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存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總校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汪 存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總校
在任何知識的學習中,只有自己親身參與、投入其中才能將效率達到最大,學生的學習也一樣,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效率才會達到最高。本文就小學語文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展開闡述。
小學語文;主體性;教學
無論是什么科目的學習,只有學生積極地參與進課堂才能達到課堂效率的最大化,讓學生在課堂上扎實地掌握知識。而且課堂本來就是學校為學生學習設置的,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指引者和點撥者,負責在學生學習道路上為學生指引方向,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要從學生開始真正學習時就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有助于學生養成積極參與課堂的習慣,在以后的學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小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引,所以小學教師要做好課堂的準備工作,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下面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方面來探究如何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只有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學生才會去認真地學習,否則學生會認為學習是件枯燥的事情,不想去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讓學生對知識感興趣是很重要的,學生感興趣才能參與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小學生又是剛剛步入學校,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和興趣,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教授語文知識時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上。例如,在學習《嫦娥奔月》這個小故事時,教師就可以先問學生,大家知道嫦娥是誰嗎?講臺下會有不同的學生回答出不同的答案,然后教師再問學生,嫦娥為什么要奔月呢?小學生肯定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想,這時教師讓學生帶著對故事的疑問去閱讀文章,學生肯定會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地去閱讀。也只有學生對學習的課題感興趣,才能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因為在一堂課的進行中是老師一直在講臺上給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只是一個知識的接收者。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學生分成組,以小組討論為主學習知識。例如,在小學生進行造句學習時,教師先給出一個詞語讓學生自己思考進行造句,然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換句子,選出小組內認為最好的句子進行展示。因為小組內要進行評比,學生一定會很努力地去思考去造句,在學生小組內部選最好的句子時就是學生交換意見、合作學習的過程,這樣的模式既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又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學習。教師在學習時組織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就是這節課的主要參與者和課堂的主體,而且學生在討論中,學生之間會交換意見使各自的思維得到拓展,知識得到延伸。學生之間的討論還會讓他們懂得合作時互助的重要性,從小就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互助精神。同時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的成果做出指導和點撥,這時教師的點撥會讓學生豁然開朗,在學習中體味到語文的魅力,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更有興趣更努力地學習。
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體,就要在上課之前對要講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就是要求學生要對知識進行預習。小學生剛進入學校,對學習方法都不太了解,教師要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成為課堂的主人。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也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階段,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學生有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課堂上投入進去,跟得上課堂的腳步,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一定要指導并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為學生的學習增添光彩。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交給學生的就是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生在課下對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預習就可以基本掌握和了解課堂上要學習的新知識,初步地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找到自己課堂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講效果和對知識的深刻理解;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養成復習的習慣,時間長了學生會遺忘一部分學過的知識,養成復習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學習習慣也是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的關鍵影響因素,而且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終身受益,所以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語文課程設置的比較少而且小學生的學習也比較輕松,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課文為學生設置一些情景劇,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重要的是,情景劇是由學生來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學生在情景劇的扮演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課堂的主人并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例如,在小學語文中要學習《愚公移山》這一寓言故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扮演,讓學生自己來演繹這個寓言故事并讓學生自己說出其中主要表達的道理。這樣學生不僅會喜歡上語文課堂還會從課堂中深刻地記住這個寓言故事和其中的道理,在以后他們進行寫作時也可以靈活地運用。學生在輕松的情景劇中不僅參與到課堂成為了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還在課堂上學到了知識。
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很大一部分都取決于課堂效率,而學生想擁有高效的課堂效率就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真正地把握課堂并在課堂上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小學又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階段,教師應從小學就讓學生意識到在課堂上自身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充分發揮主動性,認真思考,這樣以后的學習中學生才會更好地進步和發展。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就要抓住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可通過開展小組討論或是情景劇等方法使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在課堂上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展示自己的風采,成為課堂的主體。
[1]趙艷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J].快樂閱讀.2013(22)
[2]董非,齊建輝,王大江.《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模式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06)
[3]金發根.淺論語文教學中的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