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郭曉曦



摘要: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間關系理論研究問世以來,一直吸引著學術界極大的興趣,對這一焦點問題的研究具有深層次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我國汽車制造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及未來趨勢,分析了濰柴動力的融資方式,產品競爭策略和財務結構。結果表明,企業的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策略間的影響具有相互性,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策略是資本結構決策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時產品市場競爭戰略也將影響資本結構選擇。
關鍵詞:資本結構;競爭策略;濰柴動力
一、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對于資本結構與市場競爭策略間的互動關系研究逐漸深入,部分困擾學術界的難題,通過這一研究而得到了合理的解釋。DeAngelo 和 Masulis (1980) 提出公司的融資能力、稅收及破產的可能性等都與其所處的行業相關聯,因此,企業所處的行業特征必然會對企業的資本結構具有一定影響。Brander和 Lewis(1986)認為企業在產品市場上的競爭行為受其資本結構的影響,同樣企業在產品市場上的表現和績效也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決策。自此,產品競爭因素與資本結構相結合研究趨勢受到經濟學界的高度認同并引發國內外學者的深入探究。
Showalter (1995)對Brander和 Lewis(1986)的研究進行了拓展,考慮到了需求、成本的不確定性,同時將企業競爭模式由庫諾特競爭延伸到伯川德競爭,最終得出結論:如果企業進行的是伯川德競爭,在成本不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將不會負債經營,而在需求不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將選擇一定的負債水平來提高產業的產品價格;Showalter (1999)認為制造企業隨著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加而提高負債,而隨著成本的不確定性增加而降低負債;Wanzenried(2000)認為企業的財務決策嚴重依賴于特定產品市場的特性;Lyandres (2003)實證研究結果證明,無論是價格競爭、產量競爭還是其他形式的競爭,企業間競爭強度與資本結構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我國學者對于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策略的研究近年來也取得了較多成果。朱武祥、陳寒梅、吳迅(2002)建立過一個二階段理論模型,并以燕京啤酒為例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認為企業的財務保守行為因其企業產品市場競爭情況而具有合理性;劉志彪、姜付秀、盧二坡(2003)以滬深兩地的上市公司為例進行的實證研究指出資本結構的選擇是一項反應企業競爭手段強硬與溫和的信號燈,并證實了企業資本結構與其所在產品市場的競爭強度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屈耀輝、姜付秀、陳朝暉(2007)利用1999~2004年的數據,實證研究表明,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化與其所在的產品市場競爭強度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公司的總體負債水平和短期負債具有顯著的戰略效應,進一步的考察表明,這種戰略效應具有時滯,即當期的資本結構決策會對以后時期的產品市場競爭強度的變化產生影響。
下文將從我國汽車制造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和未來趨勢入手,研究濰柴動力在汽車制造行業的地位、市場份額和財務業績,然后分析其取得競爭優勢所實施的競爭戰略,以及分析支持其競爭戰略的財務結構。最后將資本結構、融資方式、投向與公司競爭戰略相結合,探討濰柴動力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策略合理與否,提供未來發展的建議。
二、我國汽車制造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格局及趨勢
1953年第一家汽車制造業企業——第一汽車制造廠成立,汽車制造業在中國歷史上出現;1986年國家“七五”規劃中第一次將汽車制造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發展,這經歷了歷史性的變革,自此中國進入了汽車制造業不斷發展的30年時光;進入21世紀,行業所取得的成就更加矚目。我國汽車產量年均增長20%以上,對世界汽車增長每年的貢獻率達到近50%,1955年國內汽車產量為61輛,從初創到1988年歷時30多年增長到50萬輛,2010年汽車產量增長至1826.47萬輛,數字的變化不難反應出汽車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之勢。200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排在了世界第二位,汽車工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2.2%,汽車制造業正式進軍成為了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圖1中可以看出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迅速,總產值從1995年的2216.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0898.8億元。據悉,到“十二五”末將突破50000億元。
目前,我國共有汽車制造業企業13895家,市場競爭激烈,其中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業為11953家,占汽車制造業企業數的86.02%,整車制造企業355家,改裝汽車制造企業539家,電車制造企業37家,汽車車身掛車制造企業364家,,汽車維修行業637家。一般認為汽車制造業分為汽車整車與汽車配件兩大子行業,首先對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業進行分析,自2002年起我國汽配行業的總產值以平均20%的速度高速增長,就總產量而言已躍居世界前列,每年汽配企業的數量以15%—30%的增速迅速增長,目前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業已達約12000家,企業數量龐大,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加之缺乏必要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近年來原材料成本不斷攀升的壓力,企業生存步履維艱。而汽車整車企業就汽車產量而言,2011年已高達1841.89萬輛,奠定世界汽車生產強國的地位,但由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汽車制造業的組織結構相對分散,隨著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的逐步落實實施,汽車制造業的產業集中化得到了完善。
