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興趣是求知的先導。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自主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52-01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先導。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自主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貫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因此,使學生喜歡數學,對數學感興趣,建立自信心,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前提。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融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倡導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教學過程既是師生信息傳遞、交流的雙向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親其師則信其道。”人的感情有潛移功能,小學生則更為強烈。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那么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就會產生興趣。
要想得到學生的喜愛,教師必須首先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事實證明,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容易受到挫傷。在課堂上,當學生敢問而又問得不當,敢說而又說得不對時,如果不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正確對待,相反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嘲笑、指責、歧視,那就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刺傷,就有可能由積極變為消極,大大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每個學生,即使常常受到批評的學生,也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對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求。如果教師能夠向這些學生敞開愛的大門,那么這份愛心對于他們來說尤為珍貴。如果能夠為學生創造展示和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珍惜、愛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就會表現出異常積極的態度,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而真摯的情感。他們會把感激之情化作學習的動力,激發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對問題回答得十分完滿的學生贊一聲:“你說得真好!”“你表現得非常出色!”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滿的學生說:“你說得雖然不完全正確,但只要你再想一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對于想回答而又不敢回答的學生,老師給予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勵。讓孩子們在老師的贊揚聲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直接關系著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的形成,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把書本數學變為生活數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把教學植根于生活,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有價值、適合學生發展的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到學數學的興趣。
怎樣才能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喜歡數學呢?教師可將教材例題、習題的情節作適當的改編,編成學生感興趣的、有生活氣息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學“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時,教師先請學生匯報課前購買商品的情況,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的概念及三者間的關系。又如在教學“容積和容積單位”時,教師提早一天布置了這樣的一道題:讓學生去觀察家中醬油瓶、魚露瓶、酒瓶、花生油瓶……上面所貼商標,記錄下它們的容積。在課堂上交流記錄資料:“物體的容積單位為什么用升、毫升?”這些都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出要研究的數學問題,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引起了學習動機。
三、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動手操作是啟迪學生積極思考,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的重要手段。通過動手操作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獲取知識,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多角度去觀察認知對象,促進分析與探究。
四、進行體驗成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學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產生的自信心可以成為追求新目標,新成績的新動力,隨著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發展進步的良性循環。”體驗成功是培植自信心,激發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師應面向全體,關注差異,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背景來設計教學,創造條件,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五、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今社會是科技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現代化的科技與教學相結合可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外化、物化、動畫化、濃縮化,能突破常規限制,把學生難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有形、有聲、有色地顯現出來,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活躍課堂氛圍。
教學中,媒體的選擇要服從教學目標,并選擇適當的介入時機,用得適當、用得巧,要根據不同課型需要而用。這樣,才能發揮出最佳的課堂效應,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地獲取知識。
六、巧妙設計新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中。因此,新課的導入設計十分重要。導入的關鍵在于突出一個“激”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由“好奇”轉化為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盡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當然,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手段、方法很多。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以及形成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知識間的聯系;體驗艱辛探索的歷程以及獲得成功的喜悅。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情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價值;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促使他們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