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關鍵詞】計算興趣 計算品質
小學生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1A-
0107-02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知識,是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更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新課程標準賦予計算教學新的內涵,要求計算教學不但要關注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要關注學生自主探索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的合作意識和他們的情感體驗以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一、多措并舉,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
傳統的計算教學常常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為了增強計算教學的趣味性,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及認知特點,借助游戲活動、改變練習形式、更新評價方式等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1.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計算的意義。新課標指出,計算教學應密切注意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計算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針對低年級學生形象直觀的認知特點和喜愛游戲活動的個性,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時,筆者從小朋友們折紙船的場景引入新知的學習;對《乘法口訣》的探索,筆者借助分組乘車、坐船、做游戲的場景,引導學生編寫乘法口訣,探索乘法口訣間的關系,理解乘法口訣表示的意義;對《平均分》的認識,則以小朋友分桃、分鉛筆、坐纜車等活動引入。這樣,通過選擇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素材呈現計算教學的內容,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計算學習的活動中來。
2.創新計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實際生活中,人們接觸、了解問題的途徑是多方位的,有對話交流、視覺觀察,有意注意、無意關注等。在計算教學中,我們不妨采用主題圖、動漫、文字、表格等形式,直觀形象地提供信息,生動有趣地呈現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如,為了提高學生計算“表內乘、除法”的口算能力,筆者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分別采取了“直接寫得數、對口令、看圖寫算式、加法和乘法算式間的改寫、填數、比大小、開火車、搶答賽”等形式多樣的呈現方式和練習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計算的積極性。
3.更新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方式。正確、科學、合理的評價,不但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計算教學中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口算教學中,可以采用“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算得快”等開火車、對答、搶答的形式進行評價;在簡便運算的教學中,可以開展“小講師”的說理比賽,了解、評價學生對簡便運算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在用豎式進行計算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豎大拇指評價課堂表現、展臺展示豎式書寫是否規范、傳閱優秀作業等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性的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計算的信心,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系統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品質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學生計算品質的良莠,直接影響著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計算習慣的養成,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計算品質。
1.仔細審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仔細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做題前認真審題的好習慣——看清參與運算的每一個數目和運算符號,確定好運算順序,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使用簡便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注意書寫的工整,正確抄寫參與運算的數字以及運算符號,注意計算格式必須規范等。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四則混合運算》時,在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有了清楚的認識后,筆者出示了這樣的一組練習題——
先說出每道題應先算什么,再計算。
23×3+50 16×9-9 38+4×15
提出的審題要求是:弄清楚每道題分幾級運算?具體是哪兩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用遞等式書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結合提出的要求,經過認真思考后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后,再寫出計算的過程,并要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
2.化繁為簡,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計算過程中,面對步驟繁多、數據偏大、計算困難的算式時,學生往往會產生畏難心理。一旦如此,學生參與計算的情緒就會消沉低落,甚至沒有信心繼續堅持下去,從而影響了計算的正確率。所以,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教給學生化繁為簡的方法,靈活運用簡便運算的技能,正確進行計算練習,不斷提高計算的速度,積極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如:運用乘法分配律除了可以進行一般的簡便計算,還可以進一步推廣使用。教學中,筆者出示了下面一組試題——
①64×18+35×18+18
②12.5×96+12.5×6-12.5×2
通過引導觀察,學生發現,可以將①題分別轉化成一個數乘三個數的和來計算;②題則轉化成一個數乘三個數的和、差來計算,即:
①64×18+35×18+18
=(64+35+1)×18
=100×18
②12.5×96+12.5×6-12.5×2
=12.5×(96+6-2)
=12.5×100
另外,當學生被難繁瑣的難題困擾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中外名人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勵志故事,以此激勵學生絕不向困難低頭,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3.自覺檢驗,形成嚴謹的計算品質。粗心是學生的通病,不少學生因為審題不清、書寫潦草、抄錯數字、漏寫多寫等原因造成計算錯誤。因此,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還是很有必要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檢驗的方法,通過嚴格要求、反復訓練、鼓勵支持,培養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形成嚴謹的計算品質。如:要求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不得隨便講話、不得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對于那些認為題目簡單沒有進行仔細分析、認真思考而導致計算錯誤的學生,要想方設法消除他們的輕視心理。
總之,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密切計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計算品質,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