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娜



摘要:指出了酒店業的低碳化發展是一個綜合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政府、酒店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對海南省酒店低碳化發展的現狀的研究,不僅有利于酒店認識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能耗問題,還為國家制定有效的酒店低碳化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通過對234名酒店員工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與部分酒店的管理層進行深度訪談發現,雖然低碳理念已經在海南省的部分酒店開始萌芽,但是海南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較低,酒店業仍然是海南省的能耗大戶;通過對海南省的272名大眾調查研究發現,海南省大眾對低碳酒店的推廣有較強的認同感,但是消費習慣和行為有待轉變。最后,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分別從政府、酒店和消費者的角度提出了海南省酒店業低碳化發展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海南省;酒店業;低碳化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2-0249-05
1引言
雖然旅游業被稱為無煙產業、綠色產業,但是世界經濟論壇《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業》的報告中卻指出旅游業應該對世界碳排放負5%的責任,其中酒店的耗能是節能減排的重點[1]。此后,低碳旅游這一概念在世界迅速傳播。在我國,低碳旅游也逐漸地從理論宣傳階段轉入了低碳實踐階段。2009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并提出推進節能環保是發展旅游業的主要任務之一[2]。國家旅游局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旅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要求五年內將星級飯店用水用電量降低20%;超過能耗限額的企業不能被評定為星級飯店[3]。海南省在《海南省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也明確了海南省“十二五”規劃期間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和原則,提出要把建立低碳型旅游等服務業作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4]。然而,對海南省酒店的調研發現,海南省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較低,酒店業仍然是海南省的能耗大戶。因此,酒店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經成為海南發展低碳旅游、建設生態文明的熱點問題。對海南省酒店低碳化發展現狀的研究,不僅有利于酒店業認識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能耗問題更好地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還為國家制定有效的酒店低碳化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
2酒店低碳化研究現狀
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酒店業低碳化發展在國內的研究現狀,在CNKI中搜索1999~2012年,以“酒店并含低碳”和“飯店并含低碳”為主題的國內相關文獻,得到394個結果。涉及酒店低碳的文章最早出現在2008年,并當時只有兩篇,一篇是保定日報對國內首座五星級酒店太陽能電站并網發電的報道,另一篇是對低碳生活埋單的提案。2010年國內學術界對酒店低碳化的研究才開始大幅升溫,2010—2012年發表相關文章共有381篇,占結果總數的96.7%(圖1)。
圖1近五年論文發表情況
通過對文獻的閱讀和梳理發現,國內學者研究的內容范圍相對較廣且多以定性分析為主,主要集中在低碳酒店的概念辨析、酒店低碳化的發展路徑及管理、酒店節能減排分析、酒店的碳計量、低碳酒店案例分析等方面。然而,從酒店管理角度對酒店低碳化發展進行研究的文章非常少,定量分析或是實證調研的文章也尤為鮮見。很顯然,目前的研究缺乏針對性,不足以滿足低碳實踐發展的需要。文章以海南省酒店272名大眾和234名酒店員工為調查對象,分別從生產者和消費者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實證調研,得出海南省的發展現狀。不僅彌補了現有學術研究的不足,還有利于酒店業認識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能耗問題,更好地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同時,為國家制定有效的酒店低碳化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