汽車制造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我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趨勢:第一,市場策略,整合市場資源,實行多元化市場運行、精確市場定位、實施市場導向戰略。第二,產業鏈整合策略,以并購、產業戰略聯盟、產業集群的模式實現汽車制造業橫向一體化,形成具有更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第三,技術領先策略,實現技術創新,走“綠色、節能、環保、安全”的創新型道路,無論產品還是工藝都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第四,營銷策略,營銷系統建立與售后服務的完善成為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趨勢。
三、案例介紹
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濰柴集團)創建于1946年,全球員工近5萬人,資產總額719億元,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整車、動力總成、汽車零部件和豪華游艇四大業務平臺的企業,是一家跨領域、跨行業經營的國際化公司,分、子公司遍及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區,在山東、陜西、重慶、江蘇、上海、湖南及湖北7 省市設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制造集團之一。海外服務網絡遍布獨聯體、非洲、東南亞、中東等中國機械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成功建立150余家海外特邀維修服務站,初步建起服務全球的網絡。
濰柴動力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整車、動力總成、汽車零部件和豪華游艇四大業務平臺的企業,其良好的銷售業績,使企業在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的位置由2007年的第161位上升至2011年第93位,列“中國制造業500強”第35位,較2010年上升14位。全年生產柴油機7 1.8 萬臺,合計1.29億KW,是中國最大的柴油機專業研發、制造、銷售企業,連續8年保持中國內燃機行業第一位,連續9年保持全球10L及以上大功率柴油機產銷量第一位。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未來提供給濰柴動力集團業務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而它獨具的產業優勢將為其發展奠定基礎。
從表1可以看出2007年濰柴動力的業務收入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都處于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2007年濰柴動力(000338)A股吸收合并S湘火炬,實現聯合市場競爭的規模效應。2008年各項指標較2007年明顯下降,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量減少。在2009年企業每股收益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到了2011年和2012年業務收入增長率受國家經濟發展放緩及國家投資增速下降的影響成為了負值,分析表明2007—2012年濰柴動力的主營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等重要財務指標波動較大,不能實現穩定上升的趨勢。通過分析認為濰柴動力受宏觀經濟環境、市場走勢等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市場份額不夠穩固。公司該采取什么樣的產品市場競爭戰略和財務資本策略來規避風險,下文我們將結合濰柴動力的競爭戰略和資產負債率分析其財務結構和產品市場競爭戰略進行分析。
四、濰柴動力的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一)濰柴動力的財務結構以及與同行業對比分析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濰柴動力的資產負債率處于52.66%—61.30%,平均值為56.17%;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總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說明企業資產變現能力與短期償債能力在逐步增強,但增長速度較為緩慢,仍存在問題,加之較低的長期借款與總資產比反映出濰柴動力偏好于短期借款,對于長期借款可能由于借款費用與利息等原因相對較少。
從圖2、圖3綜合可以看出,濰柴動力2007—2009年期間每年負債總額都明顯高于所有者權益總額,且2007—2008、2009—2010年度負債總額增長率接近40%,有急劇上升趨勢;2007年上市以來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均高于負債增長率;2007-2012年資產負債率均值56.17%,高于行業平均水平54.29%,但近兩年來有降低趨勢。綜合以上因素認為濰柴動力采取的是較為激進的財務策略,近兩年來處于激進財務策略向保守財務策略過度之中。
(二) 濰柴動力的產品市場競爭戰略與同行業對比分析
隨著加快貨物周轉、推進甩掛運輸成為運輸業“十二五”建設重點,濰柴動力將會獲得更為有前景的發展空間,但面對汽車制造業的激烈競爭,如何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困境以及合理預測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日趨重要,濰柴動力會采取哪些競爭戰略來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實現長足發展。它的競爭戰略表現在:
1、市場戰略
濰柴動力根據經濟發展鎖定市場,2007年我國宏觀經濟保持強勁上升趨勢,GDP和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長幅度,,吸收合并S湘火炬,將企業的業務范圍進軍動力總成、整車、汽車零部件三大市場;2008年上半年持續2007年較好勢頭,9月起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市場低迷,但企業迅速跟進公路政策的變化,將市場中心轉移重卡市場,取得成功;2009年擴大內需等推動國內房地產、路橋建設、大型土木工程建設的發展,公司鎖定市場發展重卡市場,同時依靠科技創新鎖定柴油發動機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銷售量同比9.03%的增長;2010年隨著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與國家四萬億投資政策的拉動,公司依靠市場多元化取得良好成效,例如重型卡車產銷雙雙突破100萬輛,其中生產重卡105.86萬輛,同比增長65.44%;銷售重卡101.74萬輛,同比增長59.93%,公司發動機在載重5噸及以上裝載機的配套市場占有率達到84.8%等;2011年重卡行業受政策影響回調,企業又將市場重點定位于受交通發展等有利因素影響的客車市場,大型客車的銷量同比增長10%,市場占有率達到21.61%;2012年受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家投資增速下降影響,由于企業市場多元化的戰略以及精確定位,實現重卡市場低于行業下滑速度、客車市場穩中有增、工程機械仍然保持絕對優勢的良好局面。濰柴動力的市場戰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風險,有利于其持續發展。
在同行業中,大多數企業都十分重視市場戰略這一競爭手段,上海汽車就是一典型代表,其經營范圍包括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各類機動車整車、總成及零部件以及物業管理、國內貿易(除專項規定)、咨詢服務等,實現了市場多元化戰略,同時其乘用車產品根據市場細分創建10余個品牌,基本覆蓋全部市場面,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2、產業鏈整合戰略
