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梅



摘要:評估了Olsen法測試土壤有效磷含量中環境因素溫度和時間對準確測量的影響,優化了測量條件。結果顯示:在恒定溫度25~30℃之間,土壤樣品浸提30~35min是比較理想的測試標準。
關鍵詞:土壤有效磷;浸提溫度;浸提時間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2-0169-02
1引言
磷素是作物的生長所必需的三大營養元素之一。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是反應土壤能提供給當季作物磷含量的指標。近年來,不近合理的農田磷肥管理措施已經嚴重導致了農田土壤中磷素的過度積累。過度積累的磷素以地表徑流和滲漏等方式向地表或地下水體遷移,對水體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這一現象在經濟作物種植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據2004年數據顯示,太湖流域農田面源水磷對該區域水體磷的貢獻率業已在19%。此外,不合理的施肥策略,還會增加不必要的農業經濟成本,造成土壤結構的改變,影響農產品的產出和收入。隨著我國種植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高產作物品種不斷涌現,施肥結構和數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壤養分庫也發生了明顯改變。因此,測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對了解當前土壤可供磷素的能力,制定合理施肥策略,改良土壤、提高產出及保護環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常規土壤養分測定中, 有效磷、氮、鉀的測定多采用化學提取劑浸提的方法, 其中以有效磷的測定受外部環境,譬如浸提溫度、時間的影響最為復雜。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暫行技術規程》的規定,碳酸氫鈉-鉬銻抗比色法(Olsen法)可用于測定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中性土壤及水稻土亦可參考使用。土壤中磷酸鈣鹽成分 Ca2-P是有效性最大且持續性最好的無機磷, 是作物當季的主要磷源,而Olsen法主要浸提土壤中Ca2-P。所以,Olsen法測定的有效磷含量即可反映土壤供磷能力,并且與植物吸磷量有很好的相關性。基于此,Olsen法常作為測定除強酸性土壤以外的各類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較理想的方法。本研究探討了在應用Olsen法測定有效磷含量中浸提溫度、時間對浸提出磷含量的影響,以確立最佳的有效磷化驗測試條件,旨在為金壇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2材料與方法
2.1材料
標準土遼寧棕壤(ASA-1a)和河南黃潮土(ASA-2a)分別含有有效磷100±16mg/kg和23.3±1.4mg/kg, 購于北京恒元啟天化工技術研究所。
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參比樣(黃泥土)和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參比樣(兩合土)的有效磷含量分別為16.23±1.06mg/kg 和10.17±0.63mg/kg,由江蘇省土肥站提供。
2.2試驗方法
為測定浸提溫度的影響,稱取各實驗土壤樣品2.500g,加入50.0mL 碳酸氫鈉(NaHCO3)浸提液(0.5M,pH值8.5)于三角瓶中在不同溫度5℃、10℃、15℃、20℃、25℃、30℃、35℃和40℃下振蕩浸提30min。為測定浸提時間的影響,以相同方法制備的各土壤樣本于25℃下分別浸提25min、30min和35min。浸提液經過濾、靜置后,稀釋合適倍數用分光光度計在880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各處理樣本設重復兩次。有效磷含量標準曲線以磷酸二氫鉀溶液制定。詳細測定步驟可參考《土壤農化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浸提溫度對有效磷提取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浸提溫度對4種不同土壤樣品有效磷測定結果都有較大影響。隨著浸提溫度的不斷升高,測得的有效磷含量也逐漸增大。當溫度達到25℃ 時,浸提出磷含量比較接近各樣品標準有效磷之含量。
為了清楚地了解溫度對各土壤中磷素浸出的影響, 筆者對表1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相對標準差(%)被定義為樣品磷含量和有效磷標準值的差值與有效磷標準值的百分數,如圖1。因此,負標準差表示在某溫度下尚有多少有效磷未被浸提出,而正值則表示有過多的無效磷素被浸提出。圖1顯示從4種土壤樣本浸提的磷素含量與浸提溫度成比較明顯的線性正相關關系。以此建立的正相關擬合線在25~30℃之間(截距)與溫度軸相交。這一結果表明,在此溫度區間(25~30℃)測得的浸出磷含量與有效磷含量標準值差最小,最能代表土壤樣本中真實的磷含量。本研究中心長期的測試數據顯示,在開放環境下,夏季測得的有效磷值明顯高于冬季。因此,確保一個理想的測試溫度是有效磷測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圖1還顯示4條擬合線有不同的斜率, 表明不同類型土壤的磷浸出速度也有差異。在以后大量田間樣品的土壤分析中,不同類型土壤要進行分批次的針對性處理,實驗條件也可能需要細微的改進調整。
圖1溫度與4種土壤樣本的相對磷含量標準差
3.2浸提溫度對有效磷提取的影響
浸提時間對土壤樣本中磷素浸出的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在浸提30min后,測定的浸出磷素含量接近4種土壤樣本的標準值。延長至35min 對結果的評定影響不明顯。相應地,我們也對表2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結果如圖2。結果顯示,磷的浸出與時間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磷素的浸出在浸提時間不充分(25min)的情況下,不同類型土壤間有較大差別。這可能有, 土壤的結構與構成有關。浸提時間在30min以上各土壤樣本磷素浸出含量與標準值沒有明顯差別。 因此多于30min的浸出時間是有效磷能充分浸提和準確測量的一個保證。
4結論與討論
土壤測試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之一,隨著我國種植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高產作物品種不斷涌現,施肥結構和數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壤養分庫也發生了明顯改變。本研究評估Olsen法測試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中環境因素溫度和時間對準確測量的影響,優化了測量條件。結果顯示,在恒定溫度25~30℃之間,土壤樣品浸提30~35min是比較理想的測試標準,才能保證測定結果的可靠性,為測土配方施肥提供準確的數據;為農業生產中科學施肥、合理施肥提供科學依據。利用這一結果,本中心成功地建立和規范了準確測量土壤樣品中有效磷含量的操作規程。希望測土推薦施肥技術的實施將推動金壇市農業生產過程中,克服盲目施肥現象,實現合理施肥, 充分發揮化肥增產效應,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加糧食及經濟作物產量,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生活需要;同時,能夠減輕化肥使用對土地、環境造成的壓力,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79.
[2]祁生蘭,祁玲英.時間和溫度對土壤有效磷測定值的影響[J].青海農業科技,2004(4):5,8.
[3]張雯雯,陳智文,李筱琳.測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9):4717~4719.
[4]楊俐蘋,白由路,王磊.基于常規土壤有效磷 (Olsen 法) 分析的高效測試技術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1(3):87~91.
[5]卜玉山,Magdoff ?F R2.十種土壤有效磷測定方法的比較[J].土壤學報,2003,40(1):140~146.
[6]趙玲玲,邢曼平,鮑琴書.土壤有效磷浸提劑分類與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8):1250~12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