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娟+黃萍


摘要:為了解云浮市農村飲用水水質狀況,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和改善農村飲水水質提供科學依據,采用SPSS 17.0軟件對全市5個涉農縣(市、區)2012年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數據進行了相關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全市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為77.74%,其中枯水期水質合格率(83.00%)高于豐水期水質合格率(72.52%)(P<0.01);經消毒處理的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高于不消毒的(P<0.01);各單項指標合格率最低的前5項是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肉眼可見物、渾濁度、氨氮,枯水期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氨氮的合格率均高于豐水期的(P<0.01)。云浮市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問題仍然突出,水質微生物超標仍較嚴重。
關鍵詞:農村;飲用水;水質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2-0158-02
1引言
飲水安全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與農民的健康密切相關。農村飲水檢測是保障農民飲水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關鍵措施。為掌握云浮市農村飲用水水質狀況,2012年對全市各縣(市、區)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數據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2材料與方法
2.1檢測數據的選擇
全市5個涉農縣(市、區)2012年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數據全部納入本次分析。
2.2水質分析的項目
水質分析的項目包括: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氨氮、砷、氟化物、硝酸鹽、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
2.3分析方法與依據
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1]為依據進行評價,當水樣上述檢測指標全部合格時,該水樣水質評價為合格;只要有1項指標不合格即水樣水質評為不合格。
2.4數據處理
將檢測數據以Excel 2003格式導出匯總,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水質總體情況
2012年全市共檢測農村飲用水水樣602份,水質合格的有468份,合格率為77.74%,其中枯水期檢測水樣300份,水質合格的有249份,合格率為83.00%;豐水期檢測水樣302份,水質合格的有219份,合格率為72.52%。枯水期的水樣水質合格率高于豐水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9.56,P<0.01)。
3.2消毒與不消毒的飲用水水質合格率
經消毒(完全處理和僅消毒)處理的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為93.97%,高于不消毒的水質合格率(73.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21.86,P<0.01)。枯水期、豐水期經消毒處理的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高于不消毒的水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值分別為5.20、17.93,P<0.05)。見表1。
3.3水質各檢測指標合格情況
在監測的19項指標中,合格率較低的前5項分別是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肉眼可見物、渾濁度、氨氮,其他指標合格率均在98%以上。從不同水期各指標
合格率來看,枯水期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氨氮的合格率均高于豐水期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值分別是5.39、24.12、12.93、13.20, P<0.05)。具體見表2。
4討論
分析結果表明,2012年云浮市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為77.74%,枯水期水質合格率高于豐水期,且枯水期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氨氮的合格率均高于豐水期,這提示水質受人畜糞便、生活污水污染嚴重[2],豐水期尤甚。可能的原因是:地面水的水量和水質受流經地區地質狀況、氣候、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較大[3];云浮市農村生活飲用水主要以地面水為水源,大部分水源缺乏有效的防護措施和水處理措施;農村生活垃圾亂堆放,生活污水及人畜糞便很少經無害化處理而隨意排放。這些因素導致農村生活飲用水容易受到污染,而云浮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特別是豐水期降水量大,把上述的污染物及泥沙沖刷到地面水體,部分污染物滲到地下水[3],使水源污染特別是微生物污染更嚴重。
經消毒處理的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明顯高于不消毒的水質,枯水期、豐水期消毒的水質合格率均高于不消毒的水質,因此加強農村飲用水凈化消毒是提高農村水質合格率和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首要措施。
全市農村水質單項指標合格率較低的前5項分布是: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肉眼可見物、渾濁度、氨氮,其中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超標較嚴重,其他指標合格率均在98%以上,這提示農村飲水的主要污染物是微生物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農業污水,工業廢物污染相對較少。由此可見,云浮市農村飲用水水質衛生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村存在介水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風險。微生物污染問題是威脅飲水安全的首要問題,必須嚴格加以控制[4],加強農村污染源處理和飲水消毒是對微生物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綜上所述,云浮市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問題仍然突出,水質微生物超標仍較嚴重。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農村飲水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規范供水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加強農村飲水凈化和消毒與監測,加強飲水安全知識宣傳,切實保障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GB/T 5749-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衛生部衛生標準委員會. GB/T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28~29,88.
[3]陳學敏,楊克敵,衡正昌,等.環境衛生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4~114.
[4]WHO.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fourth edition[M/OL].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publications/2011/dwq_guidelines/en/index.htmL,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