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是作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制造企業之一的濰柴動力十分重視的一項,2007年吸收合并S湘火炬之后公司經營范圍從研究、生產及銷售發動機及其零部件擴展到重型汽車、重型汽車車橋、變速箱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等業務,隨著其不斷發展,擁有了中國最優秀的動力總成優勢和國內最完善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線,組成了黃金產業鏈,增強了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提高了企業所處行業地位。
在同行業中福田汽車在全面發展商用車的同時,注重將商用車全系列發展構建的黃金價值產業鏈(包含技術、管理、供應鏈、生產制造、分銷和服務等)延伸開發相關聯產業,產業鏈整合優勢明顯。
3、 技術領先戰略
汽車制造業的競爭力急劇增大,濰柴動力積極進行自主創新,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將科技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注重環境保護,新產品在節能環保等綠色道路上作出較大貢獻,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具體如下表所示:
在同行業中,創新就是生命力的理念深入各個企業,比亞迪作為新能源電動車的領導者,從研發到生產,比亞迪始終堅持“更低耗能,更少排放”的環保理念,技術創新同時注重環保,可持續發展力增強。為了研究我國國內汽車企業創新力,前瞻網分析員根據國產汽車制造業的專利發明數量、實用新型數量、外觀設計數量,2011年和2012年的研發經費投入,分別對各個指標打分,加權得出綜合總分數即為評估汽車制造業的創新能力。以下為前瞻分析員對國內汽車制造業創新力排名:
4、營銷戰略
公司在重視技術研發與市場多元化定位的的同時也在努力建立與之適應的營銷戰略,早在2009年,濰柴動力在國際著名咨詢公司的協助下,重新理順了營銷系統,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2011年在營銷管理領域全面推進內控管理體系,夯實管理基礎,同時完善了銷售及售后等多業務層面的信息化建設,發揮了信息化在各業務中的協同效應;2012年開展產品主題年活動,對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進行改進與提升,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營銷網絡,為銷售業績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在同行業中,長城汽車市場營銷理念十分突出,2012年,確立了以“客戶滿意”和“市場領先”為主要目標的營銷戰略,通過營銷服務的創新變革,實施一系列組合拳,提升終端形象和服務質量,把人、財、物向客戶滿意聚焦,以超值服務為客戶創造驚喜,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營銷優勢十分明顯。
(1)2652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2)12504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基建的項目(3)609萬元投資寶雞法士特技術改造(4)10325萬元投資濰柴動力WD615\618生產線改造(5)14825萬元投資濰柴動力WD615\618生產線擴建(6)29573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廠改建(7)11371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產試室改造(8)52375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9)2728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10)1043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1)4795萬元用于其他投資
(1)2979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2)28919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基建項目(3)4313萬元投資寶雞法士特技術改造(4)7847萬元投資濰柴動力WD615\618生產線改造(5)21462萬元投資濰柴動力WD615\618生產線擴建(6)9733萬元投資濰柴動力大功率柴油機技術改造項目(7)3834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廠改建(8)3738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產試室改造(9)90207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10)965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11)2920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2)
(1)15956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2)45787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技改項目(3)2041萬元投資寶雞法士特技術改造工程(4)27923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生產線改造(5)21019萬元投資濰柴動力大功率柴油機技術改造項目(6)4516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公司改建(7)53032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二期(8)1421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9)185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0)18278萬元用于其他投資
(1)15553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2)51669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技改項目(3)1359萬元投資寶雞法士特技術改造工程(4)8483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生產線改造(5)23612萬元投資濰柴動力大功率柴油機技術改造項目(6)18920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項目改建(7)18140萬元投資濰柴動力T項目(8)3642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產試室改造(9)9491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物流園(10)53960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生產線擴建(11)47475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二期(12)315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13)5371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4)增資1.8億成立山重融資租賃有限公司(15)出資2億成立山東重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16)32157萬元投資其他項目
注重市場多元化戰略與技術領先戰略,產業鏈整合日漸突出
2011年53.04%
募集資金報告期內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非募集資金448996萬元
(1)86447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生產線改擴建(2)45059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項目改建(3)17896萬元投資濰柴動力T項目(4)33827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二期(5)5400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6)16218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物流園(7)23206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研發試制中心項目(8)38212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技改項目(9)20782萬元投資法士特齒輪聯合三車間項目(10)7411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1)546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12)34556萬元投資濰柴動力華動技改項目(13)24953萬元投資金鼎新廠區15萬噸鑄造項目(14)31585萬元投資榆林新廠區建設(15)10791萬元投資新疆重型卡車新建項目(16)陜西法士特出資額為2.55 億元人民幣共同投資設立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17)26599萬元投資其他項目
市場戰略與技術領先戰略并舉,產業鏈整合日漸成熟
2012年52.66%
募集資金報告期內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非募集資金717088萬元
(1)16456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生產線改擴建(2)32584萬元投資濰柴動力鑄鍛項目改建(3)2370萬元投資濰柴動力T項目(4)341萬元投資陜重汽新基地二期(5)755萬元投資法士特技措大修(6)5370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物流園(7)53568萬元投資法士特傳動技改項目(8)30410萬元投資法士特齒輪聯合三車間項目(9)5705萬元投資株州齒輪技改項目(10)1018萬元投資火花塞技改項目(11)4345萬元投資濰柴動力華動技改項目(12)4911萬元投資金鼎新廠區15萬噸鑄造項目(13)20221萬元投資濰柴動力研發試制中心項目(14)14582萬元投資榆林新廠區建設(15)47642萬元投資新疆重型卡車新建項目(16)2012年對外投資417575萬元(17)59228萬元投資其他項目
市場多元化戰略突出,技術領先戰略依然占據主體
資料來源: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財務報告整理。
注:其他投資中涉及上文營銷戰略相關內容的調整。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濰柴動力注重的是多元化戰略和精確定位的市場戰略,吸收合并后的濰柴動力依靠其黃金產業鏈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致力于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打造自己品牌優勢,良好的營銷系統與售后服務,更使得企業如虎添翼般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濰柴資本結構、融資方式及投向與產品市場競爭戰略對比分析
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的先后順序,這是融資優序理論經典內容。從表3中也可以看出濰柴動力進行融資時主要依托自籌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和債務融資,這與融資優序理論是基本相符的,結合其資產負債率可以看出當濰柴動力自有資金不足時采取的是短期債務融資,這能夠充分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注重運用財務杠桿,以滿足資金投向即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整合產業鏈,加強技術研發支持,改進營銷策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優勢。在汽車制造業中,短期負債相比于長期負債在企業競爭中具有較快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優勢,濰柴動力在出現自有資金不足下首先考慮短期債務融資,因此也印證了Wanzenried(2000)提出的企業的財務決策嚴重依賴于特定產品市場的特性。
五、結論
通過對濰柴動力產品市場競爭戰略與資本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采用的內源融資與短期債務融資為主的較為激進融資方式,與之對應,企業采取了以技術領先、產業鏈整合為主的較為激進的競爭策略。同時激進的產品市場競爭策略不僅提高企業的占有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資本結構。由此例證了企業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策略間影響的相互性。
濰柴動力采取的市場戰略、產業鏈整合戰略、技術領先戰略、營銷戰略的制定落實,并且根據行業特征,采用內源融資與短期債務融資為主的融資方式,在激烈的汽車制造業競爭中將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James A.Brander and Tracy R.Lewis.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6,No.5(Dec.,1986),pp.956-970.
[2] 姜付秀、屈耀輝、陸正飛、李焰.產品市場競爭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J].經濟研究,2008,4:99-110.
[3] 趙蒲,孫愛英.產品競爭、非理性行為、公司治理與最優資本結構——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發展趨勢及理論前沿綜述[J].經濟研究,2005,6:81-89,96.
[4] 屈耀輝、姜付秀、陳朝暉.資本結構決策具有戰略效應嗎 [J].管理世界(月刊),2007,2:69-75.
[5] 朱武祥、陳寒梅、吳迅.產品市場競爭與財務保守行為—以燕京啤酒為例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2,8:28-37.
[6] 劉志彪、姜付秀、盧二坡.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強度[J].經濟研究,2003,7:60-68.
[7] 李玲著.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關系:行業特征與案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