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動物科學與生物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是一種新型的現代農業動物生產技術,農業一直都是現代動物生物技術應用最為廣泛、活躍以及具有較強挑戰性的領域,所以在農業中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與運用能夠促使農業畜牧業產生新的內涵、學科基礎以及產業化目標。
關鍵詞: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8-91-1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加快動物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運用能夠促進農業的迅速發展,將動物科學、動物醫學以及生物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不斷創新農業動物、生物的生產技術,能夠培育優質、高產以及抗逆的畜禽品種,對動物的遺傳資源進行有效保護,不斷豐富動物生產的產品種類,加快動物繁殖技術的產業化發展,為動物疫病的防治提供科學合理的技術儲備與技術支撐。
1 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研究現狀
1.1 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取得的成績
我國對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發展一直高度關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農業動物生物技術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在發展中國家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某些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已經躋身于國際先進行列。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主要成就體現在轉基因技術、動物基因組研究、動物克隆等多個方面,農業動物生物技術在我國農業發展中逐漸得到積極推廣與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畜禽育種與生產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我國進行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研究的機構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的研究以及產品的開發之間互相促進與有效銜接的結構體系。
1.2 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雖然我國的農業動物生物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仍然出現了一些影響其進步與發展的問題,比如重視論文,忽視專利與產品;自主研發能力較低,跟蹤研究過多;研發力量難以集中,課題重復嚴重;國家的資金投入技術較低,研發經費不足。
因此,必須推動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研究從實驗室轉向產業化研究,從跟蹤模仿轉向自主創新,從單項技術的突破轉向整體的協調發展,在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源頭上進行創新,促進其跨越發展的實現,加強支持條件的建設與技術平臺的建設,使我國的動物生物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建成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研究產業,對國際合作與自主開發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協調與處理。
2 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發展趨勢
根據我國農業畜牧業的現有基礎以及對動物生物技術的實際需求,國家應該集中各種力量,著重對生物技術開展基礎性的研究,加大技術的投資力度,對一些利潤高的技術產品進行重點投資,根據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現有基礎和社會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勢,預計農業生物技術將在以下幾個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2.1 分子生物學技術
由于農業養殖日益呈現出規模化與集約化較高的特征,再加上人們對短期經濟效益的集中追求,所以我國傳統的畜禽品種資源將會遭遇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其群體數量將日益降低,品種資源的破壞形勢會日益加深,根據這種現實情況,未來農業動物生物技術將在以下分子生物領域進行發展:對我國固定的優良品種或基因進行挖掘與定位;為畜禽的遺傳多樣性進行保護的分子監測技術;我國固有畜禽品種的起源與進化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保存動物遺傳資源的生物技術研究。
2.2 分子育種技術
我國農業中的畜禽育種工作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由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育種方法也逐漸由數量遺傳法轉向分子育種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方法,所以分子育種技術的改進將是未來階段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一個主攻方向,分子育種技術的研究將集中在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數量性狀主基因的檢測和定位技術、動物功能和抗病基因的診斷技術以及試劑盒的研究,通過這些方面的技術研究提高動物產品的質量,實現其最大效益。
2.3 分子診斷技術
畜禽疫病是對我國畜牧業生產以及產品安全造成主要影響的關鍵因素,畜禽疾病的危害嚴重、流行面廣,潛在危險性較大,一旦發生就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利用免疫學、現代分子生物學以及病毒學的相關技術,對我國畜禽的重要疫病進行分子生物學研究是是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主要包括:重要畜禽疫病的分子診斷、監測、重要畜禽疫病病原的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研究以及試劑盒的研發。
2.4 轉基因動物技術
轉基因動物是一種將胚胎工程與分子生物學有機結合而研究出來的一種基因工程動物,這種技術是克隆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影響動物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能夠促進遺傳學與發育生物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是加快動物育種進程、提高育種效率,為瀕危動物提供生存方式的有效方法。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快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研究,促進該項技術的有效運用對農業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在深入分析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總結相關經驗,掌握我國動物生物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對分子生物學技術、分子育種技術、分子診斷技術以及轉基因動物技術進行重點研發,不斷促進我國農業動物生物技術的進步,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舒平,李坤,夏英杰.淺議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2,(01).
[2] 李瑞國,苗朝華.現代動物生物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前景[J].生物技術通報,2010,(08).
[3] 李喜和.家畜繁育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推廣應用[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3,(03).
[4] 王朝文.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0).
作者簡介:陸印,白城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