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永勤范慶華閻立芹宋華歷丹
1.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200;2.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600;3.遼寧省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021
451例流行性角結膜炎疫情調查分析
辛永勤1范慶華2閻立芹2宋華2歷丹3
1.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200;2.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600;3.遼寧省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116021
目的掌握新發角膜炎傳染流行的一般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以便為新發傳染病暴發疫情提供更多有利依據。方法專門設計病例調查一覽表,結合病例情況進行現場調查。結果2012年10月5日—12月4日大連開發區2家日資企業發生流行性角結膜炎疫情,共發生451例,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病原分離檢測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組型感染,罹患率為6.49%,患者年齡集中在16~48歲之間。發病在工種(χ2=86.92,P<0.005)和空間(χ2=137.65,P<0.005)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該次疫情發生主要是因為引起暴發疫情的病原及傳播途徑不明,企業疫情報告不及時,早期病人隔離措施不到位,部分企業員工衛生習慣較差。
流行性角結膜炎;暴發疫情;調查分析
2012年10月5日—12月4日,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家日資企業發生一起流行性角結膜炎暴發疫情,流行時間為61 d,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學檢測為腺病毒56型感染,451例患者全部為兩個企業的員工,發病率為6.49%。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掌握新發傳染病疫情,即使采用有效控制措施,已經先后派有關專業人員到達現場進行調查。
1.1 一般資料
兩家日本獨資企業的全部患病員、企業醫務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
1.2 方法
對可疑病的調查一律由金州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人員采用統一個案調查表進行調查,并確定診斷。診斷流行性角膜炎的標準為2012年10月1日以后曾出現單眼或雙眼眼紅、分泌物增多、流淚、眼痛、眼腫等癥狀,并收集相關人口資料,臨床資料,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等資料。
1.3 病原學檢測
采集部分病例眼拭子、雙份血清,由大連市疾控中心,遼寧省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進行病原學檢測,采集宿舍二次加壓末梢水和市政末梢水進行余氯、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檢測。
1.4 統計方法
運用SPSS 19.0軟件分析處理數據,用百分數形式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
2.1 基本情況
兩家日資企業共有員工6944人,其中男性1748人,女性5196人。管理人員1508人,操作工人5436人。通勤3164人,住宿員工3780人。兩家日資企業的員工分別住在同一宿舍樓的A座和B座,其基本為操作工人。其中AB兩宿舍的各個樓層均配備公共衛生間、熱水房以及洗漱間,另外各配備三部公共電梯。該宿舍在地下一層有一個公共浴池,為兩家企業住宿員工共用,不分男女浴池,只按時間段分男女洗浴。其配備有開放式儲物柜以及淋浴水龍頭102個,面積大概200 m2。其中男女員工均分時間段洗浴,另外女員工分企業洗浴。TDK員工有12次免費洗澡機會每月,日本電產有8次免費洗澡機會每月。另有小型超市,美發店,小吃部,臺球室等公用設施。
2.2 流行病學特征
2.2.1 疫情概況截止時間為2012年12月5日13時,發病總例數為451例,發病率為6.49%。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201例,罹患率4.18%;TDK大連有限公司250例,罹患率為11.70%。兩家公司罹患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7.65,P<0.005)。
2.2.2 時間分布第一例發病時間是10月5日,并于10月9日在TDK公司車間辦公室請病假,隨后4例在10月23—26日,11月8—15日發病患者37例,直至11月15日發病人員基本為TDK公司職員,觀察其發病時間呈現間斷分布,間隔時間大約在15 d左右。人傳人增殖模式在流行曲線圖上表現明顯,因此推斷該疾病傳播方式可能為人與人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在這451例病例發病時間中,其發病高峰集中在2012年11月16日—20日。
2.2.3 空間分布451例患者中,其中宿舍人員為420例(發病率為11.11%),通勤人員31例(發病率為0.98%),通過對比可得出通勤人員和住宿人員的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1.11,P<0.005)。
2.2.4 人群分布患者全部為企業員工,年齡最小的16歲,年齡最大的43歲,年齡中位的為24歲。其中發病患者中男性117例,發病率為6.69%;發病患者中女性334例,發病率為6.43%,對比男女患者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工種分布看,發病患者中管理人員19例,發病率為1.26%,432例操作工人,發病率為7.73%,對比二者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92,P<0.05)。
2.3 臨床資料
主要臨床表現為眼紅,眼有分泌物,流淚,眼痛,眼腫。無重癥和死亡病例。見表1。
表1 金州新區流行性角結膜炎病例臨床表現構成[n(%)]
2.4 病原學檢測
從現患病例眼部采集36份眼部拭子,59份急性期血清,以及35份恢復期血清。大連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用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檢測了30份眼拭子,其中21份樣本腺病毒通用引物顯示陽性,人腺病毒15、29、56及其重組型與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腸道病毒通用引物檢測的結果為陰性,所以此次疫情為腺病毒感染引起。中國疾控中心針對遼寧省疾控中心腺病毒進行了進一步的分離檢測,確定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為D亞屬人腺病毒,疑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組型,后續需要開展全核苷酸序列測定及生物信息學最終確定鑒別[2]。
