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事業的迅速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社會上有關基站電磁輻射糾紛的報道越來越多,引起了一定的恐慌。如何消除公眾對電磁輻射的擔憂?
公眾對于電磁輻射的擔憂根源往往不在于電磁輻射本身,而是擔憂信息公開透明度的高低,如果有充分的電磁輻射測試數據作為信息公開的基礎,將緩解人們對電磁輻射的擔憂。因此,通信電磁輻射的監測也成了國內外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從國際上看,通信電磁輻射監測工作已經在多國開展,意大利、德國已經建立了通信電磁輻射監測試點,國內還很少有單位開展類似的工作,因此,我國作為無線通信用戶數和建設設施數在世界上占據第一的通信大國,組建一套能夠對通信電磁輻射環境進行動態監測的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統就顯得非常迫切。
電磁輻射監測系統以現場監測子站為主,對選點處的電磁輻射水平進行連續監測,同時存儲監測數據,通過無線通訊設備向數據處理中心傳輸數據。
電磁輻射動態檢測監測系統包括檢測監測探頭、數據傳送平臺、以及接收端數據管理平臺。該檢測監測系統通過在城市中的一些地點,尤其一些敏感地點(如醫院,學校,居民小區等)進行布點檢測監測,并配合流動監測車在城市的一定區域進行流動監測,來有效地監控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劑量。
根據需要可繪制電磁輻射場分布圖,如時間—場強、距離—場強、頻率—場強等對應曲線。在原有電子地圖基礎信息(用地理信息系統GIS 采集得到的電子地圖)上疊加一層關于電磁場強分布的圖層,將綜合場強及功率超標點等重要信息直觀地反映出來,為治理電磁環境提供技術支持。
建立通信電磁環境監測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最有效地保護公眾和職業人員的健康安全,提供最有效準確的測試數據。監測臺站應部署首先要滿足普通公眾能到達的區域;監測臺站應盡量部署于輻射最大的區域上,可使得測量數據更具有參考性;監測臺站應部署于敏感點,包括醫院、幼兒園、學校、住宅等;部署時應注意部署點與輻射源的距離。
在實際的網絡建設中,規劃設計時就對電磁輻射環境、站址選擇進行提前規劃,使得網絡更有效利用電磁輻射資源,并有利于當地的環保,確保電磁輻射暴露水平符合我國規定的限值要求。
通信電磁輻射動態監測系統主要立足于城鎮區域規劃與動態監測,其目標是建立起一個高效、反應迅速的城市重點區域的電磁輻射長期動態實時監測和預警的信息平臺。在未來的發展規劃里,還應該將鄉鎮及農村的敏感區域納入整套系統,形成一個完善的網絡級的整體。
( 武彤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