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
心系孩子 面向未來
│ 本刊評論員 │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當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成長的道路上就離不開閱讀。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是出版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前,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而少兒出版被普遍認為是我國出版業成長性最好、活力最強的一個板塊,產業格局不斷優化提升。一方面,少兒出版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國內某著名出版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以來,我國少兒圖書市場零售額增幅持續高于圖書零售市場的平均增幅,成為拉動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世界著名咨詢公司尼爾森公司于2014年發布的一項數據表明,中、美、德、日、法和英6個國家的童書銷售占到了全世界童書市場61%的份額,而中國以12%的份額排名世界第二,在全球少兒圖書出版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另一方面,少兒圖書出版的結構、層次不斷提升。經過深化改革,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專業少兒出版社為龍頭,其他出版社共同參與、互相促進的市場競爭格局,每年出版的少兒圖書品種已經從10年前的1萬多種增加到2013年的4萬多種,約占當年全國圖書品種的10%,圖書品種的豐富使少兒讀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其中一大批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優秀少兒出版讀物脫穎而出,如總銷量3000多萬冊的鄭淵潔“皮皮魯總動員”系列圖書,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的楊紅櫻“笑貓日記”系列圖書,都已躋身世界100種暢銷書之列。當然,在看到我國少兒出版取得成就的同時,我們對其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也不能回避。我國少兒出版的巨大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龐大的青少年讀者群為基礎的,如果以相對市場規模衡量,我國少兒出版市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據統計,英國童書銷售碼洋占整體圖書市場總碼洋的34%,美國這一比例更是高達37%,而我國2013年童書銷售碼洋占當年圖書總碼洋比例還不到17%,這也表明我國少兒出版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在實現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少兒出版要實現新的跨越。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數量為3億左右,這是推動我國少兒出版持續繁榮的先天優勢,也是西方發達國家難以比擬的。以此為基礎,首先,要完善市場競爭結構。放眼世界,企鵝童書、學士、蘭登書屋和麥克米倫等大型出版集團或專業少兒出版公司耳熟能詳,這些大型出版商或者本身是獨立的出版集團,或者隸屬于大型出版集團,擁有多個少兒出版品牌。相比之下,我國少兒出版機構規模普遍都很小,集中度低,全國583家圖書出版社中,有近500家出版社參與少兒出版,大多數的出版社國際競爭力不強。要增強少兒出版優勢,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培育具有國際化競爭優勢的中國少兒出版品牌。其次,要對網絡時代少兒閱讀習慣的變化有充分把握。根據尼爾森公司對美國青少年群體的調查分析,閱讀在11歲~13歲兒童群體的業余愛好中排第六位,而在14歲~17歲的青少年群體中,閱讀已經排在第八位以后了,與之相對應的是青少年對手機、網絡視頻等新媒體的偏愛。盡管這只是對美國社會的調查,但對于我國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如果青少年對閱讀的興趣發生變化,閱讀的方式有所改變,對出版的影響將是重大而深遠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順應媒介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把握讀者閱讀行為的新特點,讓出版在新的環境下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少年強則國強。”少兒出版是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少兒出版大國邁向少兒出版強國,是建設出版強國的內在要求。我們要在已經取得成就的基礎上,直面發展中的問題,著力優化少兒出版競爭格局,著力推進媒介融合發展,實現少兒出版發展的新跨越,更好地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