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長城志》編輯出版體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杜 辛 李 純
如何打造學術出版“長城”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長城志》編輯出版體會
□文│杜 辛 李 純
《長城志》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也是鳳凰出版集團和鳳凰傳媒十大出版工程之一。努力做精做好這個重點學術項目,意義重大。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以下簡稱“蘇科社”)作為具體承擔該項目的出版社,本著“對長城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國家和讀者負責”的態度,七年來精心組織、認真工作,從做好項目的頂層設計入手,確定專家、作者,建設專業出版隊伍,不斷完善工作條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有效地推進了項目開展。目前,《長城志》已完成初稿,構建了數據庫,開展了國際文化交往,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影響。
長城,為中國古代、也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工程,[1]其連續建筑時間之長、連續使用時間之長,舉世無雙。已知最早的長城,始建于戰國時期的燕國,距今已達2000多年。其后,秦、齊、趙、楚、韓、魏、中山等國先后構筑本國長城。秦統一中國后,北方匈奴成為大敵。為抵御其侵襲,秦始皇下令修筑長城,為此耗盡國力民力,形成東起渤海邊、西至西域大漠的萬里長城。
秦以后除了元、清兩朝,歷代中央王朝為了保護中原地區安寧,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襲擾,延續秦王朝的防御政策,都將長城作為防御設施,逐漸形成完備的長城防御體系、維修體系和軍屯體系。由于有了長城,中原地區與游牧民族的邊貿互市得以有序進行,中國的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實現有序交融,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中原社會的穩定。清以后,由于疆域的擴大,長城的對外防御功能廢止,長城轉為保護清朝發祥地的邊墻,由于年久失修和人為破壞,部分長城建筑逐漸坍塌、衰落。
長城為國人再次重視,是1933年1月在喜峰口爆發的國軍與日軍的激戰,史稱長城抗戰。1935年,《風云兒女》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影片插曲,將“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2]的最強音傳遍祖國,長城成為中國人“不當亡國奴、反抗日本侵略”的精神象征。新中國成立后,八達嶺、山海關等長城景點一直是旅游熱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八達嶺年均游客在1000萬以上。[3]
現存的長城,主要是明代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分布于京、津、冀、晉、內蒙古、遼、吉、黑、魯、豫、陜、甘、寧、青、新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墻體、壕塹、單體建筑、關隘堡寨和相關設施等文化遺產共計43721處。201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文物普查結果,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4]長城作為中國大地最長的地標性建筑,作為古老中國文明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中止戰爭的標志。孫中山先生曾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5]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參觀長城后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6]為保護、研究和利用長城,鄧小平于1984年題詞:“愛我長城,修我長城。”促進了我國對長城的保護、研究和利用。長城與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和精神文明的關聯不斷增強,日漸成為包括史學、建筑、軍事、經濟、民族、交通、文獻、考古在內的多學科科研和文化藝術作品創作的對象。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在為長城驕傲的同時,人們發現迄今為止尚沒有一部完整輯錄長城史料文獻的《長城志》,很多有關長城的學術問題尚無定論。這種狀況,與長城在國內外的影響和地位極不相稱。學術界、出版界呼吁《長城志》出版的聲音日隆。
