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鐵嶺市中醫醫院藥劑科,遼寧鐵嶺112000
芻議醫院高危藥品的管理
李楠
鐵嶺市中醫醫院藥劑科,遼寧鐵嶺112000
藥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危藥品成為繼毒、麻、精藥品之后,又一個我們全社會必須重視和了解的一類高風險性藥品。本文通過對高危藥品的概念、醫院高危藥品管理與使用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淺談了加強高危藥品管理,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提出幾點建議。
高危藥品;用藥安全;醫院管理
藥品指的是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的物品。藥品安全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人們群眾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人們用藥安全的意識越來越高,藥品管理尤其是高危藥品管理的問題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由于我國高危藥品的概念提出較晚,一些醫務人員在觀念上對其危害認識不足,在藥品使用上各種流程不夠完善,在管理上各種制度需要進一步落實。
高危藥品指的是藥理作用快速顯著,對人體容易造成傷害的藥品。高危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松弛劑和細胞毒化藥品等[1]。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醫療安全協會(ISMP)通過對給患者帶來傷害藥物的種類進行調查,發現少數特定藥物頻繁出現,并導致大量致死、致殘的事件發生,首次提出了高危藥品的概念。我國高危藥品的概念由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李大魁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是指藥理作用顯著、迅速,藥品本身毒性大,使用不當極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隨著ADR報告的征集和整理,高危藥品目錄一直在不斷的更新。2001年ISMP首先確立了胰島素、安眠藥及麻醉劑、注射用肝素等5個高危藥品,2003年確立了19類高危藥品,2008年又增加了13種。目前頒布高危藥品目錄中藥品在大部分醫療機構中均有涉及。盡管于高危藥品所導致的ADR相對來說并不常見,但是一旦發生其后果往往很嚴重。近年來,隨著ADR監測報告工作的深入開展,人們在專注毒、麻、精藥品管理的同時,逐步認識到加強高危藥品的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1 人們對高危藥品危害性認識不足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廣大人民群眾逐漸養成了“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習慣,方便患者看病就醫的同時,也增加了ADR發生的幾率。盡管中國醫院協會自2007年—2010年患者安全目標中均提出提高用藥安全性等要求,但是高危藥品在近些年終才被提到,醫護人員普遍還缺乏認識,在管理上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2]。高危藥品對于廣大患者及部分醫務人員來說很陌生,對其危害性的認識更是微乎其微,更談不上如何防范了。雖然口服降糖藥于2008年就被ISMP確立高危藥品,但是很多患者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隨意更改藥品用量,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2.2 部分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過硬
部分醫務工作人員由于自身業務水平不足,對高危藥品的作用機制、吸收代謝、甚至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情況不是十分了解,在使用高危藥品時對藥品的適應癥、用法用量沒有把握好,加之醫院藥劑工作人員對臨床醫護人員使用高危藥品提供的藥學指導不到位,必然導致高危藥品危害身體健康的事件的發生。
2.3 規章制度少,落實不到位
由于高危藥品的概念是近年才被提出,我國官方還未來得及出臺太多指導文件,只是中國醫院藥學委員會參照ISMP的要求,針對醫療機構進行了學術性的規范,各醫療機構按照高危藥品管理辦法的要求,自行制定本醫療機構的高危藥品目錄,對其貯存、擺放、使用、監管等多個環節提出管理要求,結果導致大部分醫療機構都有一套自己的規章制度及要求,每家醫院的高危藥品從數量、標識、高危藥品的劃分到管理方法五花八門,各不相同[3]。同時,醫院的管理者和醫務人員對于高危藥品風險認識不足[4],在日常工作中對藥品高危藥品管理不夠嚴格,未能嚴格審核高危藥品的適應癥、用法用量等,藥品使用比較混亂。很多基層醫院沒有高危藥品專柜,高危藥品與其他藥品混合擺放,未能做到專人管理,雙人復核。個別醫護人員對高危藥品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在搶救車中高危藥品的標示不夠醒目,直接導致藥品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
2.4 部分基層單位ADR報告上報不及時
盡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衛生部早在于2004年3月4日就公布了《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并于2011年7月1日,對該辦法進行了完善,但是在一些基層醫院、藥店、藥廠里工作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工作認識不足,認為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正常現象,既然已經發生了,根本就沒有上報的必要了,導致很多藥品不良反應事件被瞞報,從而嚴重影響了ADR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給更新高危藥品目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3.1 加強合理用藥宣傳力度,增加對高危藥品的了解
