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秀
處理好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中四對矛盾
高安秀
省級政府投資項目政策性強、關注度高、影響面廣,且對所屬市縣政府投資項目具有示范性,實施好意義重大。但2014年對部分省級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調查發現,目前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的項目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工程安全質量存在隱患;二是招標工作不夠規范;三是財務管理不夠嚴格;四是現場管理沒有到位:五是項目建設進度嚴重滯后。實事求是地說,把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簡單地歸責于某個單位或個人均會失之偏頗,關鍵原因還是在于“錢”、“急”兩字以及由此衍生的四對矛盾難以協調。
嚴格投資控制的本意與當前建筑市場競爭無序、無良企業底線缺乏的矛盾。節省投資成本、節約國家資金,無疑是每一個政府投資項目業主單位的初衷。表現在項目建設初期,就是精打細算、能省則省,盡量讓低報價者中標,盡量選用一般性的材料。但當前施工企業的生存現狀決定了合理報價很難中標、低價中標很難獲利。為使自己能中標,曲意迎合業主單位的心理,對方提什么要求就怎么回應。一旦接到業務,就找出種種理由、用上各種手段,迫使業主單位變更聯系單來提高結算價,包括要求加快工程進度款的支付來降低財務成本。若不湊效,就暗自減少管理人員投入,甚至不惜以犧牲整個工程的質量安全為代價搞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利!
依法依規辦事與急于求成心態的矛盾。每一個項目的建設,一開始業主單位都希望能做到依法依規。但由于早開工建設意味著早投入使用、早發揮效益,而且一個項目的建設畢竟有很多程序要走,在實施過程中一些業主單位選擇“抄近路”、“走捷徑”,最終得不償失。審計調查發現,有個別項目最終設計方案尚未敲定就開工,后來建了拆、拆了建,不僅造成返工費用數十萬元,同時還因非正常停工被施工單位起訴、索賠停工損失數百萬元。還有個別業主單位為趕進度將本該公開招標的項目設計改為競爭性談判,不僅設計費用中途被增加,而且設計圖紙出圖速度還非常緩慢。
發揮專業團隊作用與當前代建、監理行業運作不規范的矛盾。搞代建、搞監理其本意就是讓專業團隊干專業活。而當前的現狀是代建、監理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為了承接業務,他們往往采取降低收費標準的辦法來實現,但為了不使自身的收益造成實際的影響,又往往在派出專業團隊力量上做文章——投標承諾時是一套,實際操作時又是另一套。讓他們對施工單位進行監管其效果可想而知。審計調查發現,有項目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擅自更換材料、品牌居然沒有發現,直到審計指出。另有項目代建單位工作很不作為,施工單位遞交的近半的工程變更聯系單被長期積壓,個別工程聯系單積壓時間甚至近兩年,不僅打擊了施工單位工作積極性,還嚴重影響到工程的建設進度。
嚴格按合同辦事與違約行為難以處理的矛盾。合同明確了業主單位與各參建單位的權利義務,嚴格按照合同辦事就意味著工程質量安全有保障、投資控制和建設工期能保證,這是業主單位最愿意達到的效果。但在合同實際執行過程中,情況往往錯綜復雜。比如合同執行了一半后發現了對方單位沒有嚴格執行的問題,究竟該讓對方立即糾正還是停止合同執行就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要對方糾正,對方提條件,除非滿足他們的額外要求,否則不予配合;如果要按合同約定處罰對方,對方就更不配合,會弄成兩敗俱傷,作為業主方不僅在時間上拖不起,在價格上也劃不來,到最后往往還得讓步。
省級政府投資項目多為公益性項目,如何確保其順利實施,保障其少出問題、不出大問題,不光是業主單位的責任,也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需要有關各方通力合作共同破解。項目綜合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省級政府投資項目日常的監管與稽查力度,及時糾正各種違規行為。對自己作為委托人、實行代建制的項目,則應切實負起委托人的責任。建設行業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建筑市場違規操作行為的打擊力度,深入推進建筑安全質量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圍標串標、資質掛靠、轉包和違法分包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同時應建立企業信用檔案,把誠信缺失的企業趕出市場。相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有關國家基本建設法律法規制度的宣傳力度,以提升相關人員與參建單位業務溝通的能力,增強他們遵守法紀的意識。同時,應建立基本建設成效科學評價體系,防止因片面追求省錢、省時間而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作者單位:浙江省審計廳