3海南省酒店員工調研分析
3.1樣本特征與數據收集
針對酒店員工的低碳節能意識、酒店的低碳管理措施等方面問題,對海南省21家星級酒店的員工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問卷234份,有效率為97.5%。其中有效的調查樣本中,前廳部45人,餐飲部69人,工程部57人,客房部22人,保安部21人,其他部門20人,具體分布如圖2所示。由圖可已看出,此次調研不但人員分布廣泛,而且針對直接對客服務的前廳部、餐飲部,以及在節能減排中起關鍵作用的工程部增加了調查比例。另外,針對問卷不容易體現的問題,還對部分酒店的領導層做了深度訪談。所以此次調研基本可以反映出海南酒店的低碳發展現狀以及酒店員工對酒店低碳化的認識情況。
圖2員工部門分布
3.2分析方法
利用頻數分析方法,對酒店員工的部門、年齡及學歷情況進行分類整理,并且針對酒店的節能減排現狀、低碳管理水平、員工的低碳意識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另外,針對問卷不容易體現的問題,還對部分酒店的管理層做了深度訪談。調查研究發現:雖然低碳理念已經在海南省的部分酒店開始萌芽,但是海南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較低,酒店業仍然是海南省的能耗大戶。
3.3調研結果分析
3.3.1酒店業是海南省的能耗大戶
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下,海南酒店的數量,隨著客源的增加不斷增加,為了與海南的國際形象相適應,星級酒店的建造一味地追求高檔次、高利益,裝修上也不斷追求奢華,要求大空間、高層建筑,導致酒店的平均建筑能耗一直處于高水平。另外,酒店在建筑中缺乏對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既浪費了海南的自然資源又增加了酒店的碳排放。據統計,一家四星級酒店的燃煤鍋爐,每年至少排放7萬kg煙塵、420萬kg二氧化碳和2.8萬kg二氧化硫[5]。在酒店使用的主要能源調查中,有76.1%的員工表示酒店使用的是電能,只有少數酒店會充分利用海南充足的日照和風能,酒店使用的主要能源見圖3。
除此之外,調研發現海南省星級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在配備和使用方面存在消費高、浪費大的現象,有高達61.4%的員工表示酒店無法取消六小件,因為會引起客人的不滿。酒店的一次性用品消耗量大、無法循環使用,endprint
圖3酒店使用的主要能源
這一類消費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資源, 造成了浪費,還會在運輸和處理中間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由此可見,酒店業已經成為海南的能耗污染大戶,在低碳化發展的道路上需要肩負起重大的節能減排的任務。
3.3.2海南省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較低
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酒店都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努力,如表1所示:有60.3%的員工表示酒店一直在采取節能減排措施,36.3%的員工表示偶爾采取,只有3.4%的員工表示酒店從未采取過節能減排措施。以辦公用品的雙面打印為例,64.1%的員工表示酒店規定必須使用雙面紙打印,而且在工作中也會踐行;其中表示偶爾使用雙面打印的員工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工作性質,不需要經常打印。
節能減排是酒店低碳化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調查中發現雖然有79.9%的員工表示會積極配合酒店的節能減排措施,但是卻有51.3%的員工不了解低碳酒店,甚至還有16.7%員工從來沒有聽說過低碳酒店。即使在聽說過低碳酒店的員工中大部分也是通過網絡媒體、期刊或他人告知了解到這一概念的,通過酒店培訓知道低碳酒店的員工只有16.2%,表2反映了員工了解低碳酒店的具體途徑分布。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網絡媒體在低碳宣傳中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則反映出了酒店對低碳知識普及的缺乏以及低碳管理的低下。
對酒店低碳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調研結果,如圖4所示:高達37.6%的員工表示酒店一次也沒有開展低碳酒店的宣傳或培訓,還有45.7%的員工表示酒店偶爾會開展低碳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只有16.7%的員工表示酒店經常會進行低碳酒店的培訓和宣傳。這充分地說明了酒店還沒有把低碳管理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來進行,低碳管理水平急需要提高。
