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筑張智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福建廈門361003;2.廈門市思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福建廈門361003
肺結核疫情的流行情況及主要影響因素
李友筑1張智2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福建廈門361003;2.廈門市思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福建廈門361003
目的探討肺結核疫情的流行情況及主要影響因素。方法以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3年肺結核疫情資料為來源,統計肺結核的發病情況。分析該市2011—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肺結核患者性別及地區分布。結果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情況(1/10萬)分別為67.6%、73.2%、7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男性肺結核患者比例分別為52(1/10萬)、56.1(1/10萬)、54.2(1/10萬),女性肺結核患者比例分別為48%、43.9%、4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011、2012及2013年本地人口與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該市肺結核發病率情況呈逐年提高趨勢,而且流動人口是肺結核的高危群體,因此對于肺結核的預防與治療,更應關注流動人口,提高流動人口中新生兒的卡介苗接種率,加強肺結核健康教育,改善衛生居住條件,定期進行結核病普查,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肺結核疫情;流行情況;影響因素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疾病,以肺結核最常見,目前隨著我國人口基數的不斷增大,流動人口的增多,使得結核病患病人數迅速增加,結核病又死灰復燃。WTO在2009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中指出每年在全球約有1000萬例新發結核病,全球約有20億人正在遭受結核菌威脅,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結核,其中絕大多數人口來自亞洲、非洲等貧窮國家[1]。一旦感染肺結核后,患者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制約經濟的發展[2]。研究[3]認為:肺結核防控措施的不完整、不規律的治療、缺乏良好的監管體系是結核病泛濫的主要原因。該市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外來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加,大學城的建立,結核病疫情一直受到廣大社會群眾的關注。因此,該研究擬以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3年結核病報卡資料為主要來源,擬掌握該市肺結核疫情的流行情況及主要影響因素,為控制肺結核的發病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以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3年肺結核疫情資料為來源,統計肺結核疫情的發病情況。
1.2 入選標準
結核病的診斷符合傳染病國家標準(GB15987-1995)關于結核病的診斷。即菌陰肺結核診斷標準為:痰涂片3次顯示陰性,胸部影像學表現有明顯肺結核表現,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等癥狀,5U PPD或72 h肺結核OT實驗顯示注射部位硬結大于5 mm。菌陽肺結核診斷標準為:痰涂片陽性,或支氣管鏡活檢發現結核桿菌,胸部影像學表現有活動性肺結核表現。
1.3 方法
采集該市2011—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肺結核患者性別及地區分布。
1.4 統計方法
將資料錄入SPSS18.0軟件。計數資料采頻數描述,采用兩兩組間χ2檢驗法。多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中P<0.05的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計算優勢比及95%可信區間。
2.1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情況比較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情況分別為67.6(1/10萬)、73.2(1/10萬)、76.0(1/10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發病率情況比較
2.2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患者性別分布比較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男性肺結核患者比例分別為52%、56.1%、54.2%,女性肺結核患者比例分別為48%、43.9%、4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肺結核患者性別分布比較[n(%)]
2.3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本地人口與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比較
2011、2012及2013年本地人口與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011年、2012年及2013年本地人口與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比較[n(%)]
我國結核病病人數量居世界第2位,結核病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2000年我國開展的大型結核病學調查提示,全國有超過6億人口感染過結核菌,遠高于全球1/3水平。2012年國家傳染病信息年報中指出[4-5]:2011年新發肺結核患者達到123萬,每年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該研究顯示2011年、2012年及2013年本地人口與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均有顯著性差異,以流動人口肺結核發病率高為特點。因為流動人口中大多數來自農村或邊緣山區,既往感染結核菌機會少,一旦暴露于結核高危環境的城鎮中,對結核病的免疫力低,而且流動人口對肺結核病了解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識差,居住以群居為特征,一旦感染肺結核后表現為群體發病[6]。還有研究[7]發現流動人口家庭收入較低,初次就診后,因醫療費用的昂貴或其他原因,導致他們就醫的依從性差,復診率低,因此流動人口是結核菌感染高危群體。還有研究[8]指出結核病有明顯的年齡分布特征,超過75%的患者為青壯年,一旦此類人群感染疾病后,不通過正規治療,會造成勞動能力的下降,可見該市肺結核病防治任務十分棘手。
該研究發現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結核病中男性發病發病比較稍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考慮男性可能社交廣,生活工作范圍大,與人交往與頻繁,外界交往多,接觸面廣,導致肺結核桿菌感染機會多[9-10]。
綜上所述,對于肺結核的預防與治療,更應因關注流動人口,提高流動人口中新生兒的卡介苗接種率,加強肺結核健康教育,改善衛生居住條件,定期進行結核病普查,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1]端木宏謹.21世紀結核病控制與研究工作展望[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23(1):6-8.
[2]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癆雜志,2012,24(2):71-102.
[3]全國耐藥結核病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23(2): 79-80.
[4]端木宏謹.加強對耐藥結核病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23 (2):69-70.
[5]趙紅心.HIV/AIDS混合感染結核的特點和治療[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2,9 (6):396-397.
[6]張文康.在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防癆雜志,2011,23(2):72.
[7]屠德華.進一步貫徹和研究控制結核病的策略及措施[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2):67.
[8]黑龍江省結核病防治所.從黑龍江省20年結防工作的發展探討防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防癆雜志,2011,23(1):54-55.
[9]王化金,周長山,等.停止卡介苗復種后兒童青少年結核感染及發病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23(2):81.
[10]端木宏謹,王黎霞.中國結核病控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14,21(2):62-63.
R181.8
A
1672-5654(2015)01(b)-0163-02
2014-10-18)
李友筑(1981-),男,福建晉江人,研究生,主管醫師,公共衛生。
張智(1983-),男,本科,理化檢驗師,公共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