《長城志》屬于“地方志”中的專志。按《中國大百科全書 圖書館學 情報學 檔案學》卷“地方志”條目的釋義,[7]“地方志”亦簡稱“方志”,是記錄某一地區自然和社會情況的文獻類專著,可分為通志、專志和雜志。方志具有獨特的史料作用,梁啟超說:“最古之史,實為方志。”[8]“盛世修典”,中國歷來有編修方志的文化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方志修撰。目前,正在進行全國性的第三輪地方志修撰。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股份承攬中國長城出版工程,全資投資《長城志》學術項目,是實現自身文化使命、履行自身文化責任的具體體現。項目2007年7月1日正式啟動,2008年5月在人民大會堂由鳳凰集團與中國長城學會舉行《長城志》學術出版協議簽約儀式,確認將《長城志》出版任務交由蘇科社承擔。作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長城志》的出版將填補學術出版的空白,結束“有長城,無《長城志》”的歷史,為構建長城學提供了基礎性的支撐。
承擔《長城志》的學術出版,是歷史和時代的選擇,是黨和人民對鳳凰傳媒和蘇科社的巨大信任,對其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戰。在鳳凰出版集團和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蘇科社首先從項目的頂層設計入手,自2007年起,用了2年時間,跑了30余所高校歷史院系,到了80多個文保單位和機構,開了大小80余次座談會,拜訪了300余位專家學者,包括學術界公認的長城學者,如侯仁之、羅哲文、景愛、成大林、董耀會、李孝聰、李鴻賓、趙世瑜、湯羽揚等,進行了廣泛調研和論證,組建了項目核心專家組,確定了《長城志》工作原則和項目計劃書,編輯了《〈長城志〉工作編纂手冊》,確定了項目的規模,遴選、確定了各分卷主編,制訂了相關工作制度,等等。
1.確定《長城志》 的出版形式、規模和出版時間。自春秋戰國自今,長城的發展歷史已逾2000多年,經歷了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遼、金、元、明、清、民國等,有關長城的信息浩如煙海,散見于地方志、史籍、典章、文書、筆記、野史、奏折、文稿以及碑刻中,史料浩繁,遺存巨大。如果全部納入《長城志》, 5000萬字、30卷也不夠。經專家反復論證,紙質書規模最終確定為11卷,包括《圖志》卷、《總述·大事記》卷、《環境·經濟·民族》卷、《軍事》卷、《建筑》卷、《邊鎮·堡寨·關隘》卷、《考古·保護·研究》卷、《人物》卷、《文獻》卷、《文藝》卷、《附錄》,總字數控制在約2300萬字。同時,為適應傳統出版轉型,便于永久保存和傳播長城學術知識,確定紙質項目和數字項目同步開展。紙質項目的完成時間定在2014年年底。
2.《長城志》的編纂原則。由于對長城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爭議,學術界觀點不盡相同。在《長城志》的著述中必然要涉及若干史學界存在的爭議問題。如“五胡亂華”的觀點還能不能用?長城是消極防御的產物嗎?清代東北的“柳條邊墻”以及歷代修建的烽燧、沿長城構筑的軍屯、堡寨屬不屬于長城?南長城、楚長城、苗長城等屬不屬于長城?如何理解中華民族“長城兩岸是家鄉”、長城在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如何理解一些學者提出的“長城阻礙了匈奴南向發展,而迫其西向發展”的觀點?[9]長城從本質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對于這些爭議,實事求是、求同存異,力爭反映學術界的階段性科研成果。
在專家的支持下,確定了若干編纂原則如:①博采精取,求實存真。②詳古明今。③求同存異,以主流觀點為主。④著述以編為主,編寫結合。⑤分類成卷,按述、記、志、傳、圖、表、錄七體編排,以志為主。⑥各卷分章、節、目三個層次,部分卷可設篇。
3. 編輯了《〈長城志〉工作編纂手冊》。作為《長城志》編輯工作的依據,內容包括:項目簡介,凡例,工作制度,行文規范,并附了《審稿意見書》《分卷編纂協議范本》《出版合同》《文字編排格式》等,便于有關人員具體處理有關內容。
4. 《長城志》的作者遴選。堅持學術第一的標準,兼顧身體狀況,尊重本人意愿。從全國長城學術研究比較有成就和公認的學者中,遴選出比較合適的人選,經核心專家組研究確認后成為各卷的主編和副主編,負責并組織本卷的書稿撰稿統稿。
5.《長城志》的編輯隊伍構建。從長城學會遴選了三位專家擔任特邀編輯;從北師大、人大等高校的史學、情報文獻專業的博士、碩士畢業生中,選聘青年編輯。為了保證書稿的編校質量,從有關出版社及社會選聘了一批業務好、素質高、有經驗的高級編輯作為中心特邀審稿編輯。
如果把該項目比作一個“人”,那么,領導無疑是這個“人”的首腦,是中樞指揮、發號施令的系統;條件及硬件設施,則是這個“人”的骨骼和血液,支撐這個“人”的軀體,保持這個“人”的活力;而各種制度,是這個“人”的神經和免疫系統,保證指令暢通,抵御疾病、病毒,保證這個“人”健康、敏捷和高效。從《長城志》的實踐看,四個要素相互支撐,互為保障,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構成項目的完整體系,缺一不可。
1.領導高度重視。這歷來是事業存續、發展的首要條件,《長城志》項目也不例外,項目從開始在鳳凰集團落戶,就得到了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業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著名長城學者景愛等,都先后蒞臨蘇科社長城中心視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領導、國家出版基金辦的領導曾多次聽取有關《長城志》項目進展的匯報;集團和股份公司領導多次到中心調研,解決問題,鼓舞士氣。
