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華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普及以及網絡的高度覆蓋,使得信息技術教學逐漸顯示其重要性。但從當前我國高中信息教學的目前狀況來看,學生仍然存在一些操作方面的障礙。
關鍵詞:改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61-01
為適應時代的需求,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學習使用計算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因材施教,分層制定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目標
信息技術實踐課有著鮮明的時代性,知識更新速度快,所以教師在教學模式和內容方面,也要時刻學習,積極適應環境的轉變,提高教學效率。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如何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成為教師們不斷探索研究的新課題。
從高中學生的構成情況來分析,大部分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參差不齊,主要表現為:有的學生因經濟條件限制使用計算機的時間較短,甚至有些學生在上高中之前對計算機的了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條件好點的學生,有的又把使用計算機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聊QQ、玩游戲等,只有少部分的學生會學習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高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要學什么、怎么學習都不太了解,更談不上能擁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鑒于此,教師可以通過測試和問卷調查充分掌握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應用情況,根據所掌握的情況分別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整體水平。例如,在學習文字處理軟件Word以及數據處理軟件Excel時,要求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文檔排版以及簡單的函數計算,要求基礎較好的學生掌握Word中插入目錄和Excel中的條件篩選等技術性知識,或者可以教一些Shift鍵與Ctrl鍵的快捷鍵的使用。在一定的教學練習后,可以讓操作熟練的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對基礎不好的學生進行幫輔,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既提高基礎較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還能完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互幫互助的德育教學目標。
二、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優勢資源以轉變陳舊的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我國在各個層面不斷改革變新,教育也進行了大范圍的改革。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需求。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合理引導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以及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這也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撐。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操作課中,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同時還要拋棄通過制約學生屏幕來制約學生操作的方式。之所以要摒棄這種策略,主要是從變學生為信息技術教學的主體這個角度考慮的。高中階段學生的探索欲望強烈,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操作技能,特別是很多學生在上信息技術操作課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往往會產生強烈的自我嘗試欲望,此刻正是激發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教學的最佳時刻,如果教師生硬地制約學生的操作,反而容易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由此可見,教師應靈活運用適時引導的策略,利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跟著理由逐漸打開思路,根據理論課中學到的操作策略,在教師的操作演示后,結合學生自己摸索出來的操作策略和經驗,總結出學生自己的一套解決策略,達到活學活用,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最終目標。
除此以外,教師應該加強對信息技術操作課的管理和制約,進而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巧妙地制約信息技術操作課的節奏,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難易程度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利用“舉一反三法”、“演示操作同步法”、“分步目標完成法”和“合作學習法”等策略在教學課堂中交叉運用,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培育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講,高中信息技術操作課本身對學生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要讓這種吸引力保持長期有效的話,則要用更加新鮮的授課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實踐,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從而掌握更加熟練的操作技能技巧。不能否認的是,為了照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的情況,教師會重點為學生講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但如果信息技術長時間停在起始階段,也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因此,在講解信息技術操作時,教師應該適度講解基礎內容,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愛好,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聯系實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Excel時,可以用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原始數據,包括身高、體重、性別等信息,讓學生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分別對所得數據進行升降序的排列,計算數據的平均值等。首先,讓學生自行摸索嘗試,感受傳統數據庫數據處理策略存在的容易出錯、效率不高以及枯燥乏味等理由。其次,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對理由進行深思和討論,鼓勵學生尋找更加高效的解決理由的策略。最后,教師用快速、簡易的策略演示一遍,造成兩者間難易程度的極大反差,進而激發學生對快捷策略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可階梯性地設置操作練習的難度,讓學生獲取一定的成就感,逐步深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