要加強高危藥品管理,要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及人民群眾對高危藥品的認識,初步了解其危害性和嚴重性。藥劑科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日常的工作中與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的機會,耐心、詳細介紹高危藥品的知識,利用合理用藥宣傳欄,對醫院的高危藥品目錄進行公示,準確收集國內外的高危藥品信息,并及時的傳達給相關人員。定期面向藥師、醫師、社區醫師及患者開展高危藥品用藥安全教育,使高危藥品宣傳工作深入臨床、深入基層。
3.2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技術水平
臨床醫務工作者作為高危藥品的主要使用者,其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患者的用藥安全。只有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學習,接受先進的醫療技術教育,掌握先進的醫療技術,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更加準確的掌握患者治療過程中藥品的適應癥、作用機制、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信息,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接觸病痛。各醫院的臨床藥師在加強自身業務學習的同時,要拼接自己豐富的現代藥學知識與臨床醫師一起,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為患者設計最安全、最合理的個體化給藥方案,從根源上杜絕高危藥品藥害時間的發生。
3.3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醫院作為高危藥品的主要使用場所,在加強高危藥品管理,減少對患者藥源性傷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醫療機構內成立由決策層、管理層、基層構建的立體網絡系統,決策層負責高危藥品管理文件的制定,政策的公布,管理體制的確定,對高危藥品使用過程中各環節(醫師、護士、藥師)進行全方位監察[5]。醫院一定要按照是ISMP及中國醫院藥學委員會的相關要求,詳細制定好本醫療機構的高危藥品目錄,并在貯存、擺放、使用、監管等多個方面嚴格執行管。所有存放高危藥品的部門均設置專柜或專區,避免與其他藥品混放[6],并用黑色警示牌提示牌醒目的標示出來。嚴格執行高危藥品分級管理制度,在使用高危險藥品前臨床藥師要協助醫師進行充分安全性論證,明確適應癥后方可使用,在調配發放時要嚴格執行雙人復核,在臨床使用時醫護人員也要雙人核對,確保用藥的安全無誤。在引進新高危險藥品品種時,要組織藥事委員會相關人員進行論證,確定其引進的必要性,使用前要將藥品各項信息告知臨床,確保藥物合理應用。
3.4 加強
ADR報告工作,確保信息的及時有效加大ADR報告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ADR報告工作的認識,要嚴格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衛生部頒發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將ADR信息及時準確的上報出去,確保我國的高危藥品目錄的更新工作能夠及時有序的進行。同時,臨床藥師要加強藥品信息的收集工作,將有效信息進行總結匯總后,及時傳遞給臨床醫護人員。
雖然加強高危藥品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健全對高危藥品的管理制度,形成醫、護、藥、患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切實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必將有效地提高我國的醫療技術水平,降低高危藥品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的嚴重傷害。
[1]Graham S,Clopp MP,Kopek NE,et al.Implementation of a high-alert medication program[J].The PermanenteJ,2008,12(2):15.
[2]許金美,卜玲珍,姚志芳,等.持續質量改進在病區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81-82.
[3]馬云坤.高危藥品規范化管理建議[J].中國實用醫藥,2013,1(2):251.
[4]趙亮,徐炳欣,蘭丙欣.高危藥品管理策略的實踐[J].中國藥物警戒,2014,3(11):182.
[5]趙娟妮,劉林.構建高危藥品使用管理立體網絡的探索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2A):167.
[6]蔡朝紅,孫燕,孫豪.醫院高危藥品現代管理模式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13,11(15):651.
R95
A
1672-5654(2015)01(b)-0049-02
2014-12-18)
李楠(1981-),男,本科,遼寧鐵嶺人,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藥劑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