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娜
山東省日照市婦幼保健院,山東日照 276800
對于婦科手術患者而言,院內感染是其術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給患者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延長了患者的恢復周期,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在臨床上應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與此同時控制各項感染的危險因素,防止院內感染[1-2]。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對婦科患者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總結有效的防護措施。本文通過對山東省日照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42例婦科手術醫院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提供相關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以期為婦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控制提供臨床參考。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行婦科手術患者601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發生院內感染42例(感染組)。同時,隨機選擇同期于我院行婦科手術未發生院內感染患者42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婦科疾病診斷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均進行尿常規、血常規、體溫等檢查,臨床資料均完整。所有患者都根據自身的實際病情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均配合必要的護理干預。
采用查閱病例的方法,回顧性收集兩組患者年齡、慢性疾病情況、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留管、體重指數、術式情況等資料,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初步探討婦科手術后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01例行婦科手術患者發生院內感染42例,院內感染發生率為6.99%。單因素分析顯示,兩組年齡、慢性疾病情況、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留管、術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感染組患者年齡較大,慢性疾病及術后留管患者比例高,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長,術式以傳統開腹術及微創陰式手術所占比例高,提示上述因素與婦科術后醫院感染相關,且可能為危險因素。見表1、2。

表1 婦科手術后院內感染相關因素分析[n(%)]

表2 兩組手術方式比較[n(%)]
在臨床醫學中,術后感染是普遍的醫學問題,對患者的身心康復產生很大影響。感染在婦科手術中較為常見,本研究回顧性分析601例婦科手術患者,其中,發生院內感染42例,院內感染發生率為6.99%。以未發生院內感染的42例婦科手術患者為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年齡、慢性疾病情況、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留管、術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感染組患者年齡較大,慢性疾病及術后留管患者比例高,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長,術式以傳統開腹術及微創陰式手術所占比例高,提示上述因素與婦科手術后醫院感染相關,且可能為危險因素。一般有泌尿道感染的患者多數有導尿史,用導尿管導尿屬于侵入性操作,術后留置尿管極易損傷尿道黏膜,并且留置尿管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3]。由于婦科手術患者免疫力比較低,同時也因為長期吃藥,產生耐藥性,術中和術后很容易導致條件致病菌入侵患者身體并繁殖,因此在手術室內,由于手術室空間、醫學器械、工作人員自身的消毒的局限性,手術時間越長,手術過程中感染風險越高,導致術后感染率增高。高齡是術后醫院感染的重要的原因之一[4-5]。從本研究可以看出,感染病例年齡分布,60歲以下10例,60歲及以上32例。老年患者由于體質差,手術會使身體更加虛弱。同時,老年患者由于疾病不單一,存在慢性疾病,病情比較復雜,并且身體抵抗力減弱,更容易出現感染問題。因此,醫院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重視患者年齡的差異性,年齡越大感染概率越大,要格外重視高齡患者的護理,降低其感染率。同時,對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告知其患有慢性疾病與術后感染的關聯性,說服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慢性疾病,只有慢性疾病控制理想,患者才盡可能避免感染,更易于康復[6]。
本研究對不同婦科手術方式的院內感染情況進行了統計,婦科手術一般分為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和其他手術。傳統手術包括開腹手術,微創手術包括陰式手術、腹腔鏡手術、宮腔鏡術、宮頸錐術,而其他手術包括人工流產及清宮術。研究結果顯示,傳統開腹手術方式醫院感染率顯著高于微創手術,而陰式手術后醫院感染率明顯高于腹腔鏡手術、宮頸錐切術、宮腔鏡電切術等微創婦科手術。術后泌尿系統感染率最高,切口感染最常見,增加了醫療風險和費用。因術后一般留置尿管,導致術后泌尿系統感染率居所有感染類型中最高。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無疑增加了再次手術風險[7],不但拖延了住院時間,也增加了住院費用。