圖4酒店低碳培訓頻率
在對消費者的低碳引導調查中:35.1%的員工表示酒店從未鼓勵過客人進行低碳消費,只有19.2%的員工表示酒店經常鼓勵客人進行低碳消費,如表3。
以上分析說明海南省的酒店已經把節能減排作為酒店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管理層僅僅在酒店節能措施方面作出了努力,并對員工進行了培訓,大多數酒店卻沒有把低碳這一概念正式提出來,低碳管理尚未成為酒店的一項日常工作。酒店對低碳管理的不重視和理解的缺乏導致了員工的低碳意識薄弱,進而限制了低碳服務的推廣,嚴重制約了酒店的低碳化發展。因此,一方面政府應加快制定專門針對酒店低碳化發展的政策法規,強調低碳酒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酒店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低碳管理水平。
3.3.3低碳理念在海南部分酒店開始萌芽
雖然海南省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較低,但是隨著酒店對節能減排的重視,低碳在海南省酒店已經不是一片空白。在深度訪談中發現,節能燈等低碳照明設備得到了廣泛使用,節水新技術、節水型抽水馬桶也在部分酒店得到了使用,例如三亞的麗思卡爾頓酒店,房間的空調是自動感應系統,只要陽臺的門窗打開了,房間的空調便會自動關閉;衛生間也全是感應出水。在新能源的使用方面,調研發現很多酒店在建造時都考慮到了海南風能豐富的優勢,建設開放式大堂使清新的海風穿堂而過,這樣既不用空調又充滿了海南的特色。據調查了解,鴻洲埃德瑞酒店采用四面及自然通風的設計原理,敞開式的設計節省了空調的使用,減少了酒店的能耗和碳排放。該酒店在設計上不但考慮到了風能的利用,還借助三菱形外觀和落地式無色玻璃設計充分地利用了太陽光。另外,通過在樓頂安裝真空集熱管,解決了酒店客人以及員工的日常熱水供應。由此可見,海南省部分酒店已經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動酒店業的低碳化發展。
4海南省大眾調研分析
4.1樣本特征與數據收集
為了進一步了解低碳酒店在消費者中的接受程度,針對不同的客源在海南國際美蘭機場、海口動車站、旅游景點和商業區對海南省272名大眾做了“對低碳酒店的認同感”的問卷調查。一共發放問卷280份,回收273份,有效問卷272份,有效率99.6%。
4.2分析方法
利用頻數分析方法,對所調查樣本的年齡、學歷以及職業情況進行分類整理,并且針對海南省大眾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以及對低碳酒店的支持程度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研究發現海南省大眾對低碳酒店的推廣有較強的認同感,但是消費習慣和行為有待轉變。
4.3調研結果分析
4.3.1海南省對低碳酒店的宣傳力度不夠
低碳酒店在海南省的宣傳已經初具規模,被調查者中有59.6%的大眾聽說過低碳酒店。但是,只有7.7%的大眾非常了解低碳酒店或從事低碳酒店的研究工作,仍然有32.7%的大眾從來沒有聽說過低碳酒店,即使聽說過低碳酒店的大眾也不了解其內涵,具體情況如圖5所示。
圖5海南省大眾對低碳酒店的了解情況
由此可見,海南省對低碳酒店的宣傳力度不夠,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對低碳概念的認識上,并不了解低碳酒店的內涵。因此,海南省在低碳酒店的推廣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宣傳的廣度,更要重視宣傳的深度。只有真正了解了低碳酒店的內涵,消費者才能在入住酒店的時候積極配合酒店的低碳措施,并且更好的發揮其監督者的職責。
4.3.2海南省大眾對低碳酒店有較強的認同感
雖然針對低碳酒店的認識不夠深入,但是經過調查人員的介紹,海南省大眾普遍認為低碳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75.5%的大眾認為非常有必要構建低碳酒店,21.7%的大眾認為無所謂,只有3.3%的人認為沒有必要構建低碳酒店。關于“對低碳酒店接受程度”的調查項顯示:65.1%的被調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酒店提供低碳服務,26.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了解之后再去嘗試酒店的低碳服務,只有8.8%的人認為低碳與酒店舒服、享受的理念相矛盾,不愿意嘗試。由圖6可以看出,只要酒店在低碳化發展的同時保證服務質量,91.2%的大眾都愿意接受酒店的低碳服務。endprint
圖6大眾對低碳酒店的接受程度率
調研中還發現,有18.8%的人愿意通過增加支付房間費用來支持酒店的節能減排的措施,同時還有50.4%的人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也愿意為自己的低碳消費買單。從圖7中可以看出69.2%愿意為自己的低碳消費支付額外費用。
圖7大眾為低碳消費的買單意愿
以上調研結果足以表明,海南省大眾對低碳酒店的認同感和支持度較高,只要配合政府的低碳政策和酒店積極的引導與宣傳,低碳酒店在海南省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4.3.3海南省大眾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有待轉變
雖然海南省大眾對構建低碳酒店表示支持,然而受我國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大眾普遍存在便利消費、崇尚享受的生活方式等不低碳的行為,這都會直接或間接增加酒店的碳排放。對床上用品的更換頻率的調研發現,高達59.9%的大眾表示必須每天更換床上用品,占到了一半以上,只有16.9%的大眾表示續住可以隔3d或3d以上更換,如圖8所示。
對于續住的房間其實沒有必要每天都清洗床上用品,然而現代人出門習慣于崇尚享受的生活方式,所以三星級以上的酒店平均每間客房日耗水量是城市居民用水量的3~5倍。不但如此,床上用品的洗滌還要消耗大量的洗衣液,對環境造成污染,間接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炫耀性消費、奢侈消費、攀比消費等非低碳的消費理念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和目標追求。酒店的經營者和消費者相互影響、相互迎合,最終將會導致酒店高消耗、非低碳的發展局面。
圖8床上用品的更換頻率
5海南省酒店低碳化發展的建議措施
5.1政府加強對低碳酒店的宣傳與支持
通過調研發現,海南省對低碳酒店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并且網絡媒體是大眾獲得低碳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為了促進酒店業的低碳化發展,政府必須發揮好引領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宣傳渠道,對低碳酒店的內涵進行介紹。在增加宣傳廣泛度的同時,還要不斷加深酒店和消費者對低碳酒店的認識,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與此同時,政府還應該制定酒店低碳化發展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保證酒店的低碳化發展有法可依。此外,政府還需要制定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財稅機制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鼓勵酒店的低碳化發展。
5.2酒店提高自身的低碳管理水平
作為低碳酒店的建設者,酒店的低碳管理水平與低碳化發展的成敗息息相關。因此,針對調研發現的酒店低碳化管理水平低的問題,酒店應該在采取節能減排措施的同時,把低碳化發展作為一項日常的管理工作。首先,酒店應當采取一系列的低碳措施,樹立自身的低碳形象,并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開展低碳營銷。其次,酒店要對員工進行低碳知識和低碳服務的培訓,使低碳管理與日常的績效考核掛鉤,培養員工的低碳意識,督促員工在工作中積極為客人提供低碳服務。最后,酒店可以通過設置碳積分、適度的價格優惠等措施鼓勵客人進行低碳消費,逐漸引導客人培養低碳的消費習慣。
5.3消費者改變傳統的消費方式
調查研究發現,海南省大眾的低碳環保理念還是很高的,被調查者中有91.2%大眾都愿意接受酒店的低碳服務,甚至有69.2%的大眾愿意為低碳酒店的建設支付額外的費用。因此,在不降低酒店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海南省大眾之大部分都愿意接受低碳服務。只是由于長期以來養成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增加了在住店期間的物質消耗和碳排放。消費者是低碳飯店創建的重要參與者和踐行者,海南省酒店業低碳化發展必須改變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踐行低碳理念。
參考文獻:
[1]Madrid,Geneva.Encouraging the tourism and tracel industry towards a low carbon[EB/OL].http://www.unwto.org/media/news/en/press_det.php?id=4312,29-06-05.
[2]國發41號文件( 2009).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N].中國旅游報, 2009.
[3]陳偉,孫紹華.“十二五”節能減排立足長效機制[J].廣西電業,2010(11):9~11.
[4]程明雄.海南省低碳產業體系建設研究[J].特區經濟, 2011(12).
[5]胥俊.飯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飯店[J].公共管理,2008,7(6):141~142.
[6]《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編寫委員會.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