2.條件保障充分。任何工作要想成功,唯條件論不行,沒有條件也寸步難行。為了保證項目的成功,鳳凰集團、鳳凰傳媒和蘇科社為長城中心創造了較好的工作條件:①辦公用房、設施到位。為做好《長城志》,蘇科社在京購置了6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成立了長城出版中心,配置了越野車輛、影像器材,設置了攝影棚,中心的辦公條件達到本部水平。②經費保障到位。在資金比較緊張時,優先滿足項目的資金安排。每年根據預算撥付經費。蘇科社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壓縮不必要開支、嚴審預算、嚴控成本的同時,將資金投入必須的地方,保證項目的持續推進。
3.注重隊伍建設。任何事業、工作都要靠人來完成。人的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工作的質量。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可產生熱愛,熱愛是最好的老師”。[10]蘇科社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將隊伍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在選拔中心負責人和招聘中心編輯時,始終堅持德才標準。通過實地考察、參觀,邀請學者講課,增進員工對項目的熱愛感情。為了盡快提高年輕編輯的業務技能,為每位年輕編輯指定了傳幫帶的老編輯。經過幾年培養,目前,中心的10名編輯,均可以獨立組稿和編稿,中心已建立起一支能獨立承擔文獻出版任務的專業隊伍。
4.制度支撐完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減少內部阻力、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效率、杜絕腐敗、使項目正常運行的保證,是按時按質完成項目的關鍵。制度是否可行,是否執行到位,直接關系著項目的成敗。自2007年組建長城出版中心以來,蘇科社高度重視中心內部各項制度的建立,并不斷修訂、健全和完善,明確了各項制度的執行人、內部責任人,保障了項目的有序推進。已建立的制度有:《長城出版中心人員廉潔自律制度》《編輯工作制度》《人員辦公制度》《車輛使用管理制度》《經費預算使用報銷管理制度》《印務工作制度》《網絡及數字出版制度》《器材使用及保管制度》等。自2007年迄今,長城出版中心使用的經費已逾千萬元,涉及稿費、會議、審讀、資料、印務、辦公等方面,經手人員逾120多人,未發現任何違規問題。
綜上所述,做精做好《長城志》學術出版的要素可歸納為:首腦是源泉,條件來保障,人才最重要,制度是關鍵。
經過7年來200余位學者、專家,20余位編輯人員共同的辛勤努力,目前初步完成初稿,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即將整體進入編輯、審校階段,這一階段是《長城志》完成的重中之重,是攻堅克難的關鍵。蘇科社將其作為領導班子一號工程,全力以赴抓緊抓好,力爭按期按質完成。
幾年來,蘇科社長城出版中心還利用品牌,獨立策劃了《長城經典閱讀》與《長城關隘》兩個系列的選題,預計將于2015年出齊。 在數字出版方面,中心積極推進長城數據庫的建設,已經收集了50 兆的長城學術資料,搜集圖書典籍4000余冊、長城學術論文800余篇,初步完成了數據庫的資料匯集。建成了獨立運行的長城出版網站,已開通中、英、德三種文字版面運行,點擊率不斷上升。由鳳凰集團全資投資、和央視合作的大型多集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已進入后期制作,預計2015年年底后可以播出。還積極參與中國出版走出去,與英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哈德良長城的基金會建立了合作關系,還與英、法、美、意、梵蒂岡及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建立了學術聯系。2011年以來, 8次在英、德等國和中國臺北舉辦《追尋遠去的長城》 中英文圖片展。英文版《話說長城》 出版后,已輸出英、德兩種版權。該書獲中國版協2014年度優秀版權輸出獎。
在努力做精做好《長城志》出版的同時,蘇科社2015年將申請《長城經典建筑實測》選題進入國家出版規劃,將《長城志》的經驗復制到即將全面展開的《中國運河志》中。可以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鳳凰傳媒和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的學術出版將不辱使命、持續向前。
(作者單位: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1]劉志慶.關于長城文化的思索[J].中國地名,2013(1)
[2]田漢,聶耳.義勇軍進行曲[M].上海:聯華影業公司,1935:1
[3]北京景點介紹 八達嶺[DB/OL].北京青年旅行網,http://www.zgqlzx.cn
[4]劉修兵.國家文物局公布長城總長度權威數字[N].中國文化報,2012-06-06
[5]孫中山.建國方略[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6
[6]鄭嚴.美國總統尼克松登上八達嶺長城[J/OL].新浪博客,http://www.sina.com.cn
[7]羅友松.地方志中國大百科全書 圖書館學 情報學 檔案學[C].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4
[8]方志的性質、功能、種類和發展概況[DB/OL].廈門地方志網,http://www.fzb.xm.gov.cn
[9]佚名.長城與民族[DB/OL].中國長城學會網,http://www.China greatwall.ORG
[10]佚名.愛因斯坦的名言[J/OL].太平洋親子網,http://edu.pcbab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