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耀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現狀基礎上,重點討論了在水利建筑工程上進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當前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推進我國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進程的對策。
關鍵詞 水利建筑工程 管理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70
1 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現狀
建國以來,政府一直比較注重對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扶持,歷經幾十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國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現代管理思想和信息技術的使用上,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管理觀念落后,缺乏科學手段指導。當前我國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工程建設實施的很多方面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如招投標與工作量的估算,主要依靠個人經驗,較少使用歷史數據分析以及客觀指標評價;重視進度與成本控制,缺乏對工程質量和風險的控制,由于水利建筑工程的自身特點,存在較大的結構風險與質量風險。(2)管理模式落后,內部之間不夠協同,流程缺乏系統性。水利建筑工程一般工程較大,設計政府、項目管理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咨詢單位、施工單位、供應商和質量檢測單位,專業領域涉及地質勘查、水工結構設計、環境生態、水文與移民等,由于各個參建方相互獨立,彼此之間有著不同的利益需求,缺乏主動協調溝通醫院,容易出現問題糾紛,從而難以達到較好的整理管理效果。(3)傳統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由于各個參見方各自的指導目標,一般是單獨管理,大多數項目的聯席辦公也限于重點問題的研究與決策。而在項目的實施和日常管理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數據缺乏共享使用,造成資源嚴重浪費。(4)傳統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實現規范化管理。由于水利建筑工作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存在大量的文件收發與簽署,而各參見方還經常異地辦公,尤其是項目建設的初期,即時協調主要依靠電話溝通,不但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有些重要決策可能會存在傳達與執行上的誤差,無法實現高效、規范的管理。(5)傳統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數據的歸檔難度大,歷史數據的使用效率較低。由于水利建筑工程的建筑和服務周期都比較長,建設中產生的很多重要數據信息需要歸檔保存,現在的歸檔主要是人工歸檔,而且對于歸檔數據的使用也主要是過程監督及作為經驗數據參考,電子政務管理應用有限。實際管理中,缺乏對于海量數據的集中存儲與分析處理。
2 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的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觀點還需創新,模式還需優化。由于信息技術具有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高,方便快捷、處理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與傳統方式相比,信息技術在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與過程控制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水利信息化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項目管理信息化就是在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通過信息技術來優化管理過程,改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管理質量。本文結合筆者水利工程建設經歷,借鑒信息技術在其他行業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經驗,總結了水利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信息化的作用主要有:(1)改變管理觀念,科學指導招標過程和風險管理。以往的水利建筑工程招標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評標、中標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工作量與成本的計算主要依靠有關專家憑經驗測算,存在很大主觀性,為權力尋租創造空間。信息化管理中,已經有很多采用神經網絡進行招投標和風險控制管理的成功案例,而隨著大數據時代,深度學習等更智能算法的出現,讓計算機代替人完成相關管理過程不再是奢望。(2)優化管理流程,縮短工程施工周期。水利建筑工程一般建設周期長,不斷變化的施工環境給很多技術操作帶來困難,通過精益思想優化項目管理流程,采用各種進度控制軟件合理安排和控制施工進度,縮短施工時間,減少不可控風險。(3)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F代水利建筑工程中采用管理系統、辦公郵件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加快項目管理中繁重的多行業、多專業和交叉作業的管理過程,同時,通過對各類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實現水利項目工程的動態化管理。(4)提高質量管理能力,減少重大水利工程災害的發生。
大多數水利工程會存在影響其使用功能的質量通病,通過建立質量通病信息庫,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專家系統等信息技術對以往質量事故數據分析,為類似工程質量管理提供決策,利國利民。
3 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雖取得了階段性進步,但是仍在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水利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探析及改進,是實現水利工程現代化的關鍵所在。
問題一:水利建筑工程企業對管理信息化的認識不足,投入有限。大部分企業人為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與網絡的總和,信息化管理就是對建筑過程、人員信息及文檔資料的存儲,沒有對信息化管理與分析系統給予高度重視,信息化成了一項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工作,缺乏加大工程管理信息化投入的主觀動力,從硬件到人才的投入都非常有限。
問題二:缺乏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標準規范和流程。水利建筑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工程龐大,參見方眾多,各參建方的規模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目前還沒有國家強制的行業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規范,各個企業的信息化流程有很大不同,限制各方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影響信息化管理進程。
問題三: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存在較大局限性。目前,大部分所謂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水利建筑工程企業,都是在工程管理的部分階段穿插了信息化應用。例如,水利工程設計院在水利工程的設計階段根據現場勘測數據對工程主體進行三維結構重建,模擬各種災害情況,評估工程的結構合理性及風險性,有得施工單位在進度控制、合同管理和原料采供上采用了相關的管理軟件,工程的整體管理與協調能力較差。
問題四: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存在孤立性。目前,對于大部分水利工程單位而言,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在單個企業內部的共享與流通已經可以做得很好,局域網信息共享,辦公自動化和郵件系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單位的工作效率,但是各單位由于現有大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問題,各自的有用信息多形成信息孤島,很多原始數據重復存儲,處于多種原因也難以實現信息的綜合處理與利用,大大降低了有用信息的效能。
問題五: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存在誤區,使用深度不夠。很多工程建設單位不重視信息化管理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對于信息化存在認識誤區,將信息等同于計算機記錄數據,信息共享等同于網絡與通信技術,造成大部分工程的業主、施工和監理方的一般信息交換實現數字化辦公,忽視了信息技術在管理優化與數據分析方面的強大優勢,使得信息化雖有廣度但缺乏深度。
問題六:水利建筑工程企業從事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匱乏。水利工程的業主、施工、設計和監理方都是專業背景比較強的單位,缺乏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尤其是施工單位,人員的文化素質整體不高,推進管理信息化,要從提高從業人員的信息技術使用水平做起。
問題七:缺乏水利建筑工程項目關系信息化的評價體系。由于國家暫時還沒有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標準規范出臺,也就難以對現有建設單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進行客觀評價。河海大學的豐景春教授雖然已經做了一些水利信息化成熟度方面的工作,對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程度進行客觀評價,但是,這種評價主要針對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信息化建設。若要評價項目管理信息化,還需考慮相關管理因素。
4 提高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提高我國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建設目標明確。首先要有明確的信息化管理戰略目標,學習國外與國內相近行業的成熟經驗,以現代化管理為最終目標,進行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優化。(2)制度保證。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標準化流程也應該盡快出臺,對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單位進行信息化管理的制度約束。(3)人才培養。信息化管理的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是提高各方信息化管理參與熱情的源動力。(4)提高工程管理的適應性。目前,針對水利行業建筑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統還比較少,大部分單位所使用的多是通用管理系統,亟需開發定制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5)完善信息化成熟度評價體系。成熟度是評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指標,需要相關人員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深入研究。
5 結束語
管理信息化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更是管理變革。要完成這一轉變,必須拋棄原有的思維習慣、工作方式,更新觀念。不僅要領導決策層高度重視,也要全員動員,整體規劃,系統性推進,促使我國水利建筑工程建設從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邁進。
參考文獻
[1] 謝志平. 淺談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方案研究[J]. 江西建材,2013(5):170-171.
[2] 畢連濤.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應用現狀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5):223-224.
[3] 豐景春, 高佳旭. 基于AHP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項目模糊綜合評價[J].項目管理技術, 2012(10):38-42.
[4] 陳春梅. 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07(13):229-232.
[5] 周斌, 高愈滋. 淺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中的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 2008(36):54.
[6] 劉兵,陳偉鋼. 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若干對策[J].建筑, 2009(16):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