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早芳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要真正讓語文課堂教學從過去的講堂變為學生學習的學堂,就必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既可以保證思想內容教學的順利完成,又可讓學生主動學習。
關鍵詞:教師;學生;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03-01
現代教育理論讓我們懂得: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和主動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要真正讓語文課堂教學從過去的講堂變為學生學習的學堂,就必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讓學生主動看、讀、想、說,把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讓學生主動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每學一篇課文,我總是讓學生先默讀,再輕聲讀,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我讓學生自學課文。要求是:1、默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語,借助字典結合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2、輕聲讀課文,了解每自然段寫什么,初步了解課文內容;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給文章分段寫段意。通過讓學生主動地讀課文后,再匯報自學的情況,并提出自學中出現的問題,再讓學生互相補充回答、理解,教師只抓住重難點適當點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就收到了主動讀的效果了。
二、讓學生主動看 看是觀察的主要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先看后想,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如我在教低年級學生學生字時,先讓學生看生字,找出它的音近字、形近字,再想生字的音、形、義,然后講間架結構、筆順筆畫,如有錯誤,教師點撥、糾正。這樣一來,既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三、讓學生主動想 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動想,從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寫作方法。在教學《跳水》一文時,我板書課題后就問:“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想到了許多,課文寫誰跳水?為什么跳水?怎樣跳水?我又問:“看了這個題目,你估計課文會寫些什么呢?”學生又想到了許多問題:可能會寫一次跳水比賽的經過;可能寫跳水訓練;也可能會寫遇到危險時跳水得救,還可能……大家思維活躍,想得合情合理,真正起到了發展思維開發智力的作用。
四、讓學生主動說 進行說的訓練,可以提高思維的敏捷和口頭表達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說,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如在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提出“碰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碰壁?”“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在坐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適當地介紹了時代背景,學生爭先恐后,各抒己見,對以上問題說得非常好。再如教“綠色的辦公室”一文時,讓學生說說課題為什么用引號,辦公室為什么是綠色的這個問題時,學生通過各抒己見,最后弄懂了綠色不是指顏色,而是列寧在樹林里辦公,因為地下是綠草,周圍是綠樹,所以叫“綠色的辦公室”。
通過以上的教學嘗試,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自學能力。我為這一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