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艷華
摘 要:課堂形式、內容是多樣化的,我根據適合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的資源,采取走出課堂,情景化教學、范例教學、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參與課堂評價,加強師生互動。
關鍵詞:語文教學;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23-02
著名史學家湯恩比曾提出:一個民族或社會能否打開僵局打開前程,有賴于是否朝著創造的方向邁進。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或社會將無法面對“未來的沖擊”。亦不足以適應現代世界的動蕩。事實上,“人類文化史就是一部創造史,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是創造能力的具體體現。近代,在工業革命的巨大推動下,不僅出現知識的膨脹爆炸,還出現了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這就是創造力的結果。今天,中華民族的興衰更系于子孫的創造能力之上。英國科學家霍伊爾就指出:今日不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國家,則明日將淪為落后國家而羞愧。
有一件事情令我難忘。那是我擔任四年級班主任,一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在教室里靜靜地看課外書,自己也趁機讀讀自己喜歡的《張愛玲文集》。忽然,一個孩子輕輕地叫了起來:“老師,我看見窗外有一只蝴蝶在跳舞!”什么?現在有蝴蝶?那嬌氣柔弱的小生命,怎么會在這樣寒冷的時候出現,并且還有心情在寒風中跳舞?我看了看剛才說話的孩子,是張江——一個腦子里會蹦出些新鮮玩意兒的小精靈。正準備警告他不要高聲喧嘩,他又說話了:“真的,好多蝴蝶在偏偏起舞,好美啊!”其他同學也驚奇地向窗外看去,順著他的手勢,我仔細看了看,窗外仍是一片陰翳的天堂,幾棵原本茂盛的梧桐樹正在秋風中瑟縮著,那些鮮活了一季的樹葉現在已經變得枯黃了,紛紛從樹上飄落,正在走完它們生命的最后一程。哪有什么蝴蝶的影子?我有點生氣了,看來這個孩子不過是想嘩眾取寵罷了,差點兒讓我也上當了。我點了他的名字,他笑嘻嘻地來到我面前,手還背在后面,不知在玩些什么。我的火更大了,真想好好教訓他一頓。還沒等我開口,小張江撲閃著兩只帶著長長睫毛的大眼睛說話了:“佟老師,你看見沒有,窗外那些樹葉多像跳舞的蝴蝶呀!”樹葉?——蝴蝶?我一下子明白過來了。再看窗外,原來,這個可愛的孩子是把一片片從樹上飄落的樹葉看成在空中飛舞的美麗的蝴蝶了。說也奇怪,此時再看那相同的景致,竟然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覺。是啊,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不是落葉,又怎能一廂情愿地認定它們從枝頭墜落時一定是帶著走向生命盡頭的悲愴?也許它們的心情正如孩子們眼里看到的那樣,正充滿激情地演繹著生命中最華美的篇章,正安然自若地享受著那份恬然的幸福呢。
又是一陣狂風吹過,樹葉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在我和孩子們眼里,那是一群美麗的蝴蝶,它們歡笑著煽動著美麗的翅膀,為這個蕭瑟的冬天添上了絢麗的色彩,也給我們心底添上了一抹明黃,那是太陽的顏色。
心情好了起來,環視教室,看見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趴在窗戶旁邊,正饒有興趣地觀看著落葉的舞蹈。我心里一動,計上心來。
師:同學們,剛才張紅說教室外面有蝴蝶,我還覺得很奇怪呢,現在你們知道他說的是什么了嗎?
生:知道,是落葉。
師:你們知道外面的落葉美嗎?
生:美!
師:隔著玻璃恐怕有些不清楚,我們到外面仔細看看這些美麗的“蝴蝶”吧!(歡呼——)
師:噓——小聲點,這些“蝴蝶”很膽小啊,我們千萬別大聲喧嘩,就靜靜地欣賞它們的“舞蹈”吧!
師:剛才同學們一起欣賞了一場非常精彩的落葉的舞蹈,誰能給我們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外面的風好大啊!冷死我了!
師:雖然你的回答和我的問題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但是我還是要表揚你,因為你第一個舉起了手,而且敢于說實話,老師欣賞你這一點,不過以后要聽清楚問題再回答,好嗎?
誰再來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2:我看到樹葉變黃了,好像換了件黃衣服。
師:哎呀,在他們眼里這些樹葉真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
生3:我看見一陣風吹來,樹葉在樹枝上掙扎了幾下,好像想跟著風娃娃一起到天空中做游戲。
生4:當一陣風吹來的時候,樹葉像下雨一樣落下來,有的是金黃色,有的是淺黃色,還有的是深黃色或綠色,真漂亮。
生5:應該是蝴蝶雨!樹葉像蝴蝶那么多蝴蝶一起飛舞,就像下雨一樣,不就是蝴蝶雨嗎?
師:蝴蝶雨!多么富有詩意的名字!你真像個小詩人!讓我們向小詩人致敬!
思維的溝通與契合中,人性化的,個性化的教育凸顯了出來。多么富有想象力的生活感悟,多么富有童真的生活體驗,如果老師沒有善于傾聽的耳朵,沒有會觀察的眼睛,沒有對生活的敏感,對學生心靈的關注,這一閃的靈光便會帶著遺憾消逝。我抓住了這一生動的教育資源,創造性地設計了靜靜地欣賞“蝴蝶舞蹈”的活動,學生有了真切的生活感受,表達自然是豐富的,鮮活的。這一教學環節看似不大,卻包含了許多的新理念,如全新的新課程觀(生活是課程),教學的人文化(關注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想象世界,心靈世界、資源的捕捉與利用,個性化學習與個性化的教學,激勵性的評價等。
課堂形式、內容是多樣化的,我根據適合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的資源,采取走出課堂,情景化教學、范例教學、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參與課堂評價,加強師生互動。例如,師生的對話不再以教師為主,可采用開放題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更多的孩子熱愛課堂,教師要充分發現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讓學生張開理想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盡情地遨游。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個性,創造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在這個片段里,學生的強烈需求得到了媽滿足。激發表達欲望通過課堂上讓學生發表見解、質疑問題就是課堂上學生主體性的一種體現,發表看法、質疑的本身就是很好的參與。富有人文氣息的課堂,善于鼓勵學生的老師,都能為學生增設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聯系“生活世界”,說出自己的體驗、發現。學生喜說、樂說,教師又抓住時機,設疑引導,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樣,參與的積極性就會空前高漲,參與教學活動變為學生主動的行為,課堂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