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228, P<0.05)。
早期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尿毒癥, 但臨床實踐發現藥物治療尿毒癥僅可起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 并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近年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被廣泛應用于尿毒癥患者的臨床治療, 并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2]。
血液透析是一種血液凈化技術, 該技術是利用半透膜原理, 將患者血液中堆積的各種有害物質和代謝物質通過擴散和對流作用引出患者體外, 達到凈化患者血液的目的[3]。但由于該種治療方法應用的半透膜厚度僅為10~20 μm, 膜上的孔徑平均長度僅為3 nm, 患者血液中分子量>3.5萬的大分子物質難以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 因此在臨床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4]。而血液灌流的應用恰好可以彌補這一局限性, 血液灌流的工作原理是將患者血液引入到裝有固態吸附劑的灌流器中, 通過吸附劑將血液中的毒素和有害物質清除, 并輸回患者體內。臨床實踐發現兩種方法聯用治療尿毒癥患者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本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單一組患者, 進一步證明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聯合應用在尿毒癥患者臨床治療中的重要應用價值, 值得臨床深入推廣和應用。
[1]楊衛國.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臨床觀察. 中國民康醫學, 2013, 6(12):46.
[2]于芳.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療效探討. 當代醫學, 2013, 20(5):49-50.
[3]朱樂君.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臨床分析.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 12(9):116-117.
[4]俞麗敏, 楊慧芳, 盧秀琴.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3(4): 251-2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68
2015-06-08]
116300 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院腎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