流行性角結膜炎是由多種腺病毒引起是一種傳染性強的急性眼部疾病,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眼部分泌物和間接通過被污染的物體的表面、器械或溶劑傳播,易引起大規模暴發[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患者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綜合分析,認定此疫情疑為腺病毒56型或其重組型引起的流行性角結膜炎。
造成疫情遷延的原因,主要是此次流行性角結膜暴發屬于首次由新型腺病毒引起的大規模發生,醫務人員和企業對此次疫情認識不到位,因此疫情報告不及時。企業發生疫情后未向有關生部門上報,首發病例到首次疫情報告的間隔時間為45 d,以致報告時病例已出現第三代病例。疫情爆發的第二原因為隔離措施未落實到位,早期病例沒有被重視,企業只采取簡單治療防控措施,很多患者沒有離廠居家休息治療,一直住在宿舍,部分患者正常上班、洗浴,造成傳播[3]。消毒不徹底是暴發的第三個原因,兩個企業住宿員工共用的浴池、網吧、超市等,這些場所消毒不徹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手接觸到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感染發病。宿舍人員密集,暴發疫情又處于冬季,不適合開窗通風和涼曬被褥,病毒易在宿舍長時間生存,造成傳播。沒有進行防病知識宣傳是暴發的第四個原因,在疾控中心介入前,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防病知識宣傳,員工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最后一個原因是,企業員工擔心生病請假被扣工資,或者請假時間過長,影響年底獎金分配,因此一些患病員工就隱瞞病情,只到外面小診所簡單處理,耽擱治療,其他員工防病意識又較差,從而造成疫情面積蔓延。
為有效控制疫情,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患者居家休息治療,醫生進駐宿舍診斷治療,給患者進行抗病毒和抗菌治療[4],疫點定時消毒,關閉公共浴池,面對面和電話短信進行防病知識宣傳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通過此次疫情調查處理,為今后處理新發傳染病突發事件提供了有價值的經驗。
[1]馮子健,曾光,等.傳染病控制手冊[M].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3):132-134.
[2]劉大鵬,劉丹紅,等.2012年大連市流行性角結膜炎疫情的病原鑒定與基因特征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3,25(6):715-717,719.
[3]趙曉輝,王建萍,等.流行性角結膜的預防和治療[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1997,11(11):42-43.
[4]俞惠玲.流行性角結膜治療體會[J].江蘇醫藥,2009,35(4):487-488.
451 Cases of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Epidemic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XIN Yongqin1FAN Qinghua2YAN Liqin2SONG Hua2LI Dan3
1.Pulandian,Dalian City,Liaoning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lian,Liaoning Province,116200,China;2.Liaoning Province,Dalian Jinzhou New Are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lian,Liaoning Province,116600,China;3.Dalian City,Liaoning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lian,Liaoning Province,116021,China
ObjectiveTo grasp the situatio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disposal of outbreaks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MethodsA list of cases specifically designed survey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conducted on-site investigations.Results5 October to 4 December,2012 DDA two Japanese-funded enterprises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outbreaks occurred,there were 451 cases,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or th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adenovirus type 56 or recombinant infection,the attack rate was 6.49 percent,focused on patients aged between 16 to 48 years old.The incidence in the trades(χ2=86.92,P<0.005)and space(χ2=137.65, P<0.005)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outbreak was mainly due to outbreaks caused by pathogenic and transmission route is unknown,companies disease reporting is not timely,early patient isolation measures are not in place, some employees of poor health habits.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Outbreak;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777.31
A
1672-5654(2015)01(b)-0172-02
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