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財經學校 王婧
關于對鐵嶺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經營現狀的研究分析
鐵嶺市財經學校 王婧
摘 要:了解民營企業現狀,特別是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現狀,找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現存問題,才能從財政政策的角度出發,對民營企業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持和幫扶。本文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民營企業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規模以上 民營企業 現狀分析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市的經濟發展實際看,發展民營經濟是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了解民營企業現狀,特別是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現狀,找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現存問題,我們才能從財政政策的角度出發,對民營企業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持和幫扶。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對全市129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進行了調查。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成立于2000年以后,大部分屬新建企業。各企業因行業性質不同,生產經營范圍不同,經營理念不同,企業經濟效益差別很大。從產業劃分來看,第一二產業居多。其中,通過對抽取的26家企業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2013年底固定資產總額24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39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6.6億元,上交稅金20.4億元。
部分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現已成為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多項產品獲得專利權。如:鐵嶺中油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卡箍型快開盲板”獲自主知識產權,該公司有百項技術改造和科研項目,其中有13項填補了國家空白,28項獲國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省、市管道局科技進步獎;遼寧凱爾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大豆烘干裝置、水平裂管式燃煤熱風爐、固定管板式燃煤熱風爐等產品生產項目上獲得專利;遼寧方興綠色產業集團精制米有限公司2005年已經通過IS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企業產品被中國食品協會確認為“全國食品行業知名誠信產品”;鐵嶺閥門特種閥門有限公司生產的多項產品獲科技成果獎,其中金屬硬密封蝶閥等六大系列產品,是該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領先水平新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家空白,2004年被省政府評為“遼寧省信譽知名企業”,2005年被評為“省高新技術企業”
可以看出,我市民營企業在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著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發展呈現出良性上升態勢。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我市民營企業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1 融資難度較大,融資成本過高。
民營企業多屬中小企業,據調查民營企業資金來源中自我積累占絕大部分,多數經營者幾乎無法獲得穩定的追加資金,只能依靠內部渠道,如企業留存收益和主要業主的投資;外部融資渠道中,信用合作社和商業銀行所占比重不大,其主要原因是經營風險和信貸風險并存:(1)對民營企業貸款,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銀行為了規避不良貸款的風險,對民營企業貸款極為謹慎,即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也很少予以考慮,特別是國有銀行與民營企業經營規模不對稱,造成銀行對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利率浮動過高。(2)民營企業分布廣、數量多、經營方式靈活,客觀上不利于銀行對其實施有效的債務跟蹤監控,造成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態度不積極。(3)民營企業因無抵押,貸款信譽不高,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單位,造成融資渠道受限。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只有少部分企業因規模較大,效益較好,融資條件比較容易實現。其他企業融資難度都很大。
2.2 政策落實有“斷層”,上下對接有偏差
全民創業是我市實施的“五大戰略”之一,是振興我市經濟的重要舉措。但是落實民營企業優惠政策過程中仍存在“斷層”現象。通過調查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一是有些企業因對稅收優惠了解不到位,而失去了享受優惠的機會;二是由于高新技術領域、技術成果商品化、技術創新等優惠政策門檻高,只有個別具有規模的企業享受得到。如北方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經享受到企業技改貼息資金403萬元,科技資金35萬元(其中:省20萬元、市15萬元),遼寧凱瑞特鋼有限公司已經享受到市級科技資金60萬元。(2)稅收優惠政策運用不靈活。很多民營企業不懂得納稅籌劃,不能靈活運用稅收優惠政策為自己爭取稅收利益。
2.3 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能力差
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是企業發展中一個突出問題,有些民營企業在經營上缺少戰略思想,只顧眼前利益,造成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大部分鄉鎮民營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低,技術力量薄弱,更談不上專門的研發隊伍。研發實力低下,客觀上受制于企業規模小,技術人才缺乏,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企業的研發投入;主觀上民營企業主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存在畏懼心理,不愿意冒險投入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制約了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2.4 企業人才資源不足,企業管理不盡規范
民營企業尚未形成規范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大都沒有走出“家庭式企業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多采用集權制,大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由合伙人或單一法人掌控,雖然組織靈活,經營富有彈性,但缺乏高層次的科技及管理人才,及專業技術人才和優秀營銷人員,管理水平較低,導致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產品的技術含量低、新技術應用滯后,生產成本難以降低,影響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企業難以做大做強。
2.5 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的社會化機構少
服務水平和層次低,難以為企業在經營管理和發展戰略上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與信息供給,企業的發展在政府和社會層面上缺乏足夠的扶持與引導。
民營企業的期盼有:(1)經營資金、技改資金、節能資金、科技資金短缺,需要財政擔保、貼息幫扶。如遼寧東北豐專用化肥公司現有商業銀行貸款2000萬元,需要貼息支持;遼寧神農塑料有限公司需購進生產環保產品設備貸款100萬元;遼寧遠大換熱設備有限公司正在申請4項專利,在節能資金和科技資金兩方面需要貸款支持,開原市亨泰精細化工廠、鐵嶺創奇專用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都需要資金支持。(2)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搭建引智平臺,為企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和財會管理人才。(3)財會人員急需進行業務培訓。(4)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技術支持。(5)有些企業屬招商引資企業,沒有享受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6)有的企業享受增值稅先征后退政策應及時得到落實。
4.1 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改善國有銀行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直接融資;設立民營企業發展基金會,增加融資渠道;鼓勵成立非銀行金融機構,以租賃方式為民營企業融資;發揮貼息、技改和擔保資金引導作用,支持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4.2 在優惠政策上向民營企業傾斜
建議政府根據《中小企業促進法》,制定支持我市民營企業發展的財政稅收政策;降低高新技術及科技研發項目優惠政策門檻,讓更多的企業得到實惠。
4.3 建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
以網絡為平臺,及時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擴大企業知名度,提高信譽度、提升創新能力,拓寬企業發展的道路;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會計核算,做好預算分析和成本控制,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降低融資風險。提升服務水平,在項目審批、融資服務、創業引導方面,真正為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筑起綠色快捷的通道。
4.4 搭建引智平臺
建立民營企業人才庫,制定大學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優惠政策,引導、支持大學畢業生到民營企業發展,幫助企業發現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4.5 建立民營企業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鏈,引導企業逐步由家庭式經營方式向合作式經營方式轉變,形成主導式產業體系
總之,我市民營企業發展已經出現了良好的勢頭,但是在看到民營企業對我市經濟發展貢獻度逐步提升的同時,應更加仔細地思考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財政部門將對這次活動中走訪的民營企業實行長期跟蹤服務,在擔保、貼息、政策宣傳、會計人員培訓等方面扎實開展工作,力爭更多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創優企業發展環境,為增加我市財政收入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倩.有關我國企業管理道德建設的分析[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5).
中圖分類號:F71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5(c)-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