針對上述因素,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減少或避免婦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首先,加強醫護人員抗感染意識,酌情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醫院應在婦科手術術中和術后,通過培訓和考核的辦法,加強醫護人員抗感染意識[8]。要嚴格把控醫療衛生,在確保手術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手術時間,盡量減少手術過程中與病菌接觸時間,降低手術感染概率[9-10]。同時,醫院作為患者的聚集地,致病菌群集,患者心情和起居舒適度和家里有很大差異。因此,為了更好的康復,避免術后感染,患者可術前口服或靜滴抗菌藥。醫院要做好手術器械的消毒工作,在手術過程中規范手術操作,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術后做好切口的消毒護理工作,降低術后醫院感染率。應重視患者年齡差異,積極治療慢性病,改善營養狀況,提高免疫功能。另外,合理營養,制訂個體化護理措施。一般術后患者身體比較虛弱,食欲不振,免疫力降低,病毒和細菌易入侵身體,引發腸道感染[11]。提示在醫院期間要加強患者的營養,術后醫護人員應參考患者病情推薦適合的食譜,保持飲食均衡搭配,保證營養,多吃好消化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12]。身體免疫力提高了,術后的感染風險也自然降低了,這樣患者才能很快康復。同時,婦科手術后長期臥床并不利于患者的良好恢復,因此應該鼓勵患者術后盡早下床活動,盡量減少臥床時間。患者家屬也要特別注意患者個人衛生護理,尤其重視切口的護理,可通過外涂和內服抗菌藥物的辦法護理傷口,盡量減少切口的感染率。應加強室內通風,給病房按時消毒,控制探訪人數,保持清潔安全的休息環境。醫院應根據患者檔案記錄情況制訂適合其自身的護理計劃,考慮到患者自身的差異性,不能將所有患者都以同一種方式護理,這樣才能切實照顧個人術后恢復的具體狀況,降低感染概率,讓患者順利康復。第三,術后應盡量縮短留置尿管時間。在臨床婦科手術中,有的需要留置導尿管,輔助患者排尿,但由于金屬的導尿管的侵入,無法保證患者引流系統的密閉性,并損傷尿道黏膜,增加泌尿系統的感染概率[13]。從本研究結果不難看出,在調研婦科手術術后感染中,留有導尿管感染的概率高達95.24%,居所有感染類別中最高。因此,在婦科手術中,醫生應盡量不留置導尿管,如果必須留置導尿管,也要嚴格規范操作。在操作前要洗手消毒,保證插管空間無菌封閉,淘汰金屬尿管,要選擇硅膠尿管[14]。尿管在術前做好消毒,留管時嚴禁反復插管引發感染。同時,會陰部位要保持衛生,避免出現逆行感染。術后盡量縮短留管時間,讓患者盡快練習自主排尿,并按醫生囑咐使用抗菌藥,做好會陰部的護理,這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留置導尿管造成的術后感染[15]。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齡越大,其感染概率越高,伴隨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術后感染概率高于無慢性疾病者,患者手術、住院時間長感染概率大,手術方式越復雜,感染概率越高,術后留置導尿管極易造成醫院感染。我院針對各種不同的危險因素總結了相應的防護措施,供相關醫院參考借鑒。
[1]柳耀萍,劉芳芳,王金鎖,等.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淺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1,14(2):1525-1527.
[2]楊慧蕓,柯引娣.婦科手術患者院內感染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1,8(2):362-363.
[3]華凱,楊小華,周萍.婦科清潔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與安全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5(5):268-269.
[4]楊英.婦科手術后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原因與預防處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2,45(18):2549-2550.
[5]李雅琴,張景美.婦科手術后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應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2(14):364-366.
[6]薛楊.現代臨床醫學婦產科手術感染分析及防治措施[J].現代養生,2013,(8):48-50.
[7]宋霖,張寧.212例婦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4969-4970.
[8]朱斌,錢紅燕,陳玉杰,等.不同婦科手術方式的醫院感染風險比較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4):5553-5555.
[9]張輝華.婦產科手術感染患者的原因及防護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8):127-129.
[10]楊玉秀.婦科術后尿道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777-379.
[11]徐艷敏,崔瑩,李術平.婦科腫瘤患者術后感染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7):428-429.
[12]楊玉秀.婦科術后尿道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5(8):127-129.
[13]塔娜,黃鳳.婦科住院手術患者醫院感染高回顧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2,34(6):552-553.
[14]阮燕萍,張文英.宮頸癌患者術后醫院感染患相關因素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2006,16(2):166-168.
[15]楊玉秀.剖宮產術后醫院感染監測的分析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7,7(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