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飛
摘 要:計算是數學的基礎,如果基礎打不牢,數學的學習就不會取得好成績,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就勢在必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計算的基礎——算理算法,做好這方面的教學,學生才能計算;二是加強練習,以不斷的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算速度,提高正確率;三是養成認真審題,做題細心,題后認真檢查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94-01
期中測試的結果出來后,與同事交流,他告訴我,他班許多學生解題時,思路和方法都對,算式也能列對,可計算錯的太多了。回想我班,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因為計算錯誤而失分,平均下來每位學生要丟6分左右,有時甚至更多。如此丟分,可算較多,也說明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有待提高,也必須提高。其實,“數學”這門學科在中國古代又叫算術,或者算學,單一個“算”字,就能體現計算的重要性。在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解決數學方面的許多問題,最終要用到的也是計算。所以,計算是基礎的,也是重要的。可是,小學階段,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加強算理算法的教學,為學生的計算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個知識點,學生首先要去學,計算亦如此。如果學生連一個算式的算理算法都不會,那他肯定不會計算了,自然就不能完成題目得分了。如我校五年級的有幾個學生在學習小數的乘法時,連基礎——整數乘法的算理都不知道,那小數乘法的學習就更無法完成了。因此,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算理算法就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了,那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做好算理算法的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其次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通過遷移類比,由淺入深的學習(最好是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其達到理解算理,牢記算法。如教學小數的乘法時,可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把小數轉化成整數計算,再把整數相乘所得的結果轉化成小數,然后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從而得出小數乘法的算理。整個過程可全讓學生完成,老師適時的引導、點撥即可。學生經歷了,理解會更透,印象會更深,記憶會更牢。
二、加強練習,以練習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任何知識,要想牢固的掌握,除了需要認真學習外,還需要不斷識記,練習,鞏固,數學知識也是如此。而計算能力的提高就更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以鞏固對算理算法的理解,從而提高運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只是練習應該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口算是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也是筆算的基礎。如筆算324×498一題,用到的乘法口算有9次,加法口算則不少于10次,如果其中某一環節的口算錯了,那這個題的結果肯定會錯。由此可見,口算是極其重要的,口算的練習也是必須要加強的,并且還得堅持,逐步擴展,加深。如低年級可進行整數加減法的口算練習,隨著學習的深入,到中高年級,必須得過渡到小數、分數的乘除法等。
2、估算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但卻是老師們在安排練習時最易忽視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估算以熟練的口算為基礎,為精確的筆算服務。學生的估算能力越強,計算能力相應的會越高。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切實引導學生學好估算,通過對估算的練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估算方法。
3、筆算的練習在學生弄懂算理后要多加強,可每天為學生布置一定量的練習。一方面,可鞏固對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多練,達到熟能生巧,從而提高正確率,提高計算能力。但是,如果長期練習這較枯燥的題目,學生易懈怠,馬虎,這便要求老師要好好地組織練習。如練習題的類型可采取填空練習,改錯練習,趣味練習等,激勵的方式可采取競賽奪旗,獎勵等。總之,要讓學生樂于練,勤于練,最終達到練習的目的。
三、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平常的作業、測試中,由于粗心計算錯誤的,占相當一部分學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生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怎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做題時應先認真讀題目,弄清題目的意思,然后再計算,別盲目的憑直覺完成。如題目4+6-4+6,總有部分學生憑直覺,先算兩邊的加,再算中間的減,結果為0。可正確的應該是從左往右計算,結果為12。在計算的過程中,總有學生看錯數字,看錯運算符號等,導致計算錯誤,這要求老師應培養學生認真校對題目,確保數字,小數點等準確無誤。
2、計算時,應培養學生細心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細心計算是必須的,這里姑且不說,只提書寫的規范。書寫的規范包括字要規范,格式要規范,解題的過程更要規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步養成認真、嚴謹的習慣,也有利于學生在檢查時,能更快,更清楚地發現自己的遺漏和錯誤。
3、養成自覺驗算,認真檢查的習慣。我所在的學校,90%的學生完成題目后,都是把作業和筆扔一邊,做其他事情,98%的學生不懂怎樣檢查。這不是老師沒教學生怎樣檢查,而是老師對學生的題后驗算,檢查還不夠重視。老師應該除了教學生怎樣檢查外,還應把提醒、監督學生題后檢查常態化,讓學生意識到檢查的重要,讓學生通過常態化的題后檢查的訓練后,逐步養成自覺驗算,認真檢查的習慣。
許多事情,要想做完善,做好,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堅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如此,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的是老師、學生長期堅持,共同努力。我也堅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不斷地練習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會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