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英 陶慧林 李建平 謝襄漓 海洪
摘 要 本文就當前桂林理工大學化生學院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針對實驗教學方法、實驗內容及考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實驗技能。
關鍵詞 分析化學實驗 教學 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53
應用化學本科專業(應化)的培養目標是掌握扎實的化學化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工、冶金、環保、能源、醫藥等部門從事科研設計、檢驗和技術開發等方面工作的技術人才。為了實現這個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基礎實驗技能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分析化學實驗是應化專業的基礎實驗課程之一,不僅要緊密配合理論課(分析化學)教學,而且實驗內容要避免與其他基礎實驗課程(無機、有機等)不必要的重復。分析化學實驗不是簡單地要求去驗證分析化學中的相關理論,而是通過實驗課程的開展使學生掌握準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認真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為后續課程學習和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1 實驗教學“四步”法
(1)課前預習,課堂提問。實驗課前要求學生查閱有關實驗資料(理論及實驗教材),寫出實驗預習報告。實驗課上通過提問可以了解學生對實驗操作技能、原理、步驟的掌握情況,強調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注意事項。這樣實驗中,學生因理解了實驗原理,熟悉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做到胸有成竹,在實驗中不會手忙腳亂。
(2)演示基本操作技能。分析化學實驗中的前二個實驗項目——分析天平稱量練習和滴定操作練習非常重要。分析天平是定量分析中主要的精密衡量儀器,正確的稱量是得到正確測定結果的基本保證,①滴定操作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所以通過教師演示基本操作,也可以由學生主動演示基本操作,通過發現錯誤操作,使學生清楚操作要點,掌握實驗技術并達到規范化。實驗過程中教師積極指導并檢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及時糾正錯誤或不規范的實驗操作,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操作,保證實驗的成功。
(3)檢查實驗記錄和儀器歸放。通過檢查實驗記錄可以了解實驗情況并發現問題,指導學生認真記錄實驗數據,正確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分析化學實驗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實驗操作位置及相配套的實驗器皿,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將所使用的實驗器皿清洗干凈后整平擺放并收歸,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4)實驗點評。對實驗過程進行點評,既可以由教師進行點評,也可以由同組實驗學生自己互相點評。通過點評總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釋,提出改進方法。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會在下次實驗中出現重復性的錯誤。
2 改革實驗內容,提高學生積極性
分析化學實驗是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分析化學的實驗技能可以滲透在相關的各個學科領域內。通過分析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大學生的良好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但前提是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這樣就必須對原有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一些改革,并遵從應用化學人才培養的目的,同時通過改革,既要加強大學生的實驗技能又要充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②
我們改革后的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削減原來分析化學實驗中的較多的單一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如:消減了一元弱酸醋酸的配制與濃度的標定、銨鹽中氮含量的測定等實驗,增加了一些開放性實驗如:胃舒平藥片中Al203和MgO含量的測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測定、果汁中維生素C 含量的測定等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一般多是驗證性實驗,實驗環境和條件都處于較理想狀態,學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完成實驗內容,這樣的實驗課程是無法引起學生對實驗產生積極性和興趣,更不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而改革后開設的開放性實驗內容多是具有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實際應用性的實驗,實驗條件要求查閱相關文獻后,根據實際樣品與教師推敲確定并完善實驗方案后再加以操作。這樣就將實驗課程由原來的以教師傳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要求學生在一定的周期內,自己查閱資料,自己擬定實驗方案。實驗室相應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開放,開放期間學生隨時可以到實驗室自行配制實驗所需的試劑,熟悉儀器的操作方法。開放性的實驗允許學生在實驗進行中出現錯誤,提倡實驗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相互溝通。這樣通過這些開放性的實驗的完成,促進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習興趣,激發潛能,提高了實驗技能,對后續課程學習和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改革考核方式
分析化學實驗課作為一門單獨課程,考核作為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完成情況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并完善客觀合理的考核體系也是改革實驗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往我們實驗成績的考核包括兩部分:平時成績和實驗理論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60~70%,主要包括考勤率(要求每個實驗必須要參加,不能遲到早退)、實驗預習情況、實驗數據記錄和實驗報告(書寫否規范,結果是否符合實驗要求的精密度等);實驗理論考試成績占30~40% 。
改革考核體系后我們實驗成績的考核仍然包括兩部分:平時成績和實驗理論考試成績,但是平時成績中增加了實驗操作考試。這項考核并沒有指定時間或指定實驗內容,而是在平時的每個實驗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實驗態度,實驗操作情況,評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考核貫穿于整個實驗課程,避免了以往考核的片面性、隨機性。而且學生也比以往更加重視實驗課程,在平時實驗中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促進提高自己實驗的水平,最終達到分析化學實驗培養目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認真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
4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實驗教學的本質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認識過程。這就要求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指導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適當的講解與演示、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等。
實驗教學的改革不僅僅對實驗教學方法、內容上的改革,對實驗指導教師也提出要求,要不斷通過學習提高理論知識水平,豐富完善知識結構,具備扎實的實驗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質。
實踐說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是實際上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摸索,年復一年的實踐教學中由師生共同努力下,并在通過各級校領導的重視,最終才能形成合理、科學的實驗教學新模式。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資助(桂教高教 2012JGA147)
注釋
① 武漢大學.分析化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② 莫運春,許